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13 18:00:45| 人氣4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崑曲最偉大的訂譜者劉富樑平生益友吳梅及損友王季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談崑曲最偉大的訂譜者劉富樑平生益友吳梅及損友王季烈


劉富樑
1875-1936,字鳯叔,浙江嘉興人濮院鎮人,出身清末秀才,精於崑曲訂譜,曾應劉世洐之請,將《暖江室匯刻傳奇》中的《通天台》、《臨春閣》和《大忽雷》三劇加以訂譜附於內出版.於1817(民國6年)經劉世洐介紹,認識到北大任教的吳梅,並共租屋居住多年,結為至交;吳梅並將所著的《無價寶》、《楊枝妓》、《釵鳳詞》雜劇請劉富樑為之訂譜,後來以《霜崖三劇》為書名出版.吳梅傾慕其訂譜之才,因吳梅與當日清曲界一樣,盲目崇葉堂及其傳人,於是以為葉堂是訂譜大師,於是以葉堂喻劉富樑,譽劉富樑是『葉堂後一人』,即指他是葉堂之後,堪稱與葉堂齊名的近現代訂譜大師,但因為劉富樑誤結王季烈這種小人,以致於後來被王季烈及其偽黨冠上其所訂《集成曲譜》有『不合格律』之處,一個未為吳梅認可、而毫無訂譜本事的王季烈,竟一下子可以超越了劉富樑此一葉堂後一人,被後世有眼無珠及無學無識之徒捧為曲學大師及訂譜大師,造化弄人,但事實真相不會沉埋未雪的,今述其事並明其事之本末:


按原劉富樑主《集成曲譜》的訂譜一事.從其於《集成曲譜》裡的自敘裡可見.但王季烈于劉富樑完稿後.亂予塗改.對外的理由是因有『不合格律』之處而予以改之.但實際上.王季烈對於聲腔的格律根本是個外行.才會弄不清崑曲造腔之理之下去假造主腔.這種人自已不明格律.而說為訂正俗譜之不合格律之處為前提而來訂譜的大家劉富樑的譜反而有不合格律之處.居心可誅.實則他是拿了這套他根本無能力去訂出譜來的曲譜.用以完成其篡改以加入作偽的假主腔的陰謀.他的這種奸謀.並以其勢力的龐大(出身為有勢有力的蘇州巨紳豪門)讓老實人劉富樑事後委曲只有往肚裡吞.日後在參加曲會時,置他所訂過的集成曲譜於不顧.仍只拿著他昔日很反對的俗譜.因為被王季烈篡改後.加入作偽主腔的《集成曲譜》的正確性.比劉富樑在《集成曲譜》裡所言所討厭的那些於格律不合的俗譜更糟.屬於不成崑曲應有的腔調的假腔充斥全書.原本劉富樑在自敘裡以為王季烈找其訂譜.是惺惺相惜.千里馬遇到了伯樂.被知音賞識.[劉富樑的訂譜之才被吳梅欽賞.譽為葉堂後第一人.即指他是當日中國最偉大的崑曲訂譜者].沒想到所訂之譜反而被王季烈亂改.拿來當作作偽之用的底本.反而對外宣稱是因為劉富樑訂譜有『不合格律』之處.所以才改的.如此喪心病狂的侮辱.令劉富樑鬱鬱不歡.他當初在集成曲譜裡自敘文裡曾表示他有三友.一為吳梅.一為吳粹倫.一則為找他訂集成曲譜的王季烈.吳梅是他在北平時的租屋的室友.透過出版家劉世珩的介紹而認識.關係至好.情同手足.相互於曲學譜學上砥礪.吳梅日後在著作裡也有描寫昔日這段和劉富樑的至深友誼;吳粹倫則為他所心誼推崇之學者;另一個則他以為的知心.乃是找他訂譜而另抱不可告人的奸謀的王季烈.本以為是知音.還在所寫了這篇自敘之文內贊之.沒想到王季烈是背後下毒手的人渣.畜生不如.而吳梅則是他終生好友.在劉富樑過逝前二年的六十歲生日時.吳梅慶其生日.還互有南曲的即席作曲唱和.曲辭俱存於世.因此可以看出.劉富樑生平的一世的『益友』乃是吳梅.而誤交的匪類的『損友』乃是王季烈了.而這種王季烈及其作偽協從者對劉富樑的侮辱.而散播劉富樑集成曲譜之訂譜有『不合格律』之處的謗誹之說.由臺灣出版的《崑曲辭典》竟不審而加以論述傳揚流播之,張小人王季烈及其在今世的作偽後學的作偽陷正的氣焰.而屈陷正人劉富樑於沒世.真乃失察之甚.等於間接扶正作偽的首惡的王季烈.張大主腔論作偽者及其協惡者的焰氣,未來應予以刋誤或改版以正誤而改正,以正視聽.


而在本集粹曲譜裡.所參之《集成》.其若有所取.則名之為劉富樑之見.如《集成曲譜》之誤處.則名之為王季烈作偽的集成曲譜.其自有孔子作春秋以正名實.具褒貶之義存之者一也.另一則是因王季烈對於譜學訂譜乃門外漢.不然自己訂《集成曲譜》.一面把自己要作偽加入什麼主腔就自已順便加進去就好了.一氣呵成.為何要找訂譜大師的劉富樑先訂好譜.自己才拿來塗改一通.而多年以後.劉富樑己過世之後.王季烈又想沽名釣譽.弄套《與眾曲譜》出來.只不過把《集成曲譜》改成稍加詳明些.但他自己也沒有這個能力.還要找拍先高步雲當『幫手』.更因這一點益為印證了在當年的《集成曲譜》的譜子.王季烈根本就不具備訂譜的能力.所以《集成曲譜》裡有能改正舊譜之非.此必非王季烈的能力所及.必為劉富樑的功力也.而出錯之處.當然應屬之無能力改正舊譜不合格律之處.反而是不明譜理.而只會偽造及炮製不合格律的偽主腔的王季烈.此其二也.而且現今的《集成曲譜》被王季烈自譽為改成完全合崑曲格律了.則一旦內容有錯.當然就是王季烈負總責了.因為他竟又讓《集成曲譜》在他改了不合格律之處之後.還是錯誤百出.再加上造假添偽.益發不堪一覩.


所以《集成曲譜》(及《與眾曲譜》)雖因王季烈亂改作偽加入偽造的主腔.而成為偽的垃圾崑曲譜.但其中存在大量的劉富樑的心血.只要是沒有被王季烈所改掉的.都還是中國崑曲史上的曲譜裡的偉作.良莠具在.要如何分辨呢.如果不能加以分辨何為劉作.何為王季烈偽作的部分.則不如不要去用.留給對崑曲聲腔之學精通之士去厘清之,一如葉堂的《納書楹曲譜》.除了葉堂亂改曲牌原本的歌曲的本腔[即所謂亂改基腔]及常有陰陽八聲的錯誤之外.其譜的其他部分.有很多在行腔上的運用上也有其不少的長處.但除非是對崑曲聲腔之學精通之士.可以分辬出哪些是正確可用的部分.否則.建議對於《集成曲譜》(含《與眾曲譜》)及《納書楹曲譜》(含四夢曲譜.甚至北西廂記全譜)還是置之高閣不必用.以免錯用或擇了偽作部分而不自知.(劉有恆,集粹曲譜,2010年,台北)

劉富樑小令二首_頁面_1.jpg






劉富樑小令二首_頁面_2.jpg






劉富樑小令二首_頁面_3.jpg





台長: lino (小俗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