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06 03:19:44| 人氣4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河童、迷路與按摩棒,探討我國官僚組織變革之未來方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文摘要       

以符號象徵而言,河童、迷路與按摩棒恰好具體而微體現了我國目前之官僚體制之困境,並指出我國官僚組織變革之方向。本研究擬從羅蘭‧巴特之符號論,利用文獻整理與內容比較,解析我國公共組織之病態,並以「按摩棒」之意象,做為我國官僚組織變革之具體建議。

     

 對官僚組織而言,「 河童」之符號乃隱喻三種意義,亦展現三種恐懼。就官僚組織之本身,乃是社會大眾看待官僚組織中,對於韋伯(Max Weber, 1864-1920)之「工具理性」不斷膨脹乃至於造成「異化」的一種恐懼。

河童黏膩之意象與隨機擄童溺斃之行為,象徵社會大眾與官僚機關交手之不愉快經驗,與對官僚機關之「天威難測」的一種恐懼。而河童之睪丸因危險而脹大,乃隱喻著社會大眾之「性」,也就是身體之「主體性」的被社會結構所「規訓」--涉及到傅柯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一種人類身體的解剖政略」之焦慮。至於河童之左右手長度之改變〈當左手變長則右手變短,反之亦然。〉,則象徵官僚組織之「有限權變性」。然而這種權變性格同樣的帶來給公眾一種「不確定的風險」感覺。

      

公共組織之成員與大眾的「集體焦慮」,則反應於「迷路」的意象,乃指涉出一種亟欲尋求正確出路之期待與深陷泥淖之一種挫折感。面對社會大眾對官僚組織的妖魔化〈「河童」〉,對於尋找方向的執著,本研究擬提供「按摩棒」之變革思維以因應之。

      

「按摩棒」之意象乃是「標準之客製化」所構成,乃結合兩種矛盾之概念:「標準化」、「客製化」。既要能達到每一位民眾個體之滿意,又要能有標準化,方利大量生產〈經驗之傳承、仿效〉及建立淘汰機制之標準,委屬不易。然此乃因應後現代社一個新的擬象時代,充斥腦化、資訊處理、媒體、攝控系統、以及依據擬象符碼與模型而形成的社會組織,不得不然之選擇,據此希望官僚組織能揚棄以「變形金剛」為暗示之工具理性,轉型為「賽德克‧巴萊」之價值理性之思維,而非僅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對一種懷舊式的鄉愁氛圍

 

 

 

 

 

===============================================

關鍵詞:組織病態、符號、傅柯、微政略

台長: 硯子
人氣(4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