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7-16 12:35:15| 人氣2,439| 回應1 | 上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業的定義與輪迴

「業」,源自梵語karman,意指「行為」(個人)、「行動」(社會)、「運動」(自然界)或「造作」。在佛教中,「業」包括各種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或單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佛教將身體、語言、思想的行為、造作分別稱為身業、口業、意業,合稱為三業。

這個概念強調個人的行為和意志對於個人和社會產生的影響,並且在佛教教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自業自得」業力:塑造人生苦樂禍福的強大力量

我們的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業力,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軌跡,決定著我們所經歷的苦樂禍福。

業力是一種行為,無論善惡,都會產生一股強大的力量,驅使我們造作新的行為,而這些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如此循環往復,形成推動人生的業力輪迴。

這些善惡業力,如同種子般潛藏在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中,一旦因緣成熟,便會萌芽發芽,展現出業力的力量。

善業的果報,自然會帶來福報和美譽,即使想推辭也無法拒絕;惡業的果報,則會招致苦難和懲罰,想逃避也無濟於事。

業力具有強大的力量,它可以強迫我們生、死,不受我們自身的意志控制。

這種由行為產生的業力,貫穿著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在無限的時空中生生不息地循環流轉,形成了三世因果輪迴說。而輪迴的掌控者,正是我們自身所造作的業力。因此,佛教主張:禍福由人,一切都是由我們自身的業力所造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便是佛教業報思想的核心精髓 -「自業自得」。


業的性質與種類

一般而言,業分為身、口、意等三業。內心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意志,就稱為「意業」,又稱「思業」;把內心的意志表現在身體的行動與言語上,稱為「身業」與「口業」,二者又稱為「思已業」,也就是已付諸行動者。由此身、口、意所造的業,可以決定人生的苦樂禍福。 

一、善業、惡業和無記業

身、口、意所造的業,並非全是惡業,因此若依性質分,業有善業、惡業、無記業三種。 

1.善業:凡合乎人間道德,合乎大眾利益的,都稱為善業。譬如身行放生、布施、淨行;口說誠實語、柔軟語、讚歎語;意起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等。

2.惡業:凡是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的行為,都稱為惡業。譬如身行殺生、偷盜、邪淫;口說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意起貪欲、瞋恚、邪見等。

3.無記業:不能記為善或惡,即非善非惡,如無意識的動作等。

眾生若造善惡之業,其後必招感相應的苦樂果報,因為有業因,必然招感業果。但是非善非惡的無記業,則無招果的力用。


二、表業和無表業

部派佛教的一切有部又分業為表業和無表業,認為身業和語業中,能表現在外,並示予他人的,稱為表業;無法示予他人的,則稱無表業。意業則不分表與無表。大乘佛教則認為意業於內心有其表示,所以也是表業。

三、引業和滿業

1.引業:又稱總報業。就是牽引我們在四生六道輪轉的業力,故稱引業。這種隱而不顯的力量,在生死輪迴中起伏,橫遍三際虛空,無所不在,是三世累劫以來的強勝業力。

2.滿業:又稱別報業。就是圓滿有情的眾同分,而令各人諸根形量等殊別的善惡業。例如:同樣轉生為人,在人當中,卻有身體強弱、壽命長短、賢愚不肖、貧富貴賤等差異,此種差異的產生,是由於各人所造的業力不同所致。譬如布施者得富貴報,殺生者得短命報,這種令各人完成圓滿一生的業報,就稱為滿業。


四、共業和不共業

台灣的共業 -願醒民消業 共渡共中不共的業

共業:眾生共通的業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這是依報的業,稱為共業。又譬如天災、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災難,就是眾人的業報所招感,此稱為共業。 

共業中又分共中共的業、共中不共的業。譬如山河日月、風霜雨露,人人同霑共沐,有相同的感受,就是共中共的業。又如一車的人同遭車禍,有的人大難不死,有的人血肉模糊,這就是共中不共的業。

不共業:個人的業因,能招感個人受用的五根等正報的業。也就是有別於群眾共業的個人業力,稱為不共業。譬如每個人的待人接物、喜怒哀樂會有所不同,此即不共業。

不共業中也有不共中的共業 和不共中的不共業。譬如同一家人,不免憂戚與共,禍福同享,彼此有共業的關係,這就是不共中的共業。相反的,兩個陌生人,對於彼此的喜怒哀樂,很難感同身受,缺乏共鳴,這就是不共中的不共業。


五、定業與不定業

定業:就是善、惡之業所招感的果報,其受果、受時俱定,也就是不但決定了怎麼報,連報應來臨的時間也已決定,任憑山移水轉都無法改變,這就叫做定業。俗語說:「閻王叫人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這就是所謂的「定業不可轉」。

不定業:就是善、惡之業所招感的果報,其受果、受時俱不定,因為時候和因緣未到,不管做了多少善事、惡事,報應來臨的方式和時間還不一定,暫時不受報,所謂「積善以遺子孫,其福必昌;積惡以貽家人,其禍必危。」這就叫做不定業。


六、四業

四業是指四種不同的業果報應,根據業的善與不善分,有黑黑業、白白業、黑白業和不黑不白業。

  1.黑黑業:惡業名黑,惡業招感苦果(惡報),因果皆黑,所以叫做「黑黑業」。

  2.白白業:善業名白,善業招感樂果(善報),因果皆白,所以叫做「白白業」。

  3.黑白業:善惡交參的業,招感白黑間雜的果,所以叫做「黑白業」。

  4.不黑不白業:這是解脫善惡諸業的無漏業。永斷煩惱的無漏業,

          其性質已超越相對性的黑白,不招果報,所以叫做「不黑不白業」。


業報先後的規則

「作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業報的關係雖然極其複雜,卻是有條不紊,毫釐不差的。但是,有的人不明白因果業報的道理,只見到世上有「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是受苦報;作惡的壞人,卻過著富裕逍遙的生活」,因此便認為沒有因果業力的存在。其實,業依照受業的時間分,有順現受業、順次受業、順後受業等三時業:

  1.順現受業:現生造業,現生就受果報。

  2.順次受業:現生造業,次生受果報。

  3.順後受業:現生造業,二生或多生後受果報。

譬若植物有一年生,有二年生,也有多年生。有的春天播種,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種,明年收成;有的今年播種,須待三、五年後方能收成。


業報之所以有現生成熟、來生成熟、後生成熟等不同的差異,其原因有二:

1.因的力量有遲早:譬如一粒瓜種和一粒桃種同時下種,瓜種當年即可生長結果,而桃種須待三、四年後方能結果。

2.緣的力量有強弱:譬如相同的二粒豆種,一粒種在空氣流通,陽光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一粒種在潮溼陰暗,土壤貧瘠的角落裡,結果二粒豆種發芽成長的速度一定不一樣。因為諸緣具足,成長自然早些;助緣不夠,自然業果成熟較慢。

因此,好人今生所以受苦報,是因為過去所種的惡因今已緣熟,須先受苦報;而今生雖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因為善因薄弱,善緣未熟,所以須等待來生後世再受善報。惡人做惡,反得好報的道理亦然。


因果業報的兩個要點:

因果不會消滅。除非不造因,否則善惡種子永留八識田中,等待緣起而現行,產生作用。 

善惡不相抵銷。已種惡因,分受其報,不能以做好事來抵銷應得的惡報。但是多做善事,多聚善緣,可以使惡報由重轉輕;或善緣增多,善力加強,令善果速疾成熟,使惡緣力量逐漸減弱。譬如一杯表示惡因的鹽水,如果多添加善因的淡水,就可以沖淡惡果的鹹味。 


此外,決定業報的先後,尚可分為隨重的業報、隨習慣的業報、隨意念的業報三種:

隨重的業報:

就所造的善惡業中,何者為重,何者先報。

隨習慣的業報:

就各人日常的習慣而受報。譬如修淨土宗的人,須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目的就是要養成習慣,一旦臨命終時,一聲佛號就能與佛感應道交,而得往生極樂淨土。

隨意念的業報:

由憶念決定去向。譬如有人出門,茫然地來到十字路口,東西南北,不知去向何方,此時突然憶起西街有一位朋友,就朝西方走了。人在臨命終時,亦有隨憶念而受業報感應的。

業報的原理與啟示

佛教講「諸行無常」,世間萬法既是無常,必然不是常住不變的,何以唯獨業力能三世相續,輪迴不已呢?據佛經所載,佛陀曾將「業」比喻為「如種」、「如習」。

業力如種子:譬如一粒黃豆,經由種子、發芽、成長、開花、結果的過程,最後又有種子保留下來。經過一段時期後,開花結果的黃豆雖然凋謝、枯萎了,但保留下來的種子,一旦遇緣,又會發芽、抽枝、開花而結果。眾生業力的感果,也是這種現象。


業力如習:譬如一個裝過香水的瓶子,雖然香水用罄,但是瓶子裡仍留有香水味在。透過這種「習氣」說,可知業力確實有感果的功能。

從以上的種種說明,可得如下三項業力論:

  1.業力不失,通於三世。

  2.作如是因,感如是果。

  3.自作業因,自受果報。

這是說,眾生在生死海裏流轉,生命不斷,就是靠「業」。業有如念珠的線,線把念珠一顆一顆貫穿起來,不會散失;業維繫著我們三世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生生世世,永無休止的在六道裏輪迴不已。

所以,雖然我們的色身有生滅,但是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茶杯,不小心把茶杯打壞了,無法復原,但是茶水流到桌子上,流到地毯裏,用抹布抹,用拖把拖,茶水在抹布、拖把、地毯裏,它不會減少。由於業如茶水,是會流轉再生的,所以說「業力不失,通於三世」。


三世因果觀

業有善有惡,善惡果報,均由自己承擔。在這個教義下,我們得到幾個原則性的道理:

業力是自己創造,不由神力。

世間上的善善惡惡、好好壞壞,都是由我們自己所造作,沒有神明能為我們安排,甚至連神通也抵不過業力,因為在世間上的各種力量當中,業的力量最大。因此,自己所造的業,一定要自己去受報。

業報是機會均等,絕無特殊。

在業報的定義下,大家受報的機會均等,不管達官顯貴,或是販夫走卒,做了善事就有善報,做了惡事就有惡報,絕無特權可言。 


業是前途光明,希望無窮。

業,告訴我們,不論做了多少好事,不必自以為了不起,因為福德因緣如銀行的存款,再多也有用完的時候,因此,要不斷地積善行慈;相對的,縱使犯下滔天罪惡,負債累累,只要改過遷善,「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債務終有償清的一天。所以,業的定律告訴我們,自己的前途操縱在自己的手裡,它讓我們的人生充滿光明,希望無窮。

業是善惡因果,決定有報。

因果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了解「善惡因果,決定有報」的三世因果觀,可以讓我們捨惡行善,趨樂避苦,乃至今生受到苦果,也不致怨天尤人,而能心存還債觀念,甘心受苦,進而扭轉惡緣為善緣。

我和所有眾生,在過去的無數劫中,迷失了本來清淨的心,放任貪婪、瞋恨和愚癡,沾染了無邊無際的惡業,所造的罪孽和結下的冤業也是無邊無際。

尤其,從三世因果觀中,知道業道眾生,生生世世輪迴,互為眷屬。有了這層體認,必能激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心。如此,不但今生能得圓滿自在的人生,來世更能感生善趣。因此,能夠清楚的認識因果業報,必能把握業力而謀求自己的幸福。

引用文章出處-星雲大師文集 


你的 "業力" 就是你的 "生命課題" 它是藉由 "磁力印記" 被載入於你自身某條隱藏的基因當中,當你來到人間之前,你決定了許多你今生要穿越的經驗,並創造了今日的課題。在你這一世當中,你有機會去穿越那些經驗,使那些課題失效,讓你能在這些經驗中畢業,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業力及消業之道,它是你過往累世的恐懼,以及許多生活屬性的整合。 

前世的 "能量" 注入了我們此生的業力當中,並且協助雕塑出我們今日要面對的課題,如果你覺得業力這兩個字太過奇幻,請相信今日的奇幻將是明日的科學,你的 DNA 知道你是誰... !

—來自sunnielei發佈於⏳熵妮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686fddbfd89780001924753

台長: 記起然後放下
人氣(2,43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 個人分類: 心靈 |
此分類上一篇:業的定義與輪迴

阿尼
感謝分享:
愛你愛不停,壯陽藥推薦:http://www.hamercandy.tw
2024-07-17 16:26: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