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01 12:59:25| 人氣1,0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台幣商品曙光乍現 四大方向 留住新台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台幣商品曙光乍現 四大方向 留住新台幣

本文轉載自2009年1月2日工商時報

陳碧芬/專題報導

海外資金大舉返鄉,國內金融機構首先面臨難題是,未能提供多元 的投資標的,錢都放在定存,此也凸顯新台幣商品不足的問題,台灣 金融機構如何開發出合適的新台幣商品,將成為下波金融競賽的大贏 家。

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認為,現階段,資本市場與信用市場 遇到的大難題,過去國人參與跨國投資,目的在尋求分散風險,現將 海外資金撤回台灣,將使風險分攤能力惡化,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郭迺鋒指出,次貸風暴後,「戀家效應」引發資金回流現象,包括 海外直接投資(FDI)及金融商品投資資金,紛紛撤回,據學界研究 ,目前國內風險均攤機制極為不足,國際間的管道也有待強化,台灣 所屬的亞洲成熟經濟體的資本投資分攤效果僅1.8%,資本市場工具 使用效率仍有待提升。

國內市場上,沒有太多新興標的可以選擇,讓匯回資金缺乏有效率 的投資,某種程度反應,建構台幣新金融平台是當務之急;某種程度 又說明了,這些錢若繼續留在台灣,不利於國人資產的管理。

郭迺鋒和世新財金系研究生黃麗婷所做的研究,提出國人目前可考 慮四個方向:包括1.充實台灣股票資產池規模,推動國內新興產業結 構策略調整,及放鬆上市櫃條件,因應近年國內新上市公司大幅縮減 的現象。2.吸引海外不同型式的ETF在台上市,如寶來即將發行伊斯 蘭ETF在台上市。3.強化債券產品完整化發展,推動連動債於OTC掛牌 以提升交易透明度。4.藉由具獨特性的新台幣金融投資標的,與製造 業、綠能業、創意能力等結合的金融商品設計,與其他亞洲金融重鎮 的商品區隔化發展。

郭迺鋒指出,過去金融機構競推熱門商品、投資人競逐市場上的熱 銷標的,未來雙方更應當建立優質財富管理之金融互動,不應以追求 利益為唯一目的,建立投資人風險意識的深度概念,破除以往盲目跟 隨市場閃亮焦點投資。

政府或央行也有著墨空間。可借鏡歐元區整合有助於提升所得與消 費風險均攤成效,台灣宜積極推動亞元機制,將台灣、中國及甚他東 亞經濟體的貨幣進行整合,擴大貿易與實質金融往來效率,也讓新台 幣有機會在區域整合中,佔有一席之地,並提供新台幣金融商品一個 穩定平台。

台長: 麗子
人氣(1,0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手寫學記 |
此分類下一篇:竹科新貴 為何落難
此分類上一篇:在零利率的趨勢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