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06 09:49:19| 人氣1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選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朋友寄給我一篇文章,內引張忠謀<一個人>一文的一段話如下: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這麼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貴重的古董。

這段文字,讓我想起了莊子的「材與不材」之辨:

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山木篇>)

張忠謀的話,一眼就可瞧出其價值取向,但我覺得,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覺自擇」、「忠於所擇」。這才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莊子「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只是一句玩笑話,後文是這樣的:

「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遊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遊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乎!」

莊子很清楚的分析了「神農黃帝之法則、道德之鄉」與「萬物之情、人倫之傳」的不同,並志其所向:「其唯道德之鄉乎!」,對生命自由的最高崇尚做了明確的表白。雖然現實生活裡難以避免採用「處乎材與不材之間」這種略顯滑頭的處世之術,但莊子心裡想要什麼,可是清楚明白的很!人生的境遇無常,每個人的價值取向不一,對人生境遇所做的回應與調適本來就不同,如果沒有主見,死抱著別人給的「參考意見」當「金科玉律」,不僅人生難以一帆風順,當遇到逆境時,也容易怪罪別人,而忘了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才是最終該負責的人。

台長: 路邊社
人氣(1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