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一」遊行發生以後,澳門市民通過各種渠道去討論該事件誰是誰非,同時通過遊行當日警民雙方所出現的行為與情緒,去猜測雙方背後的動機。例如不少團體在報紙上刊登聲明,譴責遊行團體中有人懷有不良的政治動機,宣稱他們試圖通過衝突行為去動搖政府的管治威信。姑勿論動機是如何,以及事件的對錯,可以肯定市民心中的怒火,至今仍未消減,反而透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去燃燒起來。
我們自小被教導不要將生氣的情緒表現出來,彷彿生氣本身就是一種錯誤,使我們誤以為「不理性」等同講情感,而「理性」就是表現冰冷的神情。事實上,人的情緒如同生活中的保安訊號,一旦周遭的人或事刺激我們的身心,我們內心便會發出相應的訊號,目的在於我們可及時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來保護自己。由此觀之,表達生氣的情緒就是不對嗎?答案是否定。當社會各界抨擊遊行人士表現激動,將對政府施政的不滿情緒投射在執法人員身上,而去衝擊警方防線之時,可曾真正考慮他們生氣背後的功能與意義?
人們幾乎可以了解,當自身感到被侵犯時,生氣最容易出現。筆者最想說明的是,生氣的情緒表現,同樣可以用來隱藏許多感覺。例如生氣的下面往往埋藏著受傷的心情,以及害怕的感受,很多時候面對衝突,人們內心首先出現害怕的反應,便會導致逃跑或爭鬥的決擇,而不管選項是什麼,受傷與憤怒便隨之產生。筆者認為,大部分遊行人士的生氣表現,恰恰反映出他們過去埋藏著許多害怕與受傷。試問面對著樓價不斷上升,黑工搶奪他們的飯碗等問題,政府能夠用較正向的態度去詮釋他們的憤怒嗎?
令人遺憾的是,一些社團以及政府官員也生氣了,而藉由批評對方是錯誤的、不道德的、不愛澳的等等,用這種將對方貶抑的敵意態度去試圖將自己的生氣偽裝起來,以及想擺脫遊行人士所爆發的生氣的糾纏。筆者感到相當憂心,當他們一直懷有敵意,不願正視遊行人士憤怒背後的意義,並且在「沒有比較確鑿的證據」下不斷向外界宣稱遊行懷有政治目的(獨斷與盲目跟從才屬於不理性的表現),深怕終有一天,我們欲建構的和諧社會反被這個「懷有政治目的」的猜疑所打敗。
文章定位: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