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15 02:06:49| 人氣3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2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劇情簡介


公園中Franzis與一男子講述親身經歷的恐怖事件。

Franzis的鎮要舉辦市集。市集前一晚,鎮職員遇害身亡。

卡里加利博士的攤位「夢遊者Cesare」吸引了Franzis與朋友Alan前往,而Alan在當晚如Cesare所預言被人謀刺身亡。

Franzis認為卡里加利博士很可疑,展開調查。Franzis的未婚妻Jane意外成為下一個被刺殺的對象。當晚,Jane被Cesare擄去,最後Jane未被刺殺成功,而Cesare則死在山谷中。

卡里加利博士見事跡敗露便逃離,Franzis尾隨在後。博士逃進了Insane Asylum(精神病患收容院)中。Franzis驚覺卡里加利博士竟是收容院院長。院方人員與Franzis搜查院長辦公室,確認連續謀殺案果然為院長利用夢遊者Cesare的病情所為。院長於是被關進精神病房中。Franzis所講述的故事在此告一段落。

然而電影並未結束, Franzis與男子所處的位置並非公園,而是先前所出現的Insane Asylum,兩人都是院內精神病患。其他出現過的角色(如Jane、Cesare)也都是院內病患。收容院的院長正是卡里加利博士。最後被拘禁於精神病房裡的,其實講述故事的Franzis本身。





電影分析


本片是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作之一,其特色為「畫面」所呈現出的紛亂感。

此主義約在1908年始於繪畫的一前衛運動,為反對寫實主義的風潮之一,主張應該更深入呈現人類內在自我的真實,讓藝術創作更趨近真理。因此藉由極度扭曲的畫面表達內在情緒。

雖然本片的剪接大致上很單純,並以緩慢的步調著稱,似乎並不能達到現今驚悚片的嚇人效果,但其發揮在場面調度(景框內所有的景物搭配組合、元素分配)的運用上,卻製造出陰森的恐怖氛圍。

畫面中的物體形狀經常以扭曲或誇大手法(如歪斜的門窗)處理;演員被塗抹上濃妝,以緩慢迂迴的方式在鏡頭前走位;運用大量佈景(無實景),所有場面調度的元素(包括演員的身體)皆以非常態的方式彼此互動,構成詭異不協調的畫面。

此創作表現刻畫出的歪斜不規則線條、扭曲變形的空間創造出銳利的高反差畫面;這些都呈現出片中主角Franzis心中世界的瘋狂反射(他是名精神病患)。這樣的手法也使本片的恐怖驚悚氣氛推至高點。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不單單開啟了德國表現主義的風潮,並且也是強調營造恐怖氣氛的驚悚片先鋒之作:讓觀眾與劇中角色一同陷入一團迷霧中,即使在解開迷團後,也不願給觀眾一個絕對的結局、得到情緒上的放鬆。雖然1924年後,美國電影的進口,使得德國片開始模仿美國劇情片,因而稀釋掉了德國重要的電影表現風格,但本片即便在今日看來,還是部可讓人驚嚇的驚悚片,可以說本片奠定了此後驚悚片的原型。




台長: 電影系畢業生
人氣(3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