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22 21:59:11| 人氣5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山羊品種介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山羊品種介紹 2011-12-20
台灣山羊主要品種介紹自古以來,我國民間以羊為吉祥物,充滿喜氣。「羊,祥也,大羊為美。」
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十五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通過波爾(Boer)山羊登記審定,波爾山羊從九十二年元月起可以正式推廣 。

台灣山羊總頭數大約三十萬頭,概分為五大品種︰

 

 

台灣山羊毛多為黑色或褐色,體型較外來品種小。顎下有長鬚及角。皮較厚,體質強健,耐粗飼,抗熱強而繁殖力亦佳,季節性情不明顯,每年平均胎數多於一胎,每胎平均產仔數有1.86頭,懷孕日數平均147天,泌乳量低,平均一日僅200ml左右。主要供做肉用。一歲齡體重約20~25公斤,體長50~55公分,體高45~47公分,胸圍58~62公分。

品種來源: 

早於元朝台灣西岸沿海澎湖地區即有養羊的記載,目前台灣山羊大均指黑色山羊,應是先民自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移入,逐漸繁衍而成。雖然東部地區曾發現可能是由東南亞傳來的棕色山羊小族群,但近年來已近絕種。

 

 

阿爾拜因體型中至大型,被毛中長,毛色複雜,沒有固定毛色,由黑、白、紅棕、灰色及褐色等混雜形成不同組合,一般可歸納成8種不同色型。

品種來源:
阿爾拜因的原產地為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但目前無論在美國或台灣主要的引種來源,均以法國培育的法國阿爾拜因為主。

 

努比亞山羊為一著名的乳肉兼用種,的最大特徵是羅馬鼻 (鷹鉤鼻),及長而下垂的雙耳,耳長超過鼻尖2.5 公分左右,體型中等以上。被毛顏色有黑色、棕色和褐色,以褐色最普遍,但頗多個體雜有白斑,毛短光滑,繁殖性能良好,多胞胎頻度高,肉用性能比其他乳羊品種好,是屬於大型的兼用品種。母羊體高 76 公分,體重 62 公斤以上,種公羊體高 81 公分、體重 100 公斤以上,乳脂率高達 3.5~6.5%,但平均產乳量較低,泌乳期較其他乳羊品種短。

品種來源:
本品種原由英國培育命名為 英格蘭‧努比亞 (Anglo-Nubian),雜交選育中曾引入埃及及印度地區雜交公羊,故含有熱帶羊血統,能適應台灣的溼熱氣候環境,畜產試驗所曾以努比亞進行本地土山羊級進試驗,亦為台灣主要乳用山羊之一。

 

撒能山羊毛色多為白色或乳白色,皮膚為粉紅或黃褐色,有些羊隻在乳房、眼、耳及鼻部附近皮膚有黑色班點出現。兩耳直立略向前傾,鼻樑平直或略凹,有角或無角,頸部常有肉垂,性倩溫和。公母羊均有鬍鬚,在溫帶地區的撒能山羊常見背部及大腿部有很長的毛髮,但引進到台灣之後為適應亞熱帶氣候會有不同程度的換毛現象。成熟母羊體重約 65 公斤,骨架粗,活力佳。種公羊體高在 80 公分以上,體重則 100 公斤以上。
撒能母羊泌乳期長,乳脂率約 3.5%,平均每日產乳量 3 公斤以上,優良者可達 6 公斤,泌乳期 8~9 個月,平均一胎產仔數 1.8 頭,繁殖性能佳,但耐熱性及耐粗飼性較差。

品種來源:
原產地瑞士撒能河谷,美洲、歐洲、澳洲及日本等地均曾引種培育。民國八年 (1919)日本人神谷清尤氏最早引入撒能山羊在台灣(台北市)飼養,民國二十年 (1931) 左右,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再引進於恆春及嘉義兩個種畜場飼養,光復後亦陸續進口種羊,為台灣主要乳用山羊之一。

 

毛色並非全身一致,大多以褐色為主,耳朵有白色,臉部有條狀白色沿眼睛上方而下,腿部膝關節以下至蹄的毛色亦為白色,尾根兩側亦呈三角形的白色被毛,母羊為中等長度被毛,公羊則被毛甚長,雙耳小,向前聳立。成熟公羊可達 100 公斤以上,成熟母羊亦可達 55 公斤以上。體型比撒能種小,具有典型的乳羊體型,平均一日泌乳量 3~5 公斤,泌乳期可達九個月以上。吐根堡羊體質強健,適應力強,容易飼養。

品種來源:
原產於瑞士的吐根堡谷地,寒冷地帶性能表現較佳,乳脂率達 3.7%。民國八年 (1919) 日本人神谷清尤氏由日本與撒能羊同時引進台灣,光復後亦曾陸續引種,但目前乳羊戶飼養的頭數並不多。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 

台長: 宅鮮乳
人氣(5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