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9 01:43:07| 人氣16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失眠等於睡著--【外表坊時驗團】第13號作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先說說觀眾。很熱鬧的進場,看到設置在水中間的舞台時都發出「哇」的驚嘆,輕輕的、高調的。約莫被舞台吸引住目光三秒之後,就開始跟身邊的人討論要坐哪裡的位子。我一個人去的,沒得討論,憑直覺選了一個位子便坐下了,省去了不少時間。隻影前往的人在人群裡很容易看的出來,我坐下後就像貓頭鷹一樣開始用目光把他們一隻隻叼出來,太好找了,這些人不花時間挑位子,坐下了之後就把大部份的眼光放在演員身上,表演還沒開始就已經在觀察著演員的一舉一動。還有一點,他們東看西看的時候手會交叉纏在胸前,狀似貓頭鷹在找尋什麼。

  談談舞台,這是重點。舞台被放在水中--水淺淺的,尚且不到腳踝的高度--用木板搭成的,在水中像一艘孤舟,孤單的甲板*。木板上有一男一女,分別待在一口窗的兩邊,男生穿著白色的衣服守著一支釣竿,偶爾在打盹的間歇中醒來輕敲釣竿,瞧瞧有沒有動靜;女生披著黑色的衣服在磨咖啡豆,她幫自己煮了一杯咖啡。這些動作是在觀眾進場時就同時進行的,我們直接進入這場幻境,沒有「開始」。

  但是這段放在全劇裡來看,又像是一幕序曲,一個理性的女人和感性的男人一來一往互動間用語言的衝突輕輕提點出第三幕,Peter和Mary。不過這是看完了全劇之後再回頭去看這一幕才有的感想。

  第二幕嚴格來說不在舞台上,不在這水裡的小舞台上,是一段錄放影片,投影在牆壁上,這是觀眾席分對岸坐而不是成環繞形的原因。這段黑白的影片充滿了二元論,美麗和醜陋、貧窮和富有、天使和惡魔、孤單和群眾。有一句旁白這樣說:「無從逃離,我們常常是兩個我自己。」只是兩個嗎?我們總是僅面對眼前只有兩條路的分岔口嗎?

  一個人是孤單的。偌大的螢幕上投影出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一個人來到了這裡,在這裡沒有人跟我討論想法是孤單的,不過旁白又說,在群眾裡也會孤單的,一個人的想法和念頭在一群人裡面單行也是孤單的。所以,孤單有絕對的定義嗎?任何時刻,只要你想覺得孤單你就會孤單,我想。

  我本來想藉由這齣戲來幫助自己在排戲的時候能更有一些肢體的思考,我也的確看到了不少。比較起來,今晚的角色演得是理性的人們,而我--即使只是一個小角色--甚至連舞群都必須是感性的,當然,我說得是"相對上"的比較。

  也許以我理解的米蘭‧昆德拉的描寫可以充當一點點定義。感性是「媚俗」的,媚俗不是不好,這個形容詞是中性的,不帶有任何褒貶的色彩。媚俗指的僅是「靠近大眾的」。

  看完演出,我在敦南誠品前逛了一圈,路邊擺的全是手工飾品或創作藝品,看著這些不知道是失眠還是不想睡的人們擺地攤,在販賣琳瑯滿目的夢想,讓我想到今晚在戲中有提到的「賣火柴的女孩」的童話,小女孩火柴的火光點亮願望,時代演變了,現代人們的願望和夢想在耳環和銀飾反射路燈的光亮中被點亮,刺眼多了。

註*:男人因為受不了女人要離開的時候是說,我要離開這座「荒島」。不管是荒島還是孤舟,這舞台給人孤立的感覺。

台長: jun
人氣(16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我的[P]erformance Channel |
此分類下一篇:倒數
此分類上一篇:戲癮

我懂,一個看表演的心情與感受。就如同那天我一個人去看的狀況一樣,左右邊坐著我不認識的人,閉幕後,想找個人討論,這個人,卻不存在。
2006-10-05 22:41: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