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19 16:20:23| 人氣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病不止心藥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簡錦標(美國精神醫學會院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科榮譽教授。)

二○○二年於日本橫濱召開的世界精神醫學會(WPA),主題是「心理衛生的夥伴Partnership for mental health」,強調了精神醫療各專業間之夥伴關係,也強調了病人、家屬及自助團體之合作功能。《幫他走過精神障礙----該做什麼,如何做?》一書是針對非精神科醫師寫的有關精神科各種疾病之參考書籍,希望對從事心理健康工作之夥伴們有所助益。

事實上,精神疾病與心理問題不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很多人誤會這點,包括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諮商師等其他工作人員,往往會很直覺的以為:一個人如果有精神疾病,那麼利用諮商的手段就再也不能奏效,必須靠吃藥的方法才能治療;相反的,倘若他沒有精神疾病,那麼使用藥物治療,會是一種較為不妥的作法。很多人深信:心病必須用心理療法醫,別無他法。

這樣的信念是有瑕疵的。生理與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分野,甚至在治療方式上,也未必一定得涇渭分明。就以憂鬱症為例:雖然許多研究跡象顯示,憂鬱症有其遺傳與生理基礎,但是,許多嚴謹的研究卻以科學方法證實了認知心理治療的效果絕對不遜色於抗憂鬱劑;相對的,一個社交畏懼症患者,即使有明顯的心理問題,但在抗焦慮劑的使用下,卻可以打斷「擔心失敗-焦慮增加-功能下降-果真失敗」的惡性循環,讓症狀緩解,也未必要長期服藥。雖然說,肌肉放鬆練習有類似的效果,但是到底要選擇「肌肉放鬆練習」還是「抗焦慮劑」,還是得視狀況而定。絕對堅持使用藥物或絕對堅持使用心理治療方法,效果都不太好。治療者最忌諱為了堅持自己的信念,而犧牲了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方式的權益。

由於精神疾病具有病態性特質,需要專業知識才能加以了解,如果患者有潛在的精神疾病未被發掘,那麼諮商效果勢必大打折扣。相對的,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諮商,也是助人工作者的一大考驗。就以精神分裂症為例:患者一樣會受到生涯規劃、感情婚姻、家庭衝突、人際關係等問題干擾,如何在真實困擾與虛幻症狀之間,發掘出問題所在,並加以協助,是治療者的一大考驗。

陳俊欽醫師能夠突破傳統精神疾病與心理問題的二分法,詳細描述精神症狀的發現與診斷過程,讓所有助人工作者都能對精神疾病多所了解,並提升自己的敏感度,這是相當有意義的工作。另外,他提到精神疾病急性發作時的處理之道,對於工作者自保與患者的保護來說很重要。

唯一較為可惜的是:作者對於精神症狀干擾下、如何實施心理治療的方法著墨不多。當然,此一議題極為複雜,早已足為專書論述,但考量到目前多數心理師或諮商師較為缺乏對精神病患的治療與諮商經驗,一但遇到幻聽、妄想症狀干擾的患者時,往往會產生抗拒心理。將來若能就此多加介紹,相信會更加完整。

不過整體而言,這是一本相當務實、嚴密、難易適中的入門書籍,無論讀者是否正從事於助人工作,或單純只是想獲得知識,本書皆值得一閱。


----本文摘錄自《幫他走過精神障礙----該做什麼,如何做?》一書序文,張老師文化出版

台長: 在屋頂吹風的小藍
人氣(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