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08 10:33:03| 人氣1,6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攝影入門教學(ISO、光圈、快門)

最近許多朋友可能是領不錯年終把!
紛紛想買單眼或是微單眼相機來玩玩
市面上教學書或是網站教學資料可以一堆如山
不過看了之後要能馬上融會貫通的人就比較少
所以有些朋友找我替他們"灌頂"......呵呵!
想說乾脆寫篇文章
大家自己上網看看~~有問題再問就好囉!!

今天不說品牌、不談操作、不想機器性能.....
只談個人認為攝影最最最入門的三要素
也是影響曝光值的三要素~ISO、光圈、快門
首先何謂曝光值(EV)
曝光正確與否是由相機決定的
現代的相機內都會有一個「測光表」來決定現在所設定的數值是否正確
相機會以當年柯達所訂的「18%灰」來做標準
亮度超過這個值他就會告訴你過亮
亮度低於這標準就是過暗
所以一張照片如果想要亮一點就讓它過曝
想要暗一點就讓她曝光不足一些
嚴格來說,曝光並沒有「正確」或「不正確」這檔事,完全看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舉例來說有些照片比方人像
大家都喜歡曝光正常甚至有一點點微微的過曝
讓膚色更加雪白照片感覺很明亮色彩豐富

 

有些攝影卻是故意讓曝光不足
造成剪影效果
這類攝影會讓觀看者有想像空間並存在一種美感和神祕感

相關圖片

因此曝光沒有正確不正確或是標準答案
一切看攝影者的心境與想表達的意境

接下來進入正題
ISO(感光值)、光圈、快門是影響曝光值的要素
入學者很常會發生對這三個很頭痛

簡單的方式解說一次

  • 光圈:鏡頭開口的大小。數字越小,光圈越大用"f/數字"來表示。

例如f/1.4, f/2.8, f/4, f/16,需要注意的是:f/8的光圈會比f/10來得大,f/16的光圈會比f/22來得大,數字越小,光圈越大。

  • 快門:光通過相機感光元件的時間。數字越大,時間越長用"__秒"來表示。

如果不是特殊需求,快門時間通常會小於1,例如1/20s, 1/80s, 1/320s。

  • ISO:相機對於光線的敏感度,數字越大,敏感度越高用數字來表示。

例如ISO100, ISO400, ISO1600。


上面說的是不是很不清楚
很混亂對把!一堆數字........哪個是大哪個是小...哪個是快哪個是慢
ISO如果再白話一點來解釋
就是相機感光強度數字越大感光越強
比方在KTV昏暗的場合如果只開ISO100  那鐵定GG
為了維持快門速度可能要開到6400甚至12800
但是ISO感光度越高越會有雜訊顆粒感產生喔!要注意!
那快門速度可以用眨眼速度來解釋
想想當您撐開眼皮5秒不眨眼
那是不是光線就進到您瞳孔量就比較多
反之如果不到一秒就眨眼那進光亮就少多
這就是快門速度概念
光圈這部分可以用水管來解釋
光圈越大類似水管管徑越大
在同時間內能通過個水量也是最大
反之光圈小水管小同時間水量也就變小
光圈大會影響景深(淺)縮光圈景深(深)......
簡單說就是淺景深....很常聽到虛化背景,常用於人像拍攝
背景模糊虛化後,凸顯拍攝主體
縮光圈大多運用於風景照或是團體人像照,以求整張相片都清晰

最後一定要將三個變數一起舉例
我想大家才比較好懂...........才不會森77
將IOS比喻成水桶、光圈是水管、快門是水龍頭開水的時間
如果水桶水剛好裝滿就是標準曝光值
那就是適合大小的水管(光圈)配合水龍頭開水時間(快門)加上水桶大小(ISO)組合
當攝影者想拍出比較亮作品也就是將水裝比較多時
將水管換粗(光圈變大)配合水龍頭開水時間變長(快門慢)加上水桶大小(ISO)
以上只是概括.......真正組合可以千變萬化     



上面這張圖是網路上找到的
可以很清楚了解光圈大小對拍攝的主體影響
快門時間對主體移動的凍結能力
ISO大小對於雜訊的呈現
以上解釋的還是需要大家自己融會貫通
就如我之前提到這些要素的組合是很有彈性也沒有固定答案
如果用邏輯來敘述.........
1.我想拍一張馬豆照片
2.因為在室外並且大太陽我ISO設定ISO100
3.我想凸顯馬豆並且虛化雜亂背景,我光圈調整F1.8(要看鏡頭規格)
4.快門在此時我只要不手震能維持就好1/60
假設場景改成黃昏操場上我想拍跑步小朋友
1.我想拍一張運動小朋友照片
2.因為是黃昏 ISO我設定ISO1600
3.光圈因為拍攝人物較遠F5.6
4.因為拍攝主體再移動我需要較快的快門速度去凍結畫面1/500
設定的數值都需要經驗
如果拍出來沒有達到理想,就再重新微調參數
拍攝經驗多了........腦中就有很多組合可以運用
甚至可以不加思索可以設定


往後也會再多寫一些基本教學文
比方測光、光圈優先、快門優先等等......
好啦!!說一大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台長: Johnson
人氣(1,66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攝影技巧 |
此分類下一篇:三種美食攝影構圖和造型技巧
此分類上一篇:溫馨小提醒~天冷寒流來注意事項~JCDesign關心您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