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7 02:54:00|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必要的挫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3/3
昨天在報上看到廖玉蕙老師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篇名是「強做調人」,大意是說系上有個學生要休學,在家長的千拜託萬拜託之下,她花兩個星期的時間好說歹說仍無法勸說學生打消念頭,還得因此反過頭來勸學生家長尊重個人的選擇,然而這個學生辦休學手續時,因學校職員說明此時休學會造成時間和金錢的損失(容後述)而打算暫不休學,到學期末再看看。文章的重點是,廖老師花了兩星期的時間搞得筋疲力竭,生活大亂,該做的事都沒有做,學校的職員卻只花了五分鐘的時間就達到了讓這個學生不休學的目的,她因此有很深的挫敗感,覺得自己讀了那麼多的書,運用心理學原理,效果卻是「無路用」,還不如一個學校的女職員。我無意詆毀廖老師(雖然沒有修過她的課,但我知道她是一個認真的好老師),卻不免覺得廖老師在文中似乎有那麼一點以學歷論成敗的味道(可能她沒有這個意思)。設身處地來講,若是我遇上了這樣的事,覺得洩氣是必然的,然而換個角度想,「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即使是某個學術成就超凡的博士博,也不可能是個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通才(或許該稱為天才?)就算不以學術論,「技能」也是如此,我或許比一個「黑手」多唸了點書,但他會修車我不會。好吧!都不談學識技能,也不扯這麼遠,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即使是一個國小學生,他一定有知道,而我不知道的事情。以廖老師的這件事來說,學校的行政人員最熟悉的就是學校的行政程序了(這是工作嘛!)因此女職員可以在直覺反應下,告訴這個學生學期過半後才休學,不但可以退回的學費有限,以後若要復學,前面讀過的半學期也將「不算」而須重讀。這其中並沒有高深的道理,唯職責、唯熟悉而已。
唉唉唉,希望我們都不要深陷在學歷的迷思裡。

P.S. 廖玉蕙老師是世新大學中文系的教授,她的這篇文章可上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tw)查詢。

台長: 沉默的精靈
人氣(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