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17 00:29:53| 人氣3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牛頭犬的資料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轉貼我在"牛頭犬的資料庫"的留言)


親愛的,偉大的台長,你好!

非常謝謝你神采豐沛的坎城影展介紹文章,我在我的新聞台那篇坎城報導和你的比起來真像是學生的習作,真的要和台長牛醫師多多學習了!

說到坎城影展,讓我想起成為影癡的經歷...
大概是從看李幼新的"坎城威尼斯影展"那本書開始的吧,那時大部份電影都只能看到書中電影介紹,對那些只有劇照和簡單介紹的電影充滿想像,很久以後在偶然巧合的狀況下,才能親眼看到電影本尊,有時候居然和自己想像中的電影"應該"的樣子相差很大。坎城影展就像裝滿了一個影癡幻想的桃花源一樣,從來沒去過,大部份的電影也都沒看過,但居然也代表著一種單純坦白的理想,一種好像曾經同甘共苦過的情感,和一種對精采電影本身的認同。我們生長在"後"大師的年代,一些曾在坎城叱吒風雲的真正大師,在我們年輕的時代逐漸凋零了;我青春時期的坎城影展,或許就是李幼新他對坎城開始失望的時候吧,但是,即使這樣,我卻也是甘之如飴,這是我的年代啊!我開始自己注意到坎城影展,大概是1990大衛林區的"我心狂野"吧,那真是一部能充分開啟90年代太平盛世花花世界迷幻墮落電影的濫觴啊,我的90年代青春期就開始了。然而,我開始較深入認識坎城影展,可能是"此情可問天"的那一屆。那屆金棕櫚是"善意的背叛",終於使我的時代可以和柏格曼沾上一點邊,感激不盡;而那個得第四十五屆評審團特別大獎的"此情可問天",更是神奇到讓我看了不下二十次,真的是比二十次還多,如果現在有播的話,我還是會目不轉睛地再看一次。我被電影的迷人雋永給震慑住了。倒是詹姆斯艾佛利往後電影對我就沒這麼大的吸引力了。我有幸看到一個導演的電影生涯輝煌的高峰,在我年代的坎城影展中。

那時是四十五屆,今年五十六屆,快十一年了,十年,對一個年輕人來講是多麼不可思議的數字,竟然就這樣發生了;但是不怎麼後悔... 另一個十年前的事,就是費里尼的死,和瑞佛菲尼克斯的死,在同一天的報紙影劇版上。那時,在對電影符號學迷惑的我,正在經歷"大師叛逆期",幾年沒特定去看以前很喜歡的所謂大師的電影,費里尼的死對我來講好像是個壽終正寢的老人之死,反而沒有瑞凡菲尼克斯的猝死讓我驚心動魄。在後現代符號學迷惑中的我,有天卻從費里尼的"阿瑪科德"裡得到情感上的啔示,這才是我心目中有血有肉有骨氣的真正電影啊,管他什麼符指符徵,羅蘭巴特作者之死的純粹理性玩意!我從看費里尼的老電影在新時代得到新的情感與解脫,他使我有力量和勇敢一點,我很感謝他,我開始懷念費里尼的死去...已經十年了...

我每年在報紙上追逐坎城影展,有一陣子春暉電影台還有坎城影展頒獎典禮的轉播,真讓我大開眼界,非常興奮(雖然頒獎典禮其實滿枯燥的)。這幾年唯一一次完全沒印象的坎城影展,是2000年那一屆,我在金門當兵,報紙和電視新聞都很難看到,我大概是在包菜的舊報紙還是墊餐桌的舊報紙上,知道一些事情,包括葛拉斯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和"黑暗中漫舞"贏得2000年金棕櫚,只看到標題,而那時誰得金棕櫚對我來講居然好像沒有意義。

現在到了二十一世紀,網路發達,我可以在網路上追逐坎城影展,還可以在網路上和電影迷交流,就像現在一樣!真是非常高興有人像我一樣,甚至比我更深入熱情地關心坎城影展,希望能和台長多多切磋學習,也希望互相砥礪對電影的憧憬和熱情,而我能幫助台長的,大概是我那在學習中的彆腳法文能夠提供一點訊息,還有我那些偏向直覺的影評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另類看法和樸實意見。最後,還要再次謝謝你這些讓人享受的精采文章喔!

祝 快樂!

Jay Yo


以下就是"牛頭犬的資料庫"的連結,大力推薦喔!
http://mypaper2.ttimes.com.tw/user/bmet/index.html

台長: Jay Yo Chen, 潔曜
人氣(3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