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6 00:01:16| 人氣5,5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內教育--「危險心靈」介紹與感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機械系 林玠民

內容簡介:
一位國三學生處於國內的教育環境,因為在課堂上偷看漫畫,引發了一連串問題產生,從單純的學生生活,到因為這名學生上課偷看漫畫而被處罰在教室外上課,一直演變成大批群眾上街頭抗議,以及政治、媒體的介入,就像連鎖反應般停也停不下來,許多教育問題紛紛浮出檯面。
雖然故事有些過於誇張,裡面發生的問題也沒有解決方法,但目的是要把現今教育的問題帶出來,讓我們對於現今的教育能有進一步的思考,故事內容探討著現今的教育體制、教育環境,以及在這教育體制下的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的互動關係和個別心態。




作者簡介:
侯文詠,一九六二年生,臺灣省嘉義縣人。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大醫院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麻醉部兼任講師、台大醫學院臨床講師。目前專職寫作,兼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萬芳醫院、臺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並曾主持過「台北 ZOO」廣播節目。是大眾所熟知的「醫生作家」。
曾獲省新聞處短篇小說首獎,中華文學獎、小說獎、散文獎,並連獲第五、六、七屆全國學生文學獎。中國時報九十年度推薦最佳兒童書籍獎。
作品有長篇小說《白色巨塔》、《危險心靈》、《天作不合》;短篇小說集《七年之愛》、《誰在壤方哭泣》、《侯文詠短篇小說集》、《侯文詠極短篇》;散文集《親愛的老婆》、《點滴城市》、《大醫院小醫師》、《烏魯木齊大夫說》﹝與蕭言中合著﹞、《離島醫生》、《親愛的老婆2》、《我的天才夢》;兒童文學作品《頑皮故事集》、《淘氣故事集》;健康叢書《醫生朋友─麻醉科》;有聲書《愛情免疫學》、《在生命轉彎的地方》、《做個健康快樂的智慧人》、《頑童三部曲》﹝與蔡康永合著﹞、《歡樂三國志》﹝與蔡康永合著﹞、《一生玩不夠》﹝與苦苓合著﹞、《徬徨少年時》﹝與小野合著﹞、《冷眼笑傲人間事》、《走希望的路》、《真情做自己》、《舞出生命中的小太陽》等。其中《大醫院小醫師》、《危險心靈》、《白色巨塔》被改編拍成連續劇。


讀後觀感:
價值觀
放好錢之後,我立刻站起來轉身要走了,卻聽見乞丐還念念有辭地說:「先生好心好報,將來一定大富大貴。」我一點也不喜歡我得到的祝福,於是回過頭對乞丐老老實實地說:「我不要大富大貴。」他有點疑惑,改口說:「先生好心好報,將來一定功成名就,取美女嬌妻,生聰明兒子……」坦白說,那一連串的願望沒有一個對我有吸引力。
從小到大,我們不知要經歷了多少類似的獎勵、懲罰。這些與其說是獎懲,還不如說是某種價值標準的灌輸與規範。但是,到頭來是誰在制定這個價值標準呢?這個標準是不是就代表絕對的真理?

在台灣普遍的教育下,以及傳統的社會觀念,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因此我們的求學環境就是一直唸書,從小就被灌輸著要好好用功唸書,能往上唸就往上唸,高中唸完考大學,之後就是攻碩士、博士,所謂好的成就就是跟收入成正比的關係,不外乎就是當個醫生、律師,以後好賺大錢,然後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
大部分家長很少會去注意小孩子的興趣是什麼,想要什麼,他的能力到底適合去做什麼,小孩子究竟快不快樂。總之就是盡量要求往金字塔頂端走就對了,不好好唸書就是打罵,然後家長自己可能年輕時候有什麼遺憾沒學到什麼,把自己追求不到的強押在小孩子身上學這個學那個的,很多時候大人想要的未必是小孩子要的,因此大多數的孩子是不快樂的。很少人會去聆聽小孩子的想說的話,反正大人說的話小孩子就是要聽,不聽話就是不乖的小孩。因此常常聽到大人口中所謂的好孩子,不外乎就是聽話、成績優秀,很少去注重孩子的想法、品行。


好學生
我一直以為我的生活和墮落之間,應該會有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把我們分隔開來。我會是一個好學生,努力地讓自己過著正常的生活。我只是有點訝異,這道不可逾越的界限竟是這麼地單薄。
「我跟教務處查了一下你的成績,」他說:「你有兩個學期還曾經拿過第三名,你跟其他的壞學生不一樣,你何必這樣作踐自己呢?」我不懂,這是什麼邏輯?如果成績好不應該作踐自己,那麼成績壞的同學作踐自己就沒關係。再說,我們對於作踐自己的看法差距實在很大。老實說,我就是不想作踐自己,才會跟詹老師槓上。

原來所謂的好學生就是成績好,這在我們的教育環境其實是很顯而易見,成績好的學生通常都比較受到重視,而成績差的總是容易被忽略,因此逐漸的成績好就代表著好學生。就連家長也是如此,當家長在比較自己兒女時,很少聽到家長稱自己的兒女很有想法、很孝順、很會打球、跟同學處的很好,取而代之的是,我兒子考第幾名,考上哪間學校,好像成績就代表的身分、地位、代表著一切。而忽略了一個人的道德品行,而真正能決定一個人的好壞,我相信道德應該遠大於成績。
學校常說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道德擺在第一位不是沒有道理的,我覺得一個人如果成績不好那倒是還好,但是不會做人那真的很可悲。但是國內的教育似乎把成績擺在第一位,拿來當做好學生的定義。所以我很反對以成績為標準的能力分班,這在普遍的國、高中都是很常見的,把學生分成資優、普通、放牛班,這讓學生覺得學校有階級,有好學生、次等學生,好像成績就是一切,老師教學方式跟態度也不一樣,結果導致成績好的自視甚高、驕縱、認為高人一等,而成績不好的好像就是不好的、壞的、被放棄的,導致學生更加討厭這個學校,負面情緒的累積。
很多時候學生的行為不好,是被環境所逼迫,被環境所放逐出去的邊緣人,並非本性是如此。
還有一種感覺是,上對下的情況,在學校就是聽老師的、聽學校的,只要不服從就是被排擠,被歸類在不好的,然後不會去管你不服從的原因,只要不聽的就是不好的。我覺得這種情況不只是在教育層面,在任何地方任何有上下的關係的地方都會有,雖然我覺得這在出社會後是必然會出現、會遇到的結果,但我希望不會是出現在學校。


禮貌
我常常想,如果人與人之間,在一起的目的都只是單純地為了瞭解彼此,那該有多好。
我的內心根本就是仙人掌,不管我試圖說什麼或者是寫什麼、畫什麼,到最後他們全都變成了仙人掌的刺,螫得別人哇哇叫。

這是主角內心中自我的表白,覺得人跟人相處似乎很容易就得罪別人,像他跟詹老師一樣,很多時候他不是故意要去激怒老師,只是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可是卻處處碰釘子,得罪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到了最後他什麼都不想說了。
這讓我聯想到家教、禮貌,從小到大我們就被迫學習帶著面具,當雙面人,不管是在家裡在學校。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家裡有親戚或爸媽的朋友來的時候,都會被迫要強顏歡笑,不可以隨便亂說話,如果有長的很胖很醜阿姨來了,小時後童言童語有話就說,對阿姨說哈哈你長的好醜喔,這時候母親就會一巴掌打過來,然後不准小孩子亂說話,然後打個圓場,送客回家後就會毒打小孩子一噸,不知道有沒有這麼慘啦,至少我的童年是這個樣子。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我們從小被迫去學習假裝,學習著戴面具,台語叫「假仙」,不管是對人對事,我們不會把內心的話出來,即使那人說的話我沒有一句認同,但我還是不會當面去反駁,跟人聊天對話也一樣,有時候會強顏歡笑、敷衍了事,對事情也是,很多時候會流於表面。人前一個樣人後又一個樣,表裡不一,失去了真誠。
其實這些應該是要出社會才需要了解,但是提前到校園內就開始要學習,小小年紀就要去體會社會的現實虛偽,也許有人說趁早學習免的將來出去還是要吃虧,但是小小年紀就要被迫面對這些,明明是要快快樂樂的學習,可是卻得要去沉受這些,我想應該是不好的,因為這樣小孩子就不再是小孩子了。


「小時候,我好想揹著大大的書包去上學。我以為我會在學校學習思考、體會、尊重、分享,好讓我更懂得享受生命所賦予我的一切,更懂得熱愛這世界。直到我開始上學之後,我才明白我想錯了。他們說,教育就是競技場,而讀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我們放棄了思考、體會、尊重、分享,開始學習平庸、冷漠、虛偽、貪婪,」「我已經不想繼續長大了。當我們不在保有孩子的純真時,青春、歡笑、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我們彼此責怪、相互憎恨、鬥爭、殺戮......直到我們排徊在黑暗與荒蕪裡,直到無助的吶喊與哭泣淹沒了我們。我要明白地告訴每一個人,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偽、貪婪讓生命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讓腐敗在自己的內在萌芽,茁壯。是我們自己澆水灌溉,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在腐敗中失去一切。」

這句話我很喜歡,我覺得寫的好棒,覺得有點誇張,但又符合現實,心中有很多感觸跟想法,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具體表達,所以純粹欣賞這句。




最後想套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
專家只不過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狗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student ac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and a lively feeling for values. He must acquire a vivid sense of the beautiful and of the morally good. Otherwise he----with his specialized knowledge----more closely resembles a well-trained dog than a harmoniously developed person.

讓學生獲得對各種價值的理解和感受是很重要的, 他必須能真切地感受到美麗與道德的良善, 否則他的專業知識只是使他更像一隻受過良好訓練的狗, 而不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愛因斯坦建立起對人文的興趣與重視,反對僅僅重視專業訓練。他的名言「專家只不過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狗」說明愛因斯坦對於通識的重視。在1936年美國高等教育三百週年紀念演講中,愛因斯坦明白地說:「我反對那種學校必須傳授專門知識的構想。生命是豐富多元的,學校的專門知識訓練是不可能滿足人生的需要的。」
  愛因斯坦重視人文或通識教育並無礙於他的科學研究。相反地,廣博的知識使他能夠從更寬廣的視野中探索宇宙真理而獲得革命性的成就。

心得感想:
我蠻喜歡危險心靈,老師還沒播放跟介紹我就有在看了,書本跟電視劇我都有看過,兩種版本我都很喜歡,裡面有很多句子跟想法我都很喜歡,雖然裡面有很多地方我覺得蠻牽強的,可是目的是為了把問題帶出來,所以整體而言覺得還不錯,而且他帶出來的教育問題很容易讓人更深入的去思考,其實我看完後有很多想法想要表達,因為感觸很多想法也跟著多,很想把東西都寫出來,可是礙於時間不夠,課業繁重所以只寫了幾點想法,感覺很少其實我寫了好幾天了,而且也發覺在工院呆久了,每天面對的就是數學力學的,寫作能力卓實降低了不少,很多地方我覺得言之無物,不是言之無物啦,應該說我無法具體且有調理的表達我的想法,所以光是那三點想法,我就想了很久寫了很久,反倒是心得寫的就很輕鬆,因為沒有主題。至於那些想法都是自己想的,除了書本外還上網查了很多其他人對於教育的意見,及一些想法。我發現其實對於危險心靈的心得比較難寫,因為獨創性高不像其他只要剪剪貼貼就好,早知道我就選別的了,不過有好有壞啦,深入思考才會獲得收穫,只可惜時間不是很能夠允許我這樣。
對於教育問題,老實說我是覺得見仁見智,不管在什麼教育體制下都有其好或不好,即使是人本也有他的問題所在,我覺得要有好的教育不只在於學校,家庭教育也很重要。課業重不重要在於其次,性格的培養才是重點,性格決定命運。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5,5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