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27 01:36:36| 人氣85| 回應0 | 下一篇

瀟灑來去人世間/海釣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刻劃生離死別的墳塚

經文:傳道書第三章1~11節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最近出版了個人回憶錄,據聞目前該書暢銷全世界,穩坐排行榜前十名。近日與外子逛了法蘭克福市區最大的書店,在偌大几淨的書林中,處處可見該書封面上,柯林頓自信的神情。

名人傳記故然引人入勝,但人世間的排行榜卻沒有永遠的常勝軍。史上無數描寫偉人的傳記,在暢銷書排行榜中前仆後繼,尤如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在<念奴嬌>的詞賦中所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然而,在人類歷史上有位赫赫有名的風流人物,一生享盡人間榮華富貴,又滿腹才智經綸,其「回憶錄」至今不竭,仍為人傳誦。該書名列聖經的「詩歌智慧」,內容既沒有讀者想窺探的名人羅曼史,也缺乏飛黃騰達之術的傳授,只是不急不徐的吟哦著:「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一:2)。

乍聞此言,令人深感「禪機」甚濃,不覺中與佛教的「四大皆空」連成一氣。但此人既沒有遁入空門,也沒有厭世自裁,卻將一生的了悟,化為字字珠璣,成為寶貴的人生資產,筆者認為這卷傳道書,正是「所羅門王寶藏」的所在。

豪氣干雲話當年
傳道書真正的作者因年代久遠難以查考,但普遍咸認出自所羅門之筆,因內文闡釋與所羅門生平十分吻合,其深奧哲理正輝映他蒙上帝賜予非凡智慧的風格。
所羅門的名字,意思是「平安」,先知拿單另為他取了名,叫耶底底亞,意思是「耶和華愛他」(撒下十二 :25)。所羅門的父親則是以色列人至今仍緬懷不已的大衛王,他締造了一個合神心意的王朝,在文治武功上均蒙上帝賜福。但是,父親出類拔粹的光環卻絲毫不減所羅門的威名。他雖出身太平盛世,生來銜著金湯匙,不似父親當年赤拳打天下,卻在接掌王朝時,存著敬畏恐懼的心,謙卑祈求上帝賜予智慧,好使他能憑公平斷案,以公義治國(王上三:5~10)。

所羅門心想事成。聖經如此記載:「上帝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勝過萬人,勝過以斯拉人以探,並瑪曷的兒子希幔、甲各、達大的智慧。他的名聲傳揚在四圍的列國。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王上四:29~34)。

所羅門時期,近東地區已具有智慧文學的傳統,擅以精簡格言或譬喻,表達人生哲理及洞見。所謂的「智慧人」便以創作或蒐集街談巷語,予以編纂和教導。在南國猶大時期,祭司、先知和智慧人並列,是普羅大眾尋求引導的階層。先知耶利米曾記載當時的百姓說:「……我們有祭司講律法,智慧人設謀略,先知說預言……。」(耶十八:18)。

據聖經所載,所羅門無異將當時近東地區的智慧文學發揚光大,因為天下列王無不派人來聽他的教導,連示巴女王都在親耳聽聞時發出無比的讚嘆:「我在本國裡所聽見論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實在是真的!我先不信那些話,及至我來親眼見了才知道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你的智慧和你的福分越過我所聽見的風聲。你的臣子和你的僕人常侍立在你面前聽你智慧的話是有福的。」(王上十:6~8)

有人曾提到,除了希臘大帝亞歷山大之外,恐怕古代沒有一位君王像所羅門一樣,在普羅文學裡廣為人知,因猶太、阿拉伯和非洲皆有一些關於所羅門才智絕倫,聰睿靈敏的智慧格言和描述。然而,如此卓越的名人,為何在其回憶錄的開場白中,以看似悲觀消極的語調,闡釋他對人生的體驗呢?

錦衣玉食忘主恩
所羅門在位期間大興土木,分別用七年和十三年的時間建造了金碧輝皇的聖殿及皇宮(王上六:38;七:1)。除此之外,他還興建了黎巴嫩的林宮和法老女兒居住的宮殿(王上七:2,8)。當時這些建材都是從盛產香柏木和松木的推羅,藉由海運的方式輾轉運送至高崗上的耶路撒冷。其工程浩大,手筆驚人,可說是當年盛事。如同傳道書所言:「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專種葡萄園,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傳二:4~5,10)

所羅門的聲望連同他的財富蒸蒸日上,黎巴嫩林宮成了金庫,往俄斐的船隊為他運回了價值連城的金子。聖經便如此記載:「所羅門王一切的飲器都是金子的。黎巴嫩林宮裡的一切器皿都是精金的。所羅門年間,銀子算不了什麼。因為王有他施船隻與希蘭的船隻一同航海,三年一次,裝載金銀、象牙、猿猴、孔雀回來。」(王上十:21~22)

如日中天的威望,果然為所羅門帶來致鄰邦各國攀龍附鳳之舉。所羅門作王期間,列邦紛紛以外交聯姻彼此聯繫,以致當時四境太平,國運昌隆。所羅門「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所羅門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嬪三百。」(王上十一:1,3)。這種手持金庫鑰,坐擁美女懷的光景,在傳道書中也直言不諱的娓娓道來:「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傳二:8)。

所羅門精明幹練的外交手婉,以及政治聯姻,雖為國家帶來暫時的昇平景象,卻鑄下了日後王國分裂的肇因。為了討好後宮佳麗,所羅門為他的嬪妃們所拜的神明偶像興築不少祭祀之壇(王上十一:4~8),並參與其中(王上十一:33)。一場人世間爾虞我詐的政治走秀,使得所羅門失去一顆單純倚靠上帝的心志。他沉迷於成功的滋味,卻忘記上帝的恩典;他討好了所有的妃嬪,卻失去敬畏上帝的靈。

高處不勝人間寒
沉緬於權位和美色的所羅門,終究招到上帝的震怒。所羅門在位階段,是以色列國祚最頂峰的時期,卻也是由盛轉衰的關鍵。列王紀上記載:「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只是我不將全國奪回,要因我僕人大衛和我所選擇的耶路撒冷,還留一支派給你的兒子。』」(王上十一:9,11,13)。

聽聞此言,所羅門似無悔改之意,反而策動謀殺未來將與其子均分疆土的耶羅波安(王上十一:26~40)。所羅門計不得逞,並且晚年面臨戰火頻仍,內憂外患。先有南部的以東國和東北部的亞蘭國攻擊,後有耶羅波安造反(王上十一14~26)。去世後,其子不僅斷送原本遼闊的聯合王國版圖,縮居巴勒斯坦地的南隅,並將所羅門當年積攢的金銀玉石,拱手任憑埃及法老王撂奪(王上十四:25)。

或許正因如此,所羅門在風燭殘年之際慨嘆:「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傳二:18~20)在面臨大勢已去,王朝註定分裂的命運之時,所羅門也哀呼:「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二:26)

所羅門,這位被稱為「耶底底亞」,也就是耶和華所愛的人。他曾擁有智慧、知識和喜樂。曾幾何時,他卻成為「罪人」,無法安享晚年,卻是抱憾而終!

回首思量敬畏神
傳道書一、二章,可說是所羅門追憶昔日光景的獨白,而第三章1~15節似乎成了他前段的小結論,以及後文三章16節至十二章的導言。前段談的是他個人的生命體驗;後文則記述他對周遭環境的人生觀察和勸勉。前段多談「我」的過去;後文則描寫「我又見日光之下」的人生洞悉(傳三:16;四:4,15;五:13;六1;八:9,10;九:11,13等)。

首先,第三章1~15節以正反對比的詩歌體裁,出神入化的敲打出人生兩極的鐘擺:「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三:1~8)。

以上各時無論富人或窮人;智者或愚者;君王或布衣;古人或今人均會嚐到生死與離別;得意與消沉;擁有與捨棄;親密與疏離;戰爭與和平;五味雜陳的人生經歷。人生浮沉,始終擺盪在這兩極化的鐘擺中,所謂「無常」,豈不成為對生命最貼切的註解嗎?

公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佛祖原來的意思是「覺者」),領略四聖諦,也就是苦、集、滅、道。其中,苦諦即是以「無常」來詮釋人生。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中即提到:「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之和五陰(或譯五蘊)接觸者皆是苦。」所謂「五陰」指的是色、受、想、行、識。「色」指整個物質界;「受」指五官接觸所引起的感受;「想」指知覺;「行」指意識或潛意識的心理狀態;「識」指感覺體驗所產生的認識。

釋迦牟尼對人生觀察入微,體驗確實深刻。這位出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u)的悉達多太子,與公元前十世紀以色列王朝的所羅門王同樣生長在吃享珍饈佳味,身著華衣美服的環境;然而他們卻又不安於現狀,勇於對生命作深度思考和追尋。他們一生故事富蘊傳奇,對無常人生均有豐富體會,所不同的是,這兩位聖哲洞悉出不同的哲理,理察出大異其趣的人生之「諦」。

釋迦牟尼從生老病死中看到了第一諦:「苦」,他認為人的慾念,也就是第二諦:「集」,是造成苦的原因。所以,人需要透過止息慾念,達到無我,而進入第三諦:「滅」,即涅槃。而第四諦:「道」,則是藉由「八正道」的開釋,透過自我修持,脫離苦海進入涅槃之徑。

反之,所羅門卻領略了不同的人生真諦。他從生老病死中看到第一諦:「時」。如果人將「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三:1)視為無以掙脫的宿命和循環,那麼「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傳三:9),人生果真無奈和愁苦了。但是,對所羅門而言,人生不同的階段,包括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都是上帝給人的第二諦,也就是「考驗」(傳三:10)。然而,上帝竟能讓這個原本看來反覆無常的考驗人生成為「美好」,並使一個活在有限時空的人超越困境,心靈活出無限的自由,這是第三諦(傳三:11,永生的原文應作「永遠」)。而第四諦正是指出明白「神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的途徑就是「敬畏上帝」(傳三:14),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一一一:10),真正敬畏上帝的人,自然會有神的靈賜予他洞察萬事的智慧(林前二6~16),也領悟萬事都互相效力之理。

舉例來說,創世記記載約瑟在經歷被兄長欺凌、出賣、在異鄉為奴、被主母陷害,直至身陷囹圄,仍向人道說:「我是敬畏神的。」(創四二:18)。等到他飛黃騰達,貴為埃及宰相,其兄深怕約瑟趁父親長逝,趁機報復他們當年歹行惡狀,怎料約瑟說道:「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創五十:19~20)。約瑟的事蹟行誼豈不是「神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的良証?

如同傳道書七章20節所言:「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歷世歷代的人生哲理和宗教學說無不尋求有限人生中的解脫和超越。哲學是有限人類對生命思考的反雛,宗教是有限人類對永恒發出的告白。無論是藉由哲學或宗教,試圖從自我起步的超越,仍有一定的受限。對兼具哲理和信仰的傳道書而言,面對錯綜複雜的生命階段,正如傳三16節~十二章提到的人生百態,唯一超越之道不在靠己力超脫,而是正視現狀,但以「敬畏上帝」的態度,承認自己的有限,以及神的主權。敬畏上帝也意謂著日日活在神面前,靠主恩典,珍惜當下,善盡本份。正如傳十二章13~14節所言:「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結語:
有一傳說提到:公元前四世紀,希臘大帝亞歷山大以迅雷不急掩耳的凌厲攻勢,橫掃歐、亞、非三大洲的部份疆土。奈何突然染病,卅三歲英年早逝。死前命其屬下將棺木挖兩個洞,好讓他伸出手來昭告世人,縱使他是絕世英雄,但仍「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此番黯然神傷的光景,所羅門早領略在心:「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傳五:15)。
有趣的是,傳道書中多次提到跟死亡相關的話題(五:15;七:2;八:8;九:10;十二:5)。或許如將殘燈火的所羅門,在行將就木之際回顧一生,感嘆自己曾恣意揮霍,遠離上帝(傳十一:9~10),而想藉此警示後人,以敬畏神的心和眼光,看到「神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的真諦,如此方能瀟灑來去人世間,而非抱憾回首來時路。

(本文完成於2004年,並刊登於海外宣教雜誌)

台長: 海上舟子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