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4 23:47:54| 人氣6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張作驥的電影探討-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作驥的小小簡介:


1961年台灣嘉義出生,專科本來修讀電機工程,後轉到台灣文化大學修讀電影與戲劇。在大學畢業後,擔任過虞勘平導演的《海峽兩岸》和嚴浩、徐克導演的《棋王》助導,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虞勘平導演的《兩個油漆匠》、高麗津導演的《花心撞到鬼》及黃玉珊導演的《牡丹鳥》副導。他並且執導了很多部電視劇,包括公共電視《風和草的對話》、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青少年!》劇集〈多半點心〉、台視《青少年問題》系列之〈偷竊〉和〈結夥搶劫〉,其中〈多半點心〉一劇榮獲1991年金帶獎劇情類佳作獎。除此之外,他還編導文建會藝術季舞台劇《這些人那些人》。



電影作品:

《暗夜槍聲》(1994)首部劇情片,在台灣新聞局劇本比賽中得獎。可是他卻不承認這是他的作品,因為最後的放映剪接版背離他的創作理念。

《忠仔》(1996)榮獲希臘影展最佳導演獎,及韓國釜山、亞太、中國珠海等影展之評審團大獎。

《黑暗之光》(1999)榮獲台灣新聞局優良劇本獎,並在多個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中獲獎,包括:青年導演金獎及亞洲電影獎、東京影展最佳影片大獎,台北電影節商業影片推薦類最佳影片及最佳潛力新人獎,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剪輯等獎,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及國際影評人獎。

《美麗時光》(2002) 獲金馬獎九項提名,最後榮獲最佳影片等三個大獎,此外還獲選威尼斯影展競賽單元,並代表台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選拔。香港國際電影節先後邀請過他全部四部作品參展。

在計畫構思與拍攝中的電影:

《檳榔王》故事以「忠仔」的主角劉勝忠為主,他當兵回家後,發現自己的妹妹竟然當了護士,後來才發現妹妹的職業是穿著護士服的檳榔西施,細緻刻畫台灣的中下階層生活。

《蝴蝶》本片將以手提影機拍攝,希望在寫實風格中加入迷幻的色彩,並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年輕生命對生活的幻想與無奈,以及現實環境的殘酷與壓迫。希望能以輕快的影像風格,勾劃出同一家庭中,不同世代的成員對生命的最終幻想與探索。

《尋找秋刀魚》內容現在還未知。



一. 張作驥其人:

「我熱愛電影」
  -張作驥 1996.7.15

我認識張作驥是在他的作品<忠仔>問市的宣傳期。那時我在一家電視台做電影介紹的節目,在當時台灣的電影非常少有機會在電視媒體曝光,更不用說能被電影介紹的節目大力宣傳。因為我個人的偏好吧,我認為一個能以非職業演原為創作班底的人一定有一些不同於一般的導演所能表達的境界。於是我獨排眾議,極力邀請他上節目,把他的電影介紹給台灣觀眾。第一次見面我非常訝異,我不知道在我面前的是導演還是流氓!他真的不像導演,我想像的導演像阿巴斯般的和藹,像盧貝松般的性格,不然也要向李安般的鄰家哥哥型。但他是像流氓---穿著拖鞋、叼著香煙、口嚼檳榔。與他交談之後,發現這個「流氓」不一樣,他非常的有自信、獨特、認真、說話精準。他的流氓外表其實更是接近其電影的特性。因為他的與眾不同,所以我認為要看他的電影,要先了解這個人的生長背景。

張作驥1961年出生於台灣嘉義,後來隨父母定居中和,張作驥是家中的獨子。據他說張媽媽曾經去算命,說「驥」就像是脫疆的野馬,栓都栓不住,真是取錯了名。所以張媽媽為了擔心從小頑皮的獨子會學壞,管得也特別嚴。或許張作驥真是栓都栓不住,不管母親管得再嚴,他仍然頑皮好動,一點都不願乖乖留在家。「小學時,有回在家附近偷摘水果被發現,於是在拚命逃跑時掉進田裡的糞坑,差點淹死在裡面。從此母親管我就更嚴了。」小學期間,張作驥就因為實在太頑皮而被學校要求轉學,母親只好到處求人將他送到私立小學,「當時家中並不寬裕,私立小學的學費又高,母親只好去工廠當女工貼補家用,一切都是希望我能學乖。」

國中時,他還是沒有如母親所願當個守規矩的孩子,反而變本加厲地更加好勇鬥狠,甚至經常因為打架而出入警察局,讓父母失望不已。他說「國中時期,書包中總會攜帶有鴛鴦刀、鐵鍊等傢伙。有一回背部被砍了一刀,回家就找了塊布用力纏著止血,至今父母都還不曉得。」後來張作驥自己感受到,這種打打殺殺的生活實在沒什麼意思,就主動遠離這種刀光血影的生活。後來他考上新埔工專電子科之後,終於脫離了家中嚴密監控的日子,開始了獨立生活。對他來說,專科那五年是真正精采的青春歲月,一點都沒有虛度。那時張作驥不但搞樂團唱西洋歌曲,還兼差當校園舞會DJ,是個學校的風雲人物。「那段日子很頹廢,男女關係也很亂,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有點荒唐。」據他自己說,當年的他是公認的英俊小生,所以每當在舞會擔任DJ,就會發現有人在旁等他、想與他「進一步」交往……。這段過往,實在與張作驥現今滿口檳榔牙的形象,難以聯想在一起。

那段荒唐不羈的歲月,是張作驥好不容易擺脫父母嚴密監控的自我解禁與放縱。在過緊與過鬆的生活都度過以後,他反而更能獨立思考,並開始考慮自己的人生方向。退伍後他認為,「所學的電子只能當做生活的工具,卻不是真正的興趣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張作驥決定要投入電影事業,拍自己的電影。

由於從電子科插班到大學戲劇系,根本不知該如何準備考試,他於是就將「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全數買回家,一本本死K硬記,並將頭髮剃光,只為了能夠更加專心讀書。「還記得考插大那天,我一看到題目是:『何謂藝術』,馬上請老師多給我三張答案紙,因為我要寫下八百多條名人、哲人對藝術所下的定義。」這種非考上不可的態度,讓他順利通過插班考試,正式成為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的學生。透過張作驥的插大過程,可以深刻感受到:他是個說做就一定要做到的人,而且不管多少困難橫在前面,他就算用最土的方式也要硬闖過去。

「我熱愛電影」,是張作驥考進大學時的宣言。呂時媛曾經是他的同班同學,後來兩人結了婚、生了獨生子圖圖,她表示,「大學時,大家都很喜歡與張作驥同一組,並不是因為他長得帥,而是因為可以少寫點功課,因為他實在很優秀,有他在一切就搞定了。」基於對電影這股迷戀到不行的瘋狂,讓張作驥非常投入且用功,並立志將來要成為編劇兼導演。

原本張作驥想要出國留學,可是大四那年,張作驥受到侯孝賢導演一句話的影響,「流氓之所以有勢力,是因為他有自己的地盤。導演也應該有自己的地盤,自己熟悉的作業方式。」於是他決定放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交換學生的身分,留在台灣學拍電影,因為他深信,「一個人最精華的年輕歲月,如果都在異鄉度過,就無法對自己的土地有深刻的了解與情感。」為了累積扎實的片場實戰經驗,張作驥一畢業就到片場實習,「初進片場工作,覺得許多工作人員都很像流氓,由於我的樣子太斯文,所以大夥都稱呼我『大學生』,往往一條雪白的長褲穿上整天,褲角都沾上許多飛濺而來的檳榔汁。後來自己也變成其他大學生眼中的『流氓』模樣,感覺挺有趣的。」1987年間,台灣的電影景氣還沒有現在那麼冷,所以剛畢業的張作驥立刻就找到了跟隨導演拍片的機會,先後跟了虞勘平、嚴浩、徐克、侯孝賢、黃玉珊等導演,擔任助導或副導,學習到不少拍片經驗。「雖然副導都是處理行政的工作,卻可以學習到非常多的拍片應變技巧,簡直可鍛鍊到無所不能的地步。

對一個寫作劇本的人來說,電影影像未完整呈現出來以前,其劇本的生命只有一半。由於劇本只是個人的想像,電影才是將想像落實的表達,且必須透過群體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將自己寫的劇本拍成電影,在「想像」與「落實」之間,是充滿誤差的。「對我來說,這樣充滿誤差的感覺,就是拍電影最大的魅力所在。」1991年,張作驥的電影劇本《暗夜槍聲》,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佳作獎,隔年該片又入選四百萬輔導金。可是沒想到,就當電影大抵完成準備進入後製作,卻因為與當時出面申請輔導金的香港公司出現理念上的嚴重分歧,而公司並未採納張作驥的意見,導致張作驥拒絕承認這部電影,最後只在香港草草上映,而在台灣連上映的機會都沒有。

嘔心瀝血完成的處女作,最後卻因理念不合,落得拒絕承認的結局,這樣的創痛,對於張作驥來說實在打擊很大。在我與他的訪談中,張作驥絕口不提這部片。也為了不再也不願讓自己有重蹈覆轍的機會,他決定未來開拍的新片,都要透過「獨立製片」來完成,寧可自己苦哈哈地調頭寸、找資金,也絕對不能讓任何「外來勢力」影響他的電影。由於堅持獨立製片的精神,所以讓張作驥總像個堅持拍片的苦行僧,只要手邊有點錢,他就會準備用來擴充電影工程的一切工具,只為了不想受制於人,也不用求人。

台長: hero1999
人氣(6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