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12 13:12:18| 人氣4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黃昏清兵衛》:男人之苦和幸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山田洋次導演的《黃昏清兵衛》,被選為第廿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足見主辦當局的慧眼,和香港觀察的榮幸!

以七十高齡製作出第七十五部作品,雖然首次導演武士片,便拍攝出精彩的打鬥,與及細緻的感情,不愧囊括了2002年日本主要的電影獎項,這位日本影壇鐵人果然寶刀未老!

笑中有淚之間,山田洋次繼承日本古裝寫實片之優良傳統同時,仍保留了代表作《男人之苦》系列的風格,而且對家庭倫理的描寫更上一層樓!

故事主人翁井口清兵衛﹝真田廣之飾﹞是一個幕府末期的東北小藩內的低級武士,年薪只有五十石﹝註一﹞,其中有二十石還是為了妻子的肺癆重病天透支了,他空有一身好武功,卻屈居於藩主倉庫的帳房工作,被譏笑為「黃昏」清兵衛,只因為妻子早逝的他必須在黃昏下班時趕回家,身兼母職地照顧兩個小女兒和癡呆老母,一家總動員的編織竹籠賺外快,才勉強支負生活開支。

清兵衛淡薄名利,看重的只是一個溫馨的家,甚至乎捨棄男人的尊嚴去維護這個家:不賣女兒卻賣了長劍,只保留向來準備切腹的小太刀、不尋花問柳,也不顧武士的儀容和身份,低聲下氣的求平民商人加添外快人工、即使被妻子看不起也依然守護她至死…某程度上正是《男人之苦》的變奏。而他代青梅竹馬的好友朋江﹝宮澤利惠飾﹞出頭,教訓其酒鬼前夫後聲名大噪,雖則贏回了見風轉舵的同事的尊重,無奈亦捲入了藩內的派系鬥爭,最後更面臨德川幕府崩潰大政奉還那一幕天皇與將軍家的波瀾壯闊。

《黃昏清兵衛》寫實地拍攝出百多年前日本武士階級的窮途末路,是一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處境故事,足以借古諷今,真摯動人。時窮節乃現,「黃昏」清兵衛無疑是一位現代人眼中的正人君子,卻肯定不是一位好武士,需知道「武士道,乃是死之道!」,竟以竹劍決戰藩內第一劍客,更存心放這位敵對派系的同是天涯淪落人一條生路,同病相憐之間,反映出政治鬥爭的悲慘,也訴說出辦公室上班族的的無奈,足教身處動盪暗湧的我們反思。

宮澤里惠的確是脫胎換骨,因為舞台表演的成就而受勳名譽大英勳章的真田廣之更是入型入格!最吃一嚇的是一大班客串的明星,昔日的大俠丹波哲郎曇花一現,飾演清兵衛的舅父,便像是對比兩個年代的好男人標準;小林稔侍、大杉漣、吹越滿、田中泯等粒粒巨星,不得不提山田洋次的愛將岸惠子,整個故事清兵衛幼女的身份作旁述,最後出場的向清兵衛致敬,講出了近年紀的導演的心聲,以老人家的觀點去看整個動盪年代,喻意是怎樣困難也終於捱過了,但對年青觀眾的距離感難以預期,也許正是唯一缺點。

平凡是福,只嘆現實往往不受我們控制。感謝《黃昏清兵衛》讓我們明白男人之苦同時,也向我們闡釋了男人的幸福,看不敢高攀的清兵衛最終跟朋江組織了一個夢想般的幸福家庭,雖然短暫,卻已是不枉此生!

為了太多不明朗的因素,山田洋次導演出席是次電影節的開幕典禮及隨後的交流活動,的確是香港影迷之苦,但能夠欣賞《黃昏清兵衛》,已算是香港觀眾的莫大幸福!

註一:日本古時以米價為支薪俸單位,1石相等於150公斤,舉現時米價5公斤約港幣50元為例,清兵衛的年入即不足75000元。再看戰國時候諸藩割據的天保元年﹝1830年﹞的高峰期,相距故事背景約三十年,當年全國的經營總費為三千萬石。

──2003香港國際電影節特輯﹝四﹞

台長: 何故
人氣(4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