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非常奇怪,《玉觀音》為什麼會被選為第廿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許鞍華導演要算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她的藝術成就,在香港影壇固然毋容置疑,早已受到肯定。
然而,對於導演許鞍華、編劇岸西、男主角謝謝霆鋒和女主角趙薇,以戲論戲,《玉觀音》絕非他們的最佳作品,問題乃是出現在題材改編和選角之上。
《玉觀音》小說成功後被拍成電視劇,珠玉在前,許鞍華和岸西固然背負沉重壓力,雖然拍出了曲折奇情,配合黑白對立的苦戀,加上北京、雲南和西藏等地的美麗風景,商業元素總算是足夠有餘,無奈本片最大的不足,乃是兩位女性創作人顯然未能投入男性觀眾的偷窺眼光,揭開了女主角冷艷、性感和神秘的面紗,加強了情節的合理性,卻犧牲了故事的可觀性!甚至不少觀眾也在費解如此平實樸素的女主角能夠得到這麼多男人垂青?
持平而論,趙薇真的不適合去演這個複雜的角色,她跟另一位「主角」謝霆鋒也擦不出什麼火花,加上謝霆鋒的戲份只佔二份之一左右,柳雲龍飾演的風流浪子,便比這個毒販更早出場也更重戲份,演得更教人拍案叫絕的是趙薇片中的老上司,為了偶像效應而進場的朋友,或許會種被騙的感覺。
記得許鞍華曾在某次討論會上透露(筆者正是主持人),《玉觀音》對她來說,就像是一次實驗,讓她嘗試不同的電影元素,看看會有什麼新驚喜,但成果顯然有目共睹。
只盼許導演早日實驗成功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