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08 19:11:53| 人氣1,5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鋼琴戰曲》:「鋼琴家」的生存之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鋼琴戰曲》﹝《The Pianist》﹞,改編自一個天才鋼琴家的真人真事,見證了一個大時代的悲慘歷史。

1939年,二次大戰爆發,年僅27歲的華迪沙薜菲曼﹝Wladyslaw Szpilman,艾哲倫保迪飾﹞被譽為當代波蘭最頂尖的鋼琴家,當德國空軍進軍波蘭首都華沙,飛彈擊落在波蘭國營電台的那一刻,收音機正轉播著華迪沙的現場彈奏。身為猶太人的華迪沙,隨著波蘭的淪陷,德軍立即進行反猶太活動,華迪沙與家人一起被逼遷到華沙的「強制性猶太人區」﹝史上著名的Warsaw Ghetto﹞,最後強制區延伸至整個華沙,除市內36萬猶太人之外,來自市外近10萬猶太人亦被押解到這個被德軍築起圍牆的禁制區。

在納粹德軍控制下,華迪沙只能在夜店演奏維生,雖然尊貴不再,兼且物質貧乏,一家人總算平安,奈何好景不常,他們很快便被勒令與成千上萬的同胞登上前往集中營的火車!幸好得到一名服務德軍的猶太人警察網開一面,讓他繼續忍辱偷生,其後靠著地下組織和波蘭人朋友的多番幫助,令他成功逃出猶太人區,更避過了1943年4月發起的那一場猶太人抗爭暴動,但躲藏在「強制性猶太人區」附近的華迪沙卻親眼目擊德軍進行的報復性大屠殺,飽嚐生不如死的痛苦。

最後戰情急轉直下,華迪沙終於再無處容身,但一名德國軍官荷西夫﹝Hosenfeld,湯馬士祈舒曼飾﹞賞識他的音樂天才,竟在徹退前夕對他作出保護及供應,使他獨個兒捱至德軍被趕出波蘭的一天,僥倖地熬過了六年來的無情戰火。

本片導演波蘭斯基親身經歷過德軍空襲華沙慘況,所以他盡量把童年的遭遇在片中還原,令故事最接近真實,而不是荷里活式的編排;除了個人體驗,全賴華迪沙本人寫於1946年的回憶錄,即使一出版便馬上被當時的共產政權列為禁書,手本直至1999年才被兒子Andrzej Szpilman發現並重新發行,好讓波蘭斯基重現戰時波蘭的景象,並且表現出那個大時代最動人的一面。

戰火無情,人間有義;同樣是講述猶太人在二次大戰期間的慘痛經歷,同樣是一部納粹德軍屠殺猶太人的史詩式鉅片,《鋼琴戰曲》難免被人拿來跟猶太裔著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的《舒特拉的名單》相題並論,但其實史提芬史匹堡當年曾多番力邀波蘭斯基執導,可惜一直遭拒絕,箇中原因,赫然是《舒特拉的名單》內容上太近似波蘭斯基的親身經歷。

原來波蘭斯基的父親是波蘭藉猶太人,母親則是俄羅斯移民。他3歲那年隨家人搬到波蘭克拉考(Krakow),誰料這正是其家族惡夢的開始。1940年,德軍攻陷克拉考,並在市內分劃了「強制性猶太人區」,波蘭斯基全家更被送到集中營去,幸而得父親協助,令他成功逃離集中營,期後兩親在集中營苟延殘喘,最後母親終於逃不了大屠殺一劫!逃出生天的波蘭斯基經常躲在戲院避難,想不到這竟是一代名導畢生醉心電影的契機。

因為對片中的人物與街景過分熟悉,波蘭斯基與阿倫史達斯基(負責本片製作設計的是《舒特拉》的奧斯卡美指)到了克拉考的「強制性猶太人區」遺跡睇景,卻不約而同地發現,他們竟無法在這個如此有個人感觸的地方取景,所以不惜工本地在德國柏林一帶重建戰時的華沙,沒有依賴電腦特技,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細微如街角燈箱、店舖招標、納粹黨宣戰海報等細節都一一還原。

本片自2002年5月於康城影展首映後,便在全球各大小電影頒獎禮中陸續報捷;而在歐洲公映後,宏偉的場面惹來極大回響,吸引了不少影迷觀光,片場便索性把這個場景公開作旅遊點,想不到納粹當年的暴行,竟輾轉挽救德國今時今日的疲弱經濟,如此幽默,真可媲美猶太人被納粹逼迫後終於應驗聖經所記載的復國預言吧!

持平而論,《鋼琴戰曲》在畫面上確實非常震撼!當中像德軍出動坦克車鎮壓華沙起義時,軍車竟硬生生輾過屍骸;德軍當街射殺猶太人;男主角亡命炮火猛轟樓房中;急於逃生的猶太人不惜由高樓躍下等等,鏡頭所見,果然是一幕接一幕叫人目瞪口呆的情境,流暢的劇情推進下,也濃縮了一浪接一浪教人心有餘悸的危難。然而,作為描寫一個天才鋼琴家的遭遇,本片的音樂成就便相型見拙。

但既然並非荷里活式的官能刺激,《鋼琴戰曲》所表達的,又豈止是二次大戰受害者的自我呻吟?看著主人翁華迪沙薜菲曼的「一世夠運」,屢次逃離魔掌,難道一切只屬偶然?筆者以為是這位「鋼琴家」的恩賜救了他!同樣也是信仰救了他!原來本片所探討的乃是「希望」啊!

華迪沙的琴藝雖然未能阻擋炮火,亦不足以掙脫枷鎖,卻能夠鼓舞人心,帶來精神上的自由;他初期倖免於難,固然是基於名氣和友情的關係,但這一切皆是源自他的天賦才華,及後當他匿藏於大屋屋頂斗室避難時,被德國軍官荷西夫發現,他為證明自己是真正的鋼琴家,在荷西夫面前彈奏了一闕「蕭邦磘事曲」。一個饑寒交迫、心身創傷的猶太人,用冰封的手指彈出了哀慟的旋律,即使是無情將軍亦深受感動,而他堅毅的求生意志,也值得不景氣下的你和我借鏡。

面對充滿挑戰的明天,誠盼「鋼琴戰曲」不會奏起,卻由衷希望學會「鋼琴家」的生存之道,而非「無間道」。

台長: 何故
人氣(1,5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