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28 11:04:13| 人氣3,7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我們的世界,並不像你說的真有那麼壞(二刷補充)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你不覺得嗎?」

民國76年台灣解嚴。教會學校的二年級生阿漢和 Birdy (柏德)互有好感,但在保守年代,同志戀情不被大眾接受,兩人只能維持好友關係,直到 Birdy 與一年級學妹班班談了感情,引發阿漢的強大醋意......

解嚴。

柳廣輝導演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將故事時空擺在解嚴初期,那是時代轉變的交接點,保守勢力面對新時代崛起,感到焦慮心慌,變得更用力維持自身的「權力」(例如舍監、教官、神父等角色)。然而時代的潮流不斷向前推進,改變勢在必得。走在浪前方的對抗者(例如被霸凌的瘦瘦或是在天橋上抗議的祁家威,即便受到語言與肢體羞辱,依然勇於面對自己的性向),承受著舊勢力加諸在自身的暴力,緩步向心目中更好(廣闊)的世界邁進一步。

(底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壓抑。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阿漢與 Birdy,令我想起《臥虎藏龍》的李慕白和俞秀蓮。他們皆受制於群體的異樣眼光而無法大膽說愛,只能壓抑情感。李慕白和俞秀蓮就連身在郊區竹林涼亭,也只能用:「我的師父常說,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一切。」這樣的話語來安慰彼此的無法相守。

到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阿漢和 Birdy 年輕時無法承受社會對同志的歧視眼光,最終失去了聯繫。多年後,兩人在加拿大街頭巧遇,終於能夠用較為釋懷的態度回看數十年前埋藏在彼此心底的愛。然而,即便時代已經不同於以往,到了別離時刻,他們仍只是反覆地向對方道「晚安」(我愛你的密語)。把愛說出口(出櫃),終究是有點難。

但我想阿漢和 Birdy 的故事會有後續發展吧,「我能陪你再多走一段嗎?」一個鼓足勇氣的請求,一個微笑地答應,給了觀眾一分希望。

相較於阿漢和 Birdy 也許在多年後有機會重拾他們多年前的愛情遺憾,教會學校的歐神父或許是個更悲傷的角色。歐神父的伴侶對阿漢說,歐神父常說他無法上天堂(同志身份),歐神父打心底認定「真實的自己」是罪人,不完美,不值得被愛。這樣的觀念糾纏歐神父一輩子直到他的死亡。

透過信仰與教育去要求人們憎恨、厭惡、否定真實的自己,或許才是最具殺傷力的一種暴力。




丹尼男孩與這個世界。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兩首歌曲在片中不斷播放,一是愛爾蘭民謠【Danny Boy】,電影開場未久,歐神父詢問阿漢為何與 Birdy 發生爭執?阿漢緩緩道出他埋藏內心的秘密。此時背景放了「Danny Boy」一曲。一開始覺得這首歌意在點出阿漢愛著的是「Boy」而非「Girl」。直到電影尾聲,才發現這首歌其實是歐神父心境的展演。

歐神父曾向阿漢提及他早年的戀情,他說:「我看他的時候,他也正在看我。」電影此時透過剪接,讓觀眾看到阿漢與 Birdy 對望彼此的雙眼,那是愛的眼神(喜歡一個人時,眼睛總是會跟著對方遊走),也暗示了歐神父與阿漢有過相同的經歷(一段無疾而終的苦戀)。另外,【Danny Boy】歌詞後段也偷偷預言(預告)了阿漢多年後將會拜訪歐神父墓地一事。

【Danny Boy】歌詞

「Oh Danny boy,
噢!丹尼少年,

the pipes, the pipes are calling
笛聲正在召喚

From glen to glen,
and down the mountain side
從山谷間到山的另一邊

The summer's gone, and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夏天已走遠,花兒都已枯萎

'Tis you, 'ti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
你得離去,而我得等待

But come you back
但你回來了,

when summer's in the meadow
當夏天回到草原上的時候

Or when the valley's hushed
and white with snow
或是當山谷沉靜下來,因雪而白了頭的時候

'Tis I'll be there
我一定會去那兒,

in sunshine or in shadow
不論是陽光普照或陰影覆蓋

Oh Danny boy, oh Danny boy,
噢!丹尼少年,噢!丹尼少年,

I love you so
我是多麼的愛你

And if you come,
when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如果你在百花凋謝的時候前來

And I am dead,
而我已經死去,

as dead I well may be
死的很安詳

You'll come and find the place where I am lying
你會前來,找到我長眠之地

And kneel and say an "Ave" there for me
跪下來和我說"再見"

And I shall hear,
tho' soft you tread above me
我會傾聽,雖然你輕柔的踩在我上面

And all my dreams
will warm and sweeter be
我的夢將會更溫暖而甜蜜

If you'll not fail to tell me that you love me
如果你真的對我說你愛我

I simply sleep in peace until you come to me
我會在平靜中安息,直到你來我身邊」
(中文翻譯取自Overcome evil with good文章:https://yei725.pixnet.net/blog/post/48946584)

另一首不斷出現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片中的歌曲是蔡藍欽的【這個世界】,歌詞這樣寫著: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希望
有一點失望 我時常這麼想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歡樂
有一點悲傷 誰也無法逃開
我們的世界 並不像你說的真有那麼壞
你又何必感慨 用你的關懷和所有的愛
為這個世界 添一些美麗色彩」

【這個世界】除了是 Birdy 和阿漢的定情曲,也是 Birdy 對於生活的世界的想望,一如他把軍歌替換成【這個世界】,就是想要破除社會對同志的迫害,盼能獲得多一點溫柔與關愛,少一些打壓與扭曲。




鳥人,甜蜜蜜,三毛,軍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那我就不要了。」三毛。

喜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很大的一部份原因,在於它勾起了我好多的回憶。三毛的書、蔡藍欽的歌、軍歌比賽、BB Call等。它們既形塑了時代感,同時也能跟電影劇情產生連結,一如 Birdy 提出三毛的文字,其實是愛的告白(你是我心中最「特別」的存在),或是在軍歌比賽演唱蔡藍欽的歌曲,點出對社會歧視的不滿。

此外,《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也跟不少電影作品致敬:《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角色配置很難不讓人想起《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阿漢之於艾里歐、Birdy 之於奧立佛、歐神父之於艾里歐的父親(不同世代的人面對同志戀情的不同結局);Birdy這個英文名字源於 Alan Parker 導演的《鳥人》(電影甚至重新搬演一次《鳥人》的結局)。《鳥人》敘述一名有著戰後創傷的男子,不被社會所理解與接受,渴望能像鳥兒一樣地自由飛翔...。《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藉《鳥人》來點出 Birdy 透過誇張行徑來掩飾內心的徬徨與無助(覺得真實的自己被囚禁在不自由的籠子中)。

再者,《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尾聲,Birdy 和阿漢相繼拜訪尼加拉瓜大瀑布,畫面呈現非常地有《春光乍洩》的味道(但《春光乍洩》拜訪的是伊瓜蘇大瀑布)、兩人同處異鄉卻又不斷錯過彼此,讓我想起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阿漢在加拿大巧遇 Birdy 的橋段設計,則跟林書宇導演的《星空》結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段沒有結果的青春戀曲,多年後在異地找到了重新開始的機會。話說,《星空》的小男主角林暉閔也有演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就是片中被霸凌的同志男孩。

與生俱來。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片中有幾個配角,戲份非常的少,但導演都有給出一幕令人難忘的好戲,例如阿漢在家人面前準備「出櫃」時,他的母親(王彩樺這一幕有打動我!)瞬間滾落的淚水,訴說母親老早知道了些什麼,只是一直沒有(不敢)承認;或是班班多年後跟 Birdy 結婚又離婚,她幽幽地說:「現在我才懂,喜歡一個男生是與生俱來的,早知道我就不努力了,害了我一生,也害了他...」(飾演班班的是魏如萱耶!)

班班這個角色跟阿漢的母親是個漂亮的對照組。阿漢曾問過母親為何要跟不愛的人(父親)在一起,母親說:「久了就愛了。」但我們卻在與 Birdy 離婚的班班話語中,聽見了她的懊悔。班班以為愛情可以改變 Birdy (相信只要努力,就算不愛也會變成愛),卻沒想過自己最多只能做到讓對方順從世俗的規矩,卻無法改變對方「與生俱來」的性向。

全裸。

與生俱來,是無法被改變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在片中有一場阿漢和 Birdy 全裸游泳的戲,他們褪去了所有的衣物(褪去受制於大環境的壓迫而變得武裝的心),以最真實的自己和對方坦誠相見(沒有任何的偽裝)。我很喜歡那一場戲,在那一刻,阿漢和 Birdy 短暫地「當自己」,直到他們重新穿上衣服回到校園與家庭,又成了被社會牽制的人。

兩個世代。

我其實很怕看「兩種年紀交由不同演員詮釋」的作品,表演很容易出現落差,情感難以銜接(請看陳凱歌的《梅蘭芳》)。《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沒有這樣的問題。兩位年輕演員非常棒,陳昊森和曾敬驊很令人驚艷,前者因為愛而逐漸變得勇敢,後者用種種瘋狂行徑來掩飾內心的膽小(也是害怕傷到對方),他們的對手戲有爆點有火花有讓人感受到慾望和愛情的流動。

中年時期改由戴立忍和王識賢接手演出,乍聽之下會覺得這組合怪怪的,沒想到戴立忍戲份不算多,但是場場有記憶點,尤其王識賢跟他打招呼時,他摀著嘴巴表現驚喜一幕,表情超自然又超可愛,瞬間收買我的心。至於王識賢,一開始覺得他跟曾敬驊外表根本不像啊,看了電影後才發現兩人的眼神超像!!

可不可以不要再怒吼了?

要說《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什麼讓我比較受不了的點,大概就是阿漢和 Birdy 有些情緒會突然高升,有點太習慣用怒吼來表現憤怒(情緒瞬間爆衝的次數有點多)。另外,為什麼青春電影一定要有主角們「對某一個地方怒吼或大叫」(宣洩情緒)的橋段設計啊?

(二刷補充)

一,西門國賓巨幕廳放映,看大大大銀幕就是爽啦!今天看中午場,散場時有算了一下入場人數,大概40人左右,哎喲,電影真的不錯看,可以支持一下啦!

二,第二次看還是很喜歡,演員依然是這部片的亮點。只是...飾演年輕大巴的是曲獻平,怎麼大巴邁入中年會變成馬念先,明明年輕時身材算壯碩,中年卻變得有點單薄,哈哈。對了,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曲獻平有演出莒光園地,之前聽雀雀的 Podcast 節目才知道《消失的情人節》的女主角李霈瑜好像也有演過莒光園地。看來莒光園地是台灣電影新人的培育場喔!!

三,第二次看才發現《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英文片名《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就是歐神父墓碑上的題字,所以這部片除了阿漢和 Birdy 的愛情外,還有一條隱藏的故事線,就是歐神父沒有承認過的愛情。(因此電影會有歐神父的主題曲「Danny Boy」和兩位主角的主題曲「這個世界」交替播放)

四,如果電影停在「我能陪你再多走一段嗎?」我會更喜歡。片尾多增加年輕時代的阿漢和 Birdy 在加拿大街頭唱歌的魔幻場面,總覺得有點多了。但!對演員來說應該很幸福吧?畢竟能夠飛去加拿大玩而且只有一場戲,感覺會很開心!!(羨慕)

五,片尾播放字幕時,有個畫面是考試成績不好的阿漢被罰舉椅子, Bridy 偷偷拿生活泡沫飲料給他喝。咦,生活泡沫飲料是不是有個廣告就是這個畫面??

六,第二次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淚點有兩個。第一個是阿漢對神父說:「我常常以為這個世界是繞著我們(Birdy 和自己)轉,怎麼突然我就像是別人了?」阿漢話語中的失落在於他和 Birdy 因為群體的壓力,而不得不拉開彼此間的距離。

第二個淚點是多年後阿漢和 Birdy 在加拿大重逢,在那個夜晚, Birdy 說年輕時因為壓力而不敢承認自己是同志,阿漢開玩笑的說那 Birdy 現在可以大方承認自己是同志了吧。此時,Birdy 忽然對阿漢說:「其實那時候我真的很愛你。」那一瞬間,阿漢本來笑笑的神情沉了下來,對他來說,等待 Birdy 親口說出對自己的愛,等了幾十年,那話語如此輕盈地被說出,卻又如此地沈重而不真實。

七,跟電影無關的感想:電影裡阿漢常常趴睡,趴睡不是很累嗎?(我做不到這件事,哈哈)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台長: hatsocks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