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20 03:08:46| 人氣1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鋼琴教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鋼琴教師

導演: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編劇: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演員: 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貝諾麥吉梅(Benoit Magimel)
安妮吉拉杜(Annie Girardot)

年代: 2001

片長: 130 分鐘

  改編自奧地利女作家艾芙烈.葉利尼克半自傳體小說”鋼琴教師”,2004年十月七日,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為奧地利作家兼詩人艾芙烈.葉利尼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十位女性。
  
  鋼琴教師是一部令觀眾不寒而慄的電影,嚴格說起不能算是真正的愛情電影,所強調的部分是女性深沉的情慾,而選擇這部片當作愛情電影專題則是因為,我覺得愛情的面貌有許多種,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真正了解什麼是愛,
或是怎樣愛人的方式才是正常的,這部電影所給的震撼,是冷靜的解剖愛情的面貌。

  伊莉莎白雨蓓精湛的演技在本片有出色的演出,那冷酷幾乎不帶表情的情感表達讓身為觀眾的我有極大的震撼,尤其和母親之間的互動,那種帶著控制慾極度強烈的以及被控制慾之間揣摩,藉由電話不斷監控女兒的行蹤,這一段真的讓我感同身受,不過到了40多歲還被母親監控的行為則是讓我感到有些詭異,甚至是變態。本片也提及中產階級是如何的壓抑、抑或虛偽?而對照於
艾莉絲和母親之間,導演也運用了另一對母女作為艾莉絲的學生成為對照組,這對母女讓艾莉絲想起母親和自己之間的關係,讓電影的層次上更有深度。
 
  本片有個精采的轉戾點,當艾莉絲已經準備將自己完全獻給華特,而交給華納那封"受虐狂般的信件"時,卻遭受華特強力的反彈,此時的艾莉絲就像個不懂愛而情竇初開的少女,她渴望愛卻找不到出口,在本片中,我看到愛慾的另一種模式,打破道德也打破自尊,也許或多或少愛情都得要犧牲自尊。

  整部電影運用方正的攝影機構圖以及冷色調的畫面讓影片試圖保持客觀的立場,而長鏡頭的攝影機不動的運用方式讓演員的演技被受考驗,此部電影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強烈的,不僅是最後一幕自殘的畫面也不僅是艾莉絲在浴室藉由流血得到性的滿足,真正讓我恐懼的是導演那保持距離的觀看這一劇的方式,太過度冷靜而極簡。此外我也很喜歡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隱藏攝影機","隱藏攝影機"的攝影風格和"鋼琴教師"相似,但題材的選擇上卻是更深入的探討到種族間的強勢和弱勢、媒體操控群眾的力量、以及中產階級家庭的冷漠,這位導演讓"鋼琴教師"這樣的劇本在拍攝上不搧情、足以達成更高的藝術成就。
  





台長: Hannah
人氣(1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