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15 20:42:50| 人氣1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愚誠得道的故事(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西方子

佛經上說:「佛法須向恭敬中求。」恭敬,就是說心真誠到相當程度,修行要用整個生命力投入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有一個修行人,他曾在隨手丟一張廢紙到垃圾桶的時候,警覺到自己所升起的輕忽心,他不厭其煩地解釋說:

「…也不是要用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心去對待要丟棄的東西,而是不能起輕忽隨便的心隨意甩手一丟,只是要一如平常的、平等的心將它丟放進垃圾桶。修行人要連一張垃圾的丟棄,那個心都不是隨便的。」「隨便」,其實是在消損我們自己的佛性,是我們多一次養成「輕忽」的習性。廢紙,它不會計較我們怎麼對待它,問題是我們的心念多起了一次無明,無始劫以來,我們就這樣放任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動作、每一句話…,這樣隨便造業—或許是「輕忽」隨口說一句話傷人;或許是「輕忽」隨便表現冷漠的態度。「輕忽」,就有分別;「輕忽」,就有很多煩惱的問題產生。

相反地,有「恭敬真誠」的心,自然能得到佛法的實益。印光大師說:「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下面這則故事證明了這個道理:
中印度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外,有一座著名的佛寺—松寺,裡面住有一百多位聖眾。距離松寺不遠的村莊中,有一位非常虔誠聰明的優婆夷,她每天供養一位松寺的比丘。供養之後,她總是至誠地恭請法師開示佛法,僧團中有些對經義不是很深入的,往往不敢輕率的前往受供。

有一天,輪到一位摩訶羅比丘前去應供,這是一位出家不久的老人,對於佛法可說是一竅不通。當他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可真是緊張死了,可是寺中常住的安排,又不能不去。因此,老比丘只好懷著畏懼與憂惱的心情,徐緩的步行前去。一路上由於心裡面反反覆覆,感到進退兩難,結果到達優婆夷的家裏,已經超過約定的時間了。

優婆夷看見這位老比丘,非常歡喜地暗自想道:「今天這位長老,年高德劭,行步詳序,一定是一位聖者,他所說的話一定也是至為寶貴的妙法,我要特別慎重的聆聽,不可失去這次求法的好機會。」於是她就特別的供養老比丘,供養完畢之後,優婆夷隨即敷設高座,恭請老比丘上座說法,並且「竭誠恭敬」的五體投地,叩頭求法,不敢仰視。一無所知的摩訶羅,登座之後,既恐慌又慚愧,他眼見優婆夷非常恭敬的跪在法座之前,不禁低聲自嘆:「人愚無知,實在苦惱!」優婆夷聽到這兩句話,視為無上至寶,如入禪定似的老比丘趁優婆夷一心專注的時候,快速地跑回松寺。

優婆夷慎重的思惟這兩句話的奧妙之處:「一個人如果愚癡,一無所知,就是十二因緣的根本,由這苦本,生死循環不斷,以致受種種苦惱,所以說甚苦。」如此反覆思惟,立即證得四聖中的初果—須陀洹道,這是凡夫初入聖道之法流。

優婆夷得道之後,急忙開了庫藏室,取出一件寶衣,要做為答謝恩師的禮物,但是法座上的老比丘卻不見了,她到處都找不到,不禁懷疑老比丘是以神通飛回去了。於是,優婆夷就帶著寶衣,來到松寺要拜見老比丘。可是,老比丘回到寺裏,心中驚懼不已,深怕施主追來,關閉寮房,避不見人。

摩訶羅比丘的師父,是一位有神通的阿羅漢,他看見優婆夷急忙地追來,以為摩訶羅犯了什麼過失,即入定觀察,得知優婆夷證得須陀洹道的好消息,就呼喚他的徒弟摩訶羅出來受施,並且為他們說明宿世所結來的法緣,今天已經成熟。摩訶羅聽到師父所開示的法語,頓時除了內心的煩惱憂懼,不由得歡喜無量,也證得須陀洹道。

一無所知的摩訶羅,為什麼會使聰明的優婆夷悟道?這完全是優婆夷「竭誠的信心」所致,假使沒有竭誠的信心,即使是佛菩薩來到眼前,我們也會認為他是凡夫,他的話不值得聽,最後我們也不會悟道啊! <待續>

本文錄自<妙音>第26期

台長: 妙音出版社
人氣(1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