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1 23:46:52| 人氣2,395| 回應0 | 上一篇

添財與博土 (台北的故事2)

推薦 2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門町,1971年)
(西門町,2005年)
(西門町,1971年)
(西門町,2005年)
(古早的街道,多麼乾淨!)
(回頭看看大稻埕的市場)
(這是大稻埕的建築)


★ 添財:心目中的英雄

  添財在電影文化的薰陶下長大,決心當個有情有義的人。靠先人蔭庇,在休閒的舞台上扮演男主角,講話豪爽,手頭闊綽。身為美食家和生活玩家,他與企業家和藝人交往,支持政治人物,連狗仔雜誌都欠他人情。

回到辦公室,「男主角」再也豪放不起來。總覺得每個市井小民都想佔便宜,因此只敢跟有錢人來往,卻被他們害慘了──首先被阿雄壓制,患了躁鬱症;之後上當幾次,被比他更高貴的朋友坑掉幾億元。他不甘心哪,向法院提起告訴,每週與律師、會計師會商。纏訟幾年,仍然停滯在一審,始終不能討回公道。

添財在半夜輾轉難眠。我真是笨得像豬啊,當初為什麼那樣信任他們?過去幾十年沒做對一件事情,現在想彌補,已經提不起力氣了。

添財戴著乃父乃兄的面具,卻沒有他們的才幹;但是不能承認自己無能,也不認為自己善變,只恨職員扯後腿。辦公室沒有經營內外銷業務,只需要處理訴訟、應酬、修繕這些瑣事罷了,卻經常攪和到晚上十點。

拿著金碗討飯,哪談得上發展新事業呢?每天抓錯,氣到歇斯底里,收縮壓上升到180,靠舌下含片和針筒救命。

★ 跑步機的體能

  辦公室有幾百坪,俯瞰大片的公園綠地,卻關得密不透風,心情也很沈悶。佣人、司機和職員隨侍在側,泡茶、取文件都不必動手,連端一張椅子都是用喊的。即使去隔壁街,照樣搭著黑亮亮的房車;懶得跟計程車打交道,更不知道什麼叫吹風淋雨。唯一的運動是跑步機,雖然認真跑了,體能卻衰弱下來。

開最強的冷氣,穿最稱頭的服飾,週間去參加富豪圈子的餐會,假日在金碧輝煌的大溪別墅宴客,甚至在颱風天號召一夥朋友去欣賞夜景。然而美食當前,卻沒有一點胃口;面對風雲變色的環境,卻醞釀不出一點詩情畫意。

曲終人散真寂寞啊,回到電影街,午夜場電影正要開演,但是想想阿雄還掌握著大權,也沒心情進去欣賞了。走到戲院樓上的豪宅,家人沒交集,佣人沒搞頭。到處打電話訴苦,也全天候開著幾十支電話分機,隨時接聽。談來談去,人生仍然無解。

那就飛到各國,在僻靜的野外參加「圓桌會議」吧,與一群富豪心靈激盪,研究怎樣做善事。至於事後能不能落實,就不必太計較了。有一回電梯故障,獨自卡在那個鬱悶的空間裡,手機失聯,差點喘不過氣。幸好隨身帶著舌下含片和迷你電扇,否則這個空虛而遺憾的人生,就得在韓國深山裡落幕了。



★ 博土:慘綠的田間歲月

  在台北大都會裡,一半人口來自外地,博土就是這樣的外來人口。

博土出生在農家,從小替父母當助手。一車車城裡人來到花蓮,看到農田和青山綠水,為什麼那樣大驚小怪,認為靈魂得到洗滌呢?在花蓮看不到別的,只能天天面對這些,真讓人臉色發綠啊。那些陳甸甸的禾捆,扛掉多少童年的歡樂。那群秧苗那群雜草、那片濕漉漉的泥土,泡掉多少青少年的夢想。

他是展翅待發的小老鷹,屬於自由自在的天空,不該關進泥沼(ㄓㄠˇ)裡。博土受夠了田間的慘綠歲月,發狠地唸書,爭取到鄉親的支持,能去台北讀高中了。校長到家裡來勸父親,這樣的人才埋沒在鄉下太可惜了,將來還要靠他改良農耕技術,造福鄉里呢。

博土帶著家人的期盼從後山起飛,降落到大都會,在紅樓焚膏繼晷。高中畢業之後鎖定農業科目,在鄉親的鞭炮聲中進入台灣大學。大學畢業之後,決定進入研究所,繼續攻讀農業病蟲害。離開後山七年了,父母和同鄉仍然在田裡操勞,博土想尋求更有效率的除蟲方式,以便分憂解勞。

★ 理論 最好獨特一點

  進入研究所,卻發現另一個世界、另一種邏輯。研究所不是農業現場,想法當然與農夫不一樣啦。農業生產技術太普通了,哪能打敗無數的同儕,在慘烈的競爭當中出線呢?應該提出某個先進的理論,才能一鳴驚人啊。這理論最好能領先全球,也就是偏僻到「從來沒人想過」的程度。

﹡醞釀理論(實驗室):
新理論首先在實驗室的試管裡醞釀。
﹡測試(實驗農場):
接著在實驗農場測試。
﹡實地驗證(農田):
最後在農田裡實地驗證。
﹡論戰:
在這個漫長的理論發展過程,全世界的學者都可能提出質疑(challenge)。理論的提倡人要隨時面對這些挑戰,展開辯論。

﹡發展成專家學者:
只要能辯駁那些質疑,或者有技巧地進行修正,就能在這個獨特的角落裡,發展成專家甚至權威學者。

學者一旦受到肯定,就沒時間鑽研學問了。平時去各地教書,假日去各地座談,甚至應邀到國外開會。從此擱下試管,鑽進學者專家的象牙塔,搭著飛機和接送專車,在國內外的校園和研究機構趕場。

博土心裡煎熬了一陣子。如果研究實用的耕作技術,就很難出頭了,不如儘快變成專家吧!爭取到研究機構的職位,並且在大學兼課,就能替家裡雇些人手,而且鄉親又會放鞭炮慶賀、讓父母臉上有光了。


★ 論文 最好八股一點

  變成專家,就能吸引一票研究生,鑽研那個待完成的理論。無論它是不是正確,學生都會繼續研究、論戰,把它發展下去。至於能不能量產、能不能造福農業生產,學者只負責論述,這些就不是他應該操心的領域了。

變成專家,就不必再靠學術論文往上攀爬了。英美的專家關在象牙塔裡,變成型式主義的偏執狂。一篇論文想搶眼,除了理論必須獨特之外,還得符合一堆八股式的要件:

﹡章節
「摘要」、「引言」、「實驗結果」、「討論」、「實驗方法和材料」、「圖說」、「致謝詞」……,林林總總將近十個部分。

﹡篇幅、段落
這些部分都敘述同一項實驗,真是重複又重複啊。但是每個部分的篇幅應該多長、格式應該怎樣排列,卻各有各的規矩,寫得博土差點抓狂。

例如:「摘要」最短,「引言」要把篇幅擴充到四倍,並且提到實驗主題和所有相關的主題,每個主題一段。至於「實驗結果」,每段頭一句話陳述實驗的大意和預期結果,接下來敘述實驗經過,結尾那句話敘述實際的結果。

﹡文法
最好全用被動式。被動式假惺惺地暗示:這項實驗不是出於「我們」的主觀意識,而是非常客觀的實驗;任何人依樣畫葫蘆,都能完成這項實驗,得到這些結果。

例如:博土指揮六個助理研究員,在某種植物的某個部位,進行某種實驗,證明某種病原破壞了某些管道,卻不准提「我們(we)」怎樣怎樣,要寫:「某種實驗在某種植物的某個部位被進行,結果某種管道被某些病原破壞,因此某種推論被證明了。」

要求型式主義(假惺惺)的「客觀」,訂出成套的八股規矩,這些學者已經主觀到偏執的地步了!實驗不會自動發生,總得靠一票人孜孜矻矻地執行。明明是這些人在做實驗,為什麼寫「我們」(事實)就代表「很主觀」?不提實驗者(忽略事實,掩耳盜鈴),難道就表示這是「無人實驗」嗎?

明明是英國或美國人,卻殺死母語,與「英文正確」的同胞唱反調。明明是學者,卻踐踏英文這門學問,創造出一套詰屈聱牙的文法,專供封閉的學術系統使用。明明是最高學府的老師,卻扼殺學生順暢講話的權利,甚至訓練他們亂講話。

「那些怪人看到『we』會瘋掉,我看到他們更會瘋掉。」博土「被」來「被」去的,寫到眼冒金星。

經過一番掙扎,擱置了心裡的掙扎,決定順從那些怪人。八股就八股吧,英美的專家學者,已經組成排他的學術象牙塔了,遵守規矩才能被接納,成為其中的一員,被社會大眾尊敬,被鄉親傳頌。只要小心翼翼,不破壞塔裡的規矩與和諧,就能終身被政府保障,被研究機構錄取,被學校聘用,被各界優待呵護。

習慣那種英文之後,連講中文都「被」來「被」去的。


★ 慣性定律(矽谷症候群)

  博土很辛苦,而且多麼可惜啊。原本是最優秀、最努力的,也想當個正確的人。但是為了爭取一點保護,逼自己走進象牙塔,適應那個封閉的環境和彎彎曲曲的規矩。

既然得到幾十萬元的收入,就被慣性定律推著跑,無論如何都要維持下去。當初鑽研學問的動機,是想造福同胞;現在忘掉那個動機,決定先造福自己再說。做學問的目的變成「發表論文」,發表的目的在「變成專家」,變成專家的目的在「社會肯定」。

漸漸忘掉當初那份單純的情操,開始便宜行事,而且找到理直氣壯的藉口──我們學者是社會的菁英份子,孜孜矻矻地做研究、寫論文,帶動學術的進步。即使由於超前時代,一時之間還不能實地應用,但是總有一天能帶動社會的進步。身為社會的菁英和頭腦,難道不應該由大眾的稅金支持,過穩當的生活嗎?沒有穩當的生活,又怎麼能專心研究、帶動社會的進步呢?


★ 放棄靈明之氣

  人類演進的經驗告訴我們,某個部落封閉、排他,為了鞏固自己,把其它部落消滅或趕走。這樣一來必須同族通婚,就會開始退化,走向衰弱、殘障和滅亡。開放的部落與其它人互通有無,就能共榮共存,體格越來越健壯,頭腦越來越聰明。

開放則聰明而富強,封閉則落後而貧窮。添財是最有錢的人,但心裡多麼貧窮啊,甚至變得小氣而刻薄。博土是最重視學問的人,但心裡多麼落後啊,甚至變得八股而眼光如豆,用塔裡的規矩來以管窺天。

他們只不過想爭取一點保護罷了,這也是出於求生存的本能。放棄心裡的靈明之氣,得到表面上的保護,卻輸掉自己。靈明之氣是一條小小的臍帶,它帶來「情操」,讓他在善惡之間拉鋸,一方面想踩在別人頭上,一方面又渴望能造福同胞。

如果狠下心把它切斷,就會與上帝隔絕,不再聽到那個微弱的聲音,可以便宜行事了。問題是,一個人沒有掙扎,就不再活著了。如果持守著情操,處處都是文明;否則體內的惡因子就會抬頭,他也會像禽獸,進入原始而慘酷的洪荒世界。


★ 林前5章

6 ……你們難道不知道,一點點酵母(惡因子)可以讓整團麵發起來?
7 要除掉罪的舊酵(惡因子),才能完全潔淨,變成沒有酵母的新麵團(單純、正確的人)。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為你們犧牲了,你們本來應該沒有酵的。
8 …紀念逾越節(耶穌的犧牲),不要用邪惡的舊酵(惡因子),應該用誠懇的真理來製作無酵餅(單純、正確的人)。


★ 關進樓閣台榭

  全力投入寫故事的生活沒保障,像住在荒郊野外。有一年我跟耶穌說:「不想再堅持了,希望在寫故事之餘打打工,賺點生活費。」

錢不是問題,耶穌更想讓我賺一些經驗,因此各行各業的打工機會開始出現了。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最後與添財和博土交手。

添財需要寫訴訟狀和辯論狀(中文),博土需要修改學術論文(英文)。表面上都叫我「師父」,實際上各有各的遊戲規則。塔裡的世界太誇張了,最後我終於被打敗,沒辦法配合下去,只好在交流道揮別,回到荒郊野外。

我真恨自己,為什麼不能隨和點,停留在那個曲曲折折的世界裡?後來想想,博土和我各取所需,在兩種人生裡做研究,這也算公平吧。他有國家照顧、學院栽培;但我也不賴呀,有天國的總統(上帝)照顧,最聰明的老師(聖靈)栽培。

人不能超越自己,人的境界只能用「低矮」來形容。那些樓閣台榭能有多高呢,固然能遮風擋雨,甚至讓屋主耀武揚威,卻也構成一種障礙。安頓在樓閣台榭裡,就不會掙扎、反省,尋求人生的意義和自己的價值。忙著配合來配合去,就不願意踉踉蹌蹌地往上爬了。

添財和博土得到保護(安定和成就感),卻關進塔裡,失去自由,嚐不到人生的變化和趣味。看英雄電影長大,卻沒有真誠地修心習武,不能發展成英雄;喜歡學問,並且得到學者的憑證,卻沒有真誠地研究學問,不能發展成學者。

頭上那片金碧輝煌卻低矮的屋頂擋住視線,剝奪了成長的機會。人生以安逸和利益為目的,並沒有樂趣可言;心裡一片沈悶,甚至是孤單而害怕的。

★ 林前6章

12 什麼事都可以做,但不是每件事都對我有益。什麼事都可以做,但我不要便宜行事或針對利益,以免被這力量控制。
13 常言道:「食物是為肚子,肚子是為食物」,但上帝會毀掉這些。實際上身體…為上帝存在,上帝會照顧它的需要。
14 上帝讓耶穌從死亡當中復活,也要用這能力讓我們復活。
19你們屬於上帝,不屬於自己。你們難道不知道嗎,身體是聖靈的殿,上帝賜下的聖靈住在裡面。


★ 短暫地劃破黑暗

  人沒有保護,才會成長。這些年我孤伶伶地爬山,手腳與塵沙共舞。野獸似乎在遠處咆哮,猴子傳來一陣輕蔑的聒噪,路邊纍纍的白骨讓人哀怨,讓人戰慄。或許永遠不能登上山頂,看到最高最遠的境界了。

雖然一邊嘆氣一邊抱怨,但是沿路吹著清風、照著明月,看著大風起兮雲飛揚,卻也漸漸強壯起來。現在終於聽到天籟,體會到大自然的脈動,發現天軍在前頭披荊斬棘。或許有一天,我這個單薄而平庸的人,也能跌跌撞撞地登上泰山,看到最高最遠的境界。

天上傳來一個溫和的聲音:
「你是我的女兒,這不僅是指血緣,也是衣缽傳人的意思。這些年我忍著痛,看你一次又一次被羞辱,等候這把寶劍完成磨練。

蓮花經過淤泥,體會到它的骯髒,才會選擇遺世獨立,才能發出芳香。但只要短暫地經過就好,哪需要長期埋在淤泥當中呢?就像流星,必須短暫地劃破黑暗,才能完成心智的歷練,不計代價地當正確的人,也順便給黑暗一個反省的機會。

我很高興你長大了,終於能拒絕淤泥。不看重表象,只看重實質,這種人能承接重任,因為他已經不在乎其間的利益,只把它當成一份責任、一個事業。

中國人已經失去命脈,錯謬到極點,上帝多麼哀傷啊!一次救一個已經來不及了,不要對某個人效忠,要聽上帝指揮、對全體同胞效忠,一次救許許多多人。

你等著看好了,機會在我們手裡,不在別人手上。『為同胞找回命脈』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誰真誠地重視它,誰就能掌握住它。」

台長: 魏筱玉
人氣(2,395)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