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13 02:36:22| 人氣2,5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揭露歷史真相的勇氣之作《吹動大麥的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革命之前,弟弟行醫,哥哥是革命分子;鄰人米宏死於英格蘭軍事鎮壓下改變了弟弟,兄弟倆一起奉身給愛爾蘭獨立革命,可是兩人的觀點不同,漸行漸遠……,終於,弟弟的抗命,讓哥哥不得不判他死刑……;一場政治悲劇,也是手足悲劇,家與國一體的命運……,就像片名裡的愛爾蘭民謠,一種難以走出的悲傷。從這兄弟加入愛爾蘭革命行動中的分分合合,帶出愛爾蘭獨立革命的主觀情感,即便是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也非常能感同身受,並在短短二個多鐘頭閱讀那段歷史的心酸,讀到本片籌拍立意的勇氣……
真相會愈辯愈明嗎?相信台灣的觀眾有深切的體認,說愈多,只會覺得頭上的蒼蠅愈多,愈來愈羅生門,為什麼?當然是每個人講的事實都經過個人主觀詮釋,片面的情感投訴。電影癡非常欽佩的歷史老師都說: 「歷史,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從來不是公平公正客觀的紀錄,更非真相的紀錄。

現代,在紀錄歷史史料上,對史學家來說,有著前所未有的大考驗,考驗著「當朝」者能否坦然的面對歷史;因為資訊傳播太發達,不若以往,以史學家的筆,就能概括一切。

《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其實是一部用影像代替史學家的筆所作的歷史紀錄。它的珍貴之處在於,它是英國人出資、製拍的電影,講訴的是百年前英國壓迫愛爾蘭反抗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本片的陳述觀點是以愛爾蘭人為出發點。

相較於1996年愛蘭爾、與英美合資所拍攝的愛蘭爾開國英雄麥可柯林傳記的《豪情本色》(MICHAEL COLLINS),時間幾乎是重疊的,但不同的是,在《豪》片裡看到的是麥可柯林的奮鬥過程,他個人以革命為中心的生活,《豪》片所詮釋的是一個人或少數人的觀點。

而《吹動大麥的風》卻透過一對革命兄弟投入革命的過程,看到,愛爾蘭人反抗英國的原因和團結,它的觀點是全面的,而不是一個點線。很多人質疑,歷史上是不是真有革命兄弟檔?真的到最後,因理念的不同而反目的家庭時代悲劇?

但電影癡以為,是否真有這麼一對兄弟並不重要(不過大哥的名字,在《豪》片裡也曾出現),而是,藉由這對兄弟理念的不同,代表了愛爾蘭那段革命過程裡的歧見,而一路走過那段歷史的共同奮戰的夥伴來說,他們彼此之間的感情,不也就像親兄弟一樣嗎?理念不同所造成的內部撕裂,對他們來說,不也就像致親兄弟分走兩路一樣痛苦嗎?

或許六七年級生對於愛蘭爾共和軍印象並不深,但相信很多四五年級生以上,對於愛爾蘭共和軍對英國的攻擊行動,依舊印象深刻,《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Father)、《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都是這類題材的電影,愛爾蘭與英國之間的歷史仇恨一路從百年前延伸到二十世紀晚期,甚至造成英國政局治安的動盪,甚至延燒到1990年代,一度,大家只要提到「愛爾蘭共和軍」便與軍事恐怖行動畫上等號,電影癡曾因被長輩禁止到英國旅遊,唯恐哪天在國際新聞裡看到來自台灣的旅客成為愛爾蘭共和軍行動下的傷亡名單(此從未成為事實)。
有不少網友說到《吹動大麥的風》不免提到片中英軍逼供、暴刑的殘酷手法,局外人的台灣如此,相信英國人、英國媒體更是如此,指批英國導演肯洛區怎麼可以如此「抺黑」英國形象?

1936年出生於英國年屆70的老導演肯洛區(Ken Loach),被尊為「社會寫實大師」(social realist),電影癡相信,他在意的不是英國人怎麼看待這部電影,而是歷史的真相為何。拍攝本片之前,他曾親自請教訪談當時在愛爾蘭服役的英國軍人,片中所提及的暴行和酷刑,在在都是他們的親身經歷,他只是一貫的堅持將真相還原。如同肯洛區在坎城獲獎時,所說的:「一旦我們勇於說出歷史的真相,也許我們就敢於說出當下的真相。」(If we dare to tell the truth about the past, perhaps we shall dare tell the truth about the present.)」)

歷史,不過是我們的借鏡,而在這面鏡子裡,我們看到了什麼?最近電影癡正在讀一本商周出版,南方朔譯,由美國哲學家論述、剖析現代口語文化現象的小書《放屁!名利雙收的捷徑》,不論書中所論及的屁話、鬼扯都是基於不敢面對真相的人性反應,面對真相,確實需要勇氣,而人是習慣了美化一切,而作鴕鳥行為不願面對真相,還是,撕開一切的偽相,看到真相,面對不完美的醜陋,而看到可以共同努力改善的空間,本片拍片的立意和宏觀角度,提供了我們很好的省思。
☉愛爾蘭民謠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全部歌詞

I sat within a valley green
Sat there with my true love
And my fond heart strove to choose between
The old love and the new love
The old for her, the new that made
Me think on Ireland dearly
While soft the wind blew down the glade
And shook the golden barley

Twas hard the mournful words to frame
To break the ties that bound us
Ah, but harder still to bear the shame
Of foreign chains around us
And so I said, "The mountain glen
I'll seek at morning early
And join the brave united men"
While soft wind shook the barley

Twas sad I kissed away her tears
Her arms around me clinging
When to my ears that fateful shot
Come out the wildwood ringing
The bullet pierced my true love's breast
In life's young spring so early
And there upon my breast she died
While soft wind shook the barley

I bore her to some mountain stream
And many's the summer blossom
I placed with branches soft and green
About her gore-stained bosom
I wept and kissed her clay-cold corpse
Then rushed o'er vale and valley
My vengeance on the foe to wreak
While soft wind shook the barley

Twas blood for blood without remorse
I took at Oulart Hollow
I placed my true love's clay-cold corpse
Where mine full soon may follow
Around her grave I wondered drear
Noon, night and morning early
With aching heart when e'er I hear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作詞作曲者:Robert Dwyer Joyce (1830-1883)
◎愛爾蘭檔案
國名:愛爾蘭(Ireland)
首都:都柏林(Dublin)
獨立日:12月6日(1921年)
語言文字:愛爾蘭語、英語
〔國旗〕 由綠、白、橙三色組成。左邊為綠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也象徵愛爾蘭的綠色寶島。右邊為橙色,代表新教及其信徒,表示尊貴和財富。中間的白色,則象徵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間永久休戰、團結友愛,也象徵對光明、自由、民主與和平的永續追求。
〔地理〕 位於歐洲西部、愛爾蘭島中南部的愛 爾蘭共和國,面積約為台灣的兩倍大。西瀕大西洋,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接壤,東隔愛爾蘭海與英國相望。境內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為高地,被稱為「翡翠之島」。
〔人口〕 2006年剛跨過400萬人。境內多為愛爾蘭人,九成居民信奉天主教,其他則為基督教、新教等。

☉愛爾蘭簡史
西元前3000年,歐洲大陸移民開始定居愛爾蘭島。
西元432年,基督教和羅馬文化傳播至愛爾蘭。
12世紀,愛爾蘭進入封建社會。
1169年,愛爾蘭遭英國入侵。
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確立對愛爾蘭的統治權。
1541年起,英王成為愛爾蘭國王。
1800年,簽訂英愛同盟條約,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愛爾蘭遭英國吞併。
1916年,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高漲。
1919年,甫當選的愛爾蘭議員拒絕在英國下議院任職,自行組成眾議院,並發佈獨立宣言。愛爾蘭獨立戰爭爆發,英國派兵鎮壓。
1921年12月,英國與愛爾蘭簽訂條約,允許26個郡成立「愛爾蘭自由邦」並享有自治權,北部6郡(現北愛爾蘭)卻仍歸屬英國,內戰於是爆發。
(1919-1922年即為電影《吹動大麥的風》所描述之年代)
1937年,愛爾蘭憲法宣布「自由邦」為共和國,但仍屬於英國聯邦。
1948年12月21日,愛爾蘭議會透過法律,宣布脫離英國聯邦。
1949年4月18日,英國承認愛爾蘭獨立,但拒絕歸還北部6郡。「愛爾蘭共和軍」為爭取北愛脫離英國統治而訴諸武力,自此展開超過半個世紀的暴力衝突。愛爾蘭歷屆政府致力於和平統一,同時與英國合作解決北愛爾蘭的衝突問題。
1955年,愛爾蘭加入聯合國。愛爾蘭第一位女總統瑪麗羅賓遜(Mary ROBINSON)成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
1973年,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現歐盟前身)。
1998年,愛爾蘭、北愛、英國三方簽署「和平協約」。愛爾蘭放棄其憲法中的北愛爾蘭主權,北愛成立地方自治政府。但由於「愛爾蘭共和軍」拒絕解除武裝,和平進程陷入僵局。
2005年9月,「愛爾蘭共和軍」銷毀所有武器、宣布永久放棄武力,結束與英國長達30年的武裝鬥爭;並將以民主和平方式,繼續追求愛爾蘭南北的統一。

(劇照資料來源/海鵬電影)

台長: 電影癡(蘇士尹)
人氣(2,5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電影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傷來傷去一場空《傷城》
此分類上一篇:再看最後一眼:勞勃阿特曼的經典傑作《大家來我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