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01 00:56:45| 人氣3,7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領受聖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領受聖餐
是否可用別的食物來取代麵包或葡萄酒
曾有一位姐妹,很疑惑的問筆者:為甚麼?要用土司(或是麵包)和葡萄酒來代替耶穌的身體和血呢?而不是用其它更好吃的食物來表示?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值得讓我們來思想的問題.
台南神學院,早在十幾年前,在一個特別的聖餐禮拜中,曾經就用過米(飯團)和茶來做為聖餐,前年台灣神學院也曾用過蕃薯和烏龍茶來做為聖餐,聽說不知道正確與否,玉山神學院也曾用過竹筒飯和小米酒來做為聖餐.
在耶穌時代,無酵餅是逾越節的時令食物,就像我們現在過年吃年糕,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是一般的生活方式,是每年都重複在作的動作,主耶穌就是利用這種很平常的慣例來象徵自己的死亡,當人們在一般的生活上常去作出這些動作,吃餅喝杯時,就要常常想到主耶穌自己的死,意思就是要我們不斷去記念這件事.
而神學院嚐試去突破的,就是那種全套從西方搬來的麵包和土司,忘了這些並非是我們的主食,且我們似乎沒有抓到主耶穌所用這些食物後面的意義,主耶穌是用一般當地人常食用的食物,隨手可得的東西,好讓基督徒常常思念主.
這些本色化的聖餐,想要表示的是主耶穌不但道成肉身為我們的罪而死,更是真真實實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很真實的認同這塊土地與認同人民的生活,聖餐不是只講過去已發生過的事,也講現在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體驗,當我們享受這些時,主的生命是不是真的就跟我們的生命相連接了.
不過,現在人常吃的東西太多了,麵食類.米食類.牛排.日本料理..實在是有很多的選擇性,全世界都可以吃到各國不同料理的今天,如果要以耶穌當初的心意,來選擇聖餐的代表餅和酒,就會格外讓人費神了.因此,領受聖餐的關鍵不在食物本身,而在於領受者的心態,如果換別的食物替代,不會讓你分心,反而能讓你更加深刻的體會主耶穌為你所作的一切,那換了有何妨.
用甚麼樣的心情享用
聖餐的設置,當初只要你認同.瞭解主耶穌的死,就可以一同享用,然而後來的發展,因教會制度的問題,就變成需要你受洗在基督教會之下,才可以享用聖餐,雖然後者已經便成我們現在的教會傳統與教規,但是原始的用意還是我們舉行聖餐的精神,否則所吃的餅喝的杯實在沒有意義.
當我們吃餅喝杯時,餅就好像主的身體,喝杯時就好像喝主的血,正是因為如此,基督徒最初時才會被誤解是吃人血肉的恐怖份子,這是因為旁人不懂字句背後的意思,才會產生如此嚴重誤解與迫害,大相逕庭地扭解了原來的意思,而在作這些動作時,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們,正常人誰會願意別人這樣殘忍的對待自己的死亡,只有主耶穌祂用自己的死來宣告祂的死,已替代我們的罪而死,當我們口中在咬在喝時,象徵性就在宣告我們的身上已經滿有主的恩典了.因此,聖餐當以感恩的心來領受.
聖餐的果效是甚麼
我們必須知道的是:雖然我們的信仰中也有像民間宗教那樣捨身救人的故事(馬祖娘娘.觀世音菩薩..),但是我們的特殊點之一就在於,別個宗教是人死後變為神,且在供奉的人身邊圍繞,然而我們的神,祂是自始而一都為神,主耶穌的生命是在我們的身體.靈魂裡,構成我們的一部份.主耶穌不是只有感化我們讓我們相信祂,來成為祂的信徒,而是祂甘願粉碎自己,祂的靈親自進入我們的生命中與我們合一,因此聖餐就是神與人的合一.
不但如此,每個基督徒都是共同的一家人,因著主耶穌自己的名,緊緊地將我們連在一起,使我們成為弟兄姐妹,成為屬靈的家人,平起平坐,共患難同享福,是連接於主耶穌的肢體,我們是出自於同一個主,因此聖餐就是人與人的合一.
結語
領受聖餐的恩典,是透過主耶穌基督的死,讓我們能很驕傲的對別人傳講,有人(神)愛我們是愛得如此的深,祂用自己的痛苦來救贖我們,祂的愛也是連繫我們的動力,沒有十字架上的痛苦就沒有罪得洗淨的喜悅,讓我們不再受罪惡的捆綁與挾制,享受真正的自由.
主耶穌不但將生命給我們,也將祂在人世間的肉體用象徵的意義告訴我們:我連這些都可以給你們,我的一切都是你們的.

台長: 加恩教會
人氣(3,7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牧師講章 |
此分類下一篇:撒瑪利亞婦人
此分類上一篇:蒙福的女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