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19 20:06:11| 人氣1,5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批判思考如何教之三:少年父母的憂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家有在學孩子的家長,心中都有一套既定的就學經驗,這樣的經驗會界定我們對於學習應該怎樣才對的看法,而且,大部分人對於學校的看法,都不脫過去經驗設下的雛形。只是,這些先入為主的看法,也可能反而害我們沒辦法去清楚理解:在新世紀成長的孩子,上學讀書的經驗和我們以前有多大的差別。

--Tony Wagner,頁26,教出競爭力,方言文化。

昨天還和兩位畢業許久的學生談到他們的家長如何看待他們的人生規畫或決定。

A君笑著說,她做了些準備後就直接飛往澳洲,過了一個月才從當地打了通國際電話告知家長,說她人在澳洲已一個月了,工作也找到了,一切安好。如果不這樣先斬後奏,家長不可能讓她隻身前往吧!

我笑了。

L君則說,他的小妹今年剛好要考基測,媽媽很希望妹妹能好好唸書考上一個好學校。還在當兵的他聽到後,忍不住和媽媽溝通,L君問媽媽,什麼叫好學校?媽媽不加思索回他,就是以後比較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啊!我和老婆齊聲接話,幫L君說完他當天回應他媽媽的話:「什麼工作叫好工作?」四人相視而笑。

然後我問L君,當兵回來後會想再唸書(研究所)嗎?他搖搖頭。他回顧自己過往的求學歷程,他真的不認為學校對他有何幫助。甚至他認為自己受困了。他是唸高職的,之後大學讀的也是相關科系,這將近七、八年的學校生活對他目前的求職幫助實在相當有限。當初他選讀高職某科和其他人一樣,因為分數剛好落在那,之後他就一路這樣讀上去了。可是他未來不想再從事與這相關的工作了。

和他的對話裡,我想起了教育部現在正在推行的「職涯探索」政策,也就是透過十二年國教推展的同時,希望國中老師能多試著將生涯發展教育的相關概念融入自己的教學當中。立意著實良好。



有人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自己要先有一桶水。

但我靜心反省,我和太太都是一路按著過往世代所崇尚的「讀書-考試-升學(高中)-讀書-考試-升學(大學)-讀書-考試-升學(研究所)」的軌道上來的,這樣長大的我們真的有辦法給現在的學生需要的能力嗎?我們那個時代和現在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能力一樣嗎?

台灣社會早已如同美日進入到已開發國家之列,但我們的教學大都仍停留在二十多年前的型態時,我們如何給學生必要的思想裝備呢?



尤其如果我們仍然相信大量的知識累積就等於教育的時候,我們的學生也就註定了他們根本不可能在學校學到任何有助於他們面對二十一世紀資訊社會的能力。因為資訊社會多的是大量的資訊!而我們教師竟然認為我們可以用教科書教給學生不過時的知識或資訊?是刻意忽略網路不存在嗎?

而教師不改變教法的結果,就如同A君的國中英語教師那樣讓他們幾乎失去學習的動機。我當然也是一樣糟糕!

再加上我們教師的人生閱歷都未必可以和我們眼前的兩位青年相較時,教師又如何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職涯探索呢?也就是學生未來的可能性太多太多了,遠超過我們任何一位教師所能想像的,那麼我們教師如何能在學生的生涯發展上給予建議?我們給的建議會不會只是一種老生常談?或一堆廢話?

那麼我的學生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路呢?

例如,很顯然的,眼前的兩位學生就是透過自己教育了自己,他們的見識談吐讓我們完全不敢小覷。這些歷練都是他們自己出社會後,透過自己的觀察體驗與省思摸索才學到的。

心想如果再來一次,身為教師的我們能不能幫得上他們一些忙呢?我們能讓學生更了解自己嗎?能更深入地探索自己各種潛力嗎?或者有沒有培養出最重要的思考力?

這是我和太太為何不斷在反省自身教學的深層原因呀。身為國中教師的我以及身為大學教師的太太,我們不斷思考的就是到底我們有沒有幫助學生培養出真正的什麼能力。而不是讓我們的學生必須出社會自己去摸索後,才發現走了這麼多不必要的路程,當然,有些旅程是無法省略的,但他們在學校待了這麼久的時間,如果我們只是讓他們一直原地踏步呢?難道這樣的旅途也是必要的?讓他們對學校感到不需要?!

那還不如將國民教育改成六年義務教育就好了,將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的教育經費全部發放給學生自己去各國遊學或直接出社會去體驗,會不會比較有意義?不然,我們的學校教育到底給了學生什麼?

系列文章待續......




台長: fianse
人氣(1,5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學一事 |
此分類下一篇:宅百合運動
此分類上一篇:人為何要冒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