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18 22:04:55| 人氣4,8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為何要冒險?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師教的東西,是學生學習的途徑--而不是目的。


--Tony Wagner,頁85,教出競爭力,方言文化。

今天在一位教師的部落格看到這樣的文章:會說話的臺灣蝴蝶圖鑑,他的意思是很多人雖然是學有專精的專家,但到頭來卻可能不是一位合適的演講者。換句話說,很多人雖然講了很多話,但其實欠缺有效的表達能力而不自知,誤以為他擁有很多相關領域的知識便能出來演講。

我之前上過高師大的法律學分班,他們請來的師資幾乎都給我類似的感受,這些講師群裡有法官,還有些是律師,但每一個在講述/表達或教學都有很嚴重的問題。

我一向算是很認真的學生,但在那幾週裡,真是痛不欲生,甚至覺得自己不如待在家中看六法全書或法學專刊所得到的學習成效都比待在高師大的那間教室要來得多。嗯,這麼說來,這幾位老師應該算是會說話的六法全書吧!他們在講述時,完全沒有將法律的專門術語轉化成口語,感覺真的很像在聽有聲書,不,應該說是很像有人透過文字轉語音的電腦應用程式將六法全書直接唸出來的感覺。相反的,楊富強法官為何這麼受公民老師歡迎,也就不難得知了!


楊法官來敝校上課。


天啊!

一直到現在,我一直在省思,教師的「教學」在何種情況下算是成立的?我自知自己的教學仍不時出現狀況,即便我很有自覺在觀照自己了。但幸好有機會經過其他同事的教室時,才稍感安慰,一個課堂總是在考試恐怕不會有教學的存在吧?一個課堂鬧哄哄的,教師一直在講台上喊安靜安靜,也一定不可能產生教學的狀態吧?或學生在台下睡成一片或看自己的小說,做自己的事,也不可能有教學的狀態吧?

或教師在講台上講課,學生放空坐在教室裡呢?或一位教師很熱烈和全班閒話家常呢?卻不上正課呢?或上正課時,同學完全不聽,只有和他和同學打屁時,同學才興高采烈時,這也算教學嗎?

那麼什麼時刻,一間教室裡才算有所謂的教學狀態呢?

沒有錯,如果要這些教師去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恐怕結果會不太理想。但絕對不是因為分組學習的關係。而是這些教師本來的教學就極有問題了。但這些教學的困境在公立學校的保障下都不會有太多問題。因為我們的家長不見得理解到底什麼才算是有意義的教學,他們的理解是他們求學時候的印象,所以不會對採取傳統講述教學的教師有任何意見,反而是對採取新型態教學的教師頗為疑慮。因為這遠遠超出他們的理解。

今天下午我和畢業十一年的學生相約在文化中心的pasadena見面。因為我對他們這段時間在臉書的分享極感興趣。也因為這些學生在國中時代,成績不見得符合「好學生」的定義,如今卻漸漸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我們一面喝著下午茶,一面閒聊時,我抓緊時間問他們幾個問題,在你們的記憶中,國中階段最讓你印象深刻的課程是什麼?甜美卻挺有主見的A君回說:「英文課!」我以為是英文課讓她受益匪淺。太好了,沒想到我做為他們的國三導師都不知道國中時代的某位英文老師啟發了一個學生呢!

我連忙問為什麼?

她說:「當時的英文老師老是要我們背課文,把我嚇壞了,讓我和其他同學都很不喜歡上英文課。不但如此,我讀五專時,也還是不喜歡英文。」

咦?和我預想的答案有不小的落差。

我繼續問:「那妳為何在取得國內護理師證照不久,就到英語系國家澳洲打工遊學呢?一般人如果英文不好,應該會避開啊?」這時我們又開始聊了一下,事後我和太太都覺得我們的人生閱歷不如她。她今年才二十六歲,但她已經去過澳洲、紐西蘭工讀遊學過了,今年初她也才剛從印度工作回來,還特地帶了印度濾泡式咖啡和一些印度當地的禮物送給我。換言之,她的英文是在幾年前決定去澳洲時,才在被迫之下加自我要求學會的。

這時,我想到我班上的K生,一個讓我很在意也很關心的學生,之前我希望她能多些心思在英文,一直逼她背單字,現在聽了我十一年前學生的分享,我鬆了一口氣。我的學生們真的不用我們大人擔心,只要他們未來還有冒險的勇氣,他們就一定會找到自己生命的出路!我情不自禁為眼前的這位美女喝采!

眼前另一位很有朝氣的男孩L君也讓我充滿了好奇。我也好想知道他從國中畢業後,他經歷的一切。我和太太聽著他的分享,被他的頭頭是道與獨特見地深深吸引,有時也笑一笑他的過於老成。他忽然提到他對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不要以為你是大A班的,就可以不掃地!」

啊,對了,十一年前的大多數國中都還是分成什麼大A班、小A班和B段班。上到一些主科時,就會分組上課,要跑班的。L君是小A班的,所以他真的有感覺到這樣的分組上課,有種階級感,於是我的導師班有一些學生自以為功課好,就誤以為應該得到差別待遇。但經常被我痛罵。

很奇怪,我這個人真的不在意學生的成績,只在意他們的品格或態度。很奇怪,在我心裡,這些畢業的學生,我關心的也常是這群成績不太符合傳統價值肯定的學生們。反而成績好的,我一點都不在意,甚至刻意與他們保持距離。雖然我自己也是成績還算不錯的學生,唸雄中、唸中興法商、唸中山政研所甚至還拿了所上課業成績第一名五萬元的獎學金。但我就是比較關心課業成績較不好的學生。嗯,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總之,我真的對傳統只重視成績啊、分數什麼的這些事很感冒。來到英明後,好幾年前的教務主任也一直想採取分組上課,但我這個白目公民老師當然是忍不住慷慨激昂地表達自己的不認同,後來教務主任才打消主意,決定尊重我們三導的做法。

原來十一年前擔任代理老師的我就已經是這樣驢子脾氣了。天呀,我們班那個天才資優生不曉得有沒有經常被我痛罵。他之後也唸了雄中,後來讀台大法律系的樣子。也許未來我也可以找他出來敘敘舊吧?了解一下他的心路歷程。呵呵。

如今我了解這些學生被我們教育制度徹底辜負了。幸好,他們沒有被這個教育體系傷害太深。至少如今已經二十六、七歲的他們都有自己明確的方向。

但我還是想問:「如果我們的教育制度能提早幫他們一把的話呢?」而不是只以分數或填鴨來對待他們的潛力的話呢?現在的他們又會是如何?

在回程的路上,我和太太說,如果由我來上歷史的話,例如上到大航海時代那段歷史,我一定想分享一下這位A學姐的故事。

至於這個故事的核心問題就是「人為何要冒險?」為何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而且語言不太通熟的國度去呢?因為我們想要為自己找尋一個可能和未來?或其他原因呢?然後我開始在自己的腦海裡編織起課程的架構,第一堂請學生分享一下他們有沒有過冒險的經驗?當時的感覺是什麼?那麼哥倫布為何要冒險呢?他的心情會不會也和我們一樣?資助他冒險的王公貴族呢?算不算冒險呢?同時,也請他們複習一下中國的冒險家是誰?台灣的冒險家又是誰呢?

天啊,我超級興奮的啦。不過,我想我們學校不可能讓我上歷史課的。其實好幾年前我真的曾自我推荐過,我對上一任的教學組長說:如果師資不足的話,我的導師班可以由我自己來上歷史課。我相信我絕對會給學生們一個非常深刻的歷史課。瞧,上述這堂歷史課不也結合職涯發展呢!




台長: fianse
人氣(4,89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學一事 |
此分類下一篇:批判思考如何教之三:少年父母的憂愁
此分類上一篇:我真的是超級難以溝通的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