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27 13:42:28| 人氣8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錄:聯合筆記/尋回書香的溫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筆記/尋回書香的溫暖
 
【聯合報╱孫蓉華】 2011.06.27 02:58 am
 
 
教育部宣布電子書試辦計畫,要讓民眾可免費下載電子書,或借電子閱讀器。電子書固然是資訊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別忘了再怎麼方便的科技,最終仍要回到人性的學習。

資訊融入教學,是近幾年校園「流行」的趨勢,老師如果不能秀出很炫的簡報系統,似乎難跟學生打成一片。為了貼近學生的「語言」,老師要上MSN、要上臉書。學生對電腦的運用,更是淋漓盡致,許多人很會上網找資料,更會運用「複製」、「貼上」把報告做得聲光效果十足,問題是內容呢?

如果現在要學生寫出五百字以上的報告,大概不少學生會哀嚎說:「寫得手酸。」原本應是輔佐學習的資訊工具,這幾年發展下來,已讓傳統的學習面臨挑戰,似乎沒有電腦、沒有網路就不能學習。各方爭相要比較的,是學校有沒有電子白板,學生有沒有電子書包等。電子書包的推廣,看似方便,但到底何時才能做到人人有一個電子書包;而且,難道沒有電子書包就不能學習了嗎?

以圖書館的平板電腦及電子書來說,雖可讓閱讀更便利,但能滿足的民眾畢竟有限。全台灣很多的鄉鎮市圖書館甚至學校的圖書館,圖書架上空蕩蕩的,或者多是翻閱到「起毛」的舊書,他們缺的不是電子書,要的是有內容的好書,與帶動讀書的動機。政府應該努力做的,不只是發展電子書,更應該要讓更多人能享有豐富的書香,從翻閱書本、讀到好文章中得到感動與啟發。

科技的發展雖讓學習有更多可能性,但更重要的是與人的互動與持續地練習。在現代社會只要有心向學,可以找到各種需要的資源,但最缺乏的是做學問的毅力與認真的態度,這是電腦永遠無法取代的,如何激勵學習效果,提供公平的機會才是政府不能忽視的工作。

【2011/06/27 聯合報】@ http://udn.com/

台長: fianse
人氣(8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轉錄:胡晴舫:為何香港與台灣需要彼此
此分類上一篇:轉錄:電音三太子時代的鄉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