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18 12:50:00| 人氣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歡迎參加:《跨國界詩想》新書發表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新書發表會
暨「台灣的世華文學研究」座談會

活動日期:2003年12月27日(星期六)下午1:30~3:30
活動地點:台北市辛亥路一段24號4樓(耕莘文教院403室)
TEL: 02-2365-5615轉317 寫作協會李小姐
交通:捷運新店線「台電大樓站」下車後由『出口1』過辛亥路之斑馬線
即可到達(步行5分鐘)。請由「22號」文教院大門進出。
主辦單位:佛光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TEL: 03-9871000轉21101 伍助理)


(現場備有茶點與若干贈書,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主講人:
龔鵬程(佛光大學創校校長、文學研究所教授)
趙孝萱(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
楊松年(《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主編、佛光大學教授)
楊宗翰(《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主編、佛光大學兼任講師)
陳隆昊(唐山出版社)

活動流程:
1:30~1:50 來賓報到
1:50~2:00 【新書發表會】開始、出版單位(唐山出版社)致詞
2:00~2:10 楊松年:評析世界華文文學作品的意義
2:10~2:20 楊宗翰:詩想跨國界,華文超國家
2:20~2:40 媒體時間、休息
2:40~ 【「台灣的世華文學研究」三人談】開始
2:40~3:30 龔鵬程、趙孝萱、楊松年 主講時間


《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簡介:
(Poetic Thoughts beyond Boundaries: Readings in World Chinese Poetry)
主編:楊松年、楊宗翰
2003年12月底由唐山出版社印行面世
列入「唐山論叢」第54號
(ISBN: 986-7748-32-8)
作者群:
集合台灣、大陸、新加坡三地、四所大學
共18位執筆(評析70位詩人代表作品)
頁數:近400頁
定價:300元





【楊松年:評析世界華文文學作品的意義】(摘要)
我們計劃選取全球各地的華文文學作品,予以比較詳細的分析。目前先預備推出兩部論析作品:新詩選評和小説選評。如果反應不錯,將會在這基礎上進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評析。我們深切地認爲,必須從全球的層面來看世界各地的華文文學,才能瞭解各地華文文學的互動、流傳的情況,才能瞭解各地華文文學本土發展的歷程;必須走出有關的地區和國家,各個地區和國家的華文文學才能廣闊的發展和取得開闊的研究空間。
世界範圍廣泛,世界各地的作者衆多,作品更是不可勝數。我們取全球各地的華文文學作品論析的這兩部選評,只是初步開展的工作。我們明白世界各地傑出的作者不少,優秀的作品尤多,如果能力許可,條件許可,我們將會再選編第二部新詩和小説的評析集,甚至第三部第四部同類的作品。


【楊宗翰:詩想跨國界,華文超國家】(摘要)
我之所以願意參與策劃、編輯這本《跨國界詩想》,目的並非想提供什麼眾所周知的舊答案,而是意在製造與生產一些有力的新問題。首先,我們不但主動將中國「之內」的華文文學納入世華文學範疇,還強調不管「之內」還是「之外」都得在同一天平上較量,全書亦不以作者所在區域而依出生年份序編排——不妨視此一舉動為與中心的一種協商,甚至是對中心的逆寫(write back)。其次,台灣「跨越語言一代」創作者皆有將自己的日文詩譯為中文發表的經驗,這類作品該不該列入世界華文文學?台灣原住民詩人的創作與世華文學間的「關係」為何?「世華文學」的理論邊界最遠又可以到達哪裡?
提問當然可以再延伸下去:應稱作漢語詩、華文詩抑或中文詩?該以「語種」(如學者張錦忠提出的「新興華文文學」)還是「人種」(他也提倡過「華裔馬來西亞文學」)為標準?要如何「重新問題化」世華文學研究的討論脈絡與框架?
本書雖動員了台灣佛光大學、大陸廈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四校的人力,但對於上述諸多提問,我們始終沒有獲得共同或唯一的答案。身為本書編者,我要說:這真是再好不過了。當詩想早已跨越民族國家的疆界,華文書寫也漸漸創造出超國家的新秩序之刻,出版一本充滿異見、「合」而不同的詩評集子,不單可作為新時代學術氛圍的見證,也是我們這些執筆者隔海互動的開始。

台長: 楊宗翰
人氣(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