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10 15:50:01| 人氣2,0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雄捷運紅線通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高雄捷運通車了!

自從農曆新年試乘高雄捷運後,就一直期待它能早日通車。在高雄市民忍受了施工六年不便的今天(3月9日),高捷紅線終於全線通車了,這也代表著高雄的都市交通又邁向了一個新的紀元。

高捷自通車日起提供民眾免費搭乘一個月(至4月6日),既然是通車首航,我自然也不能錯過,就從屏東搭火車到高雄,準備從R11展開高捷紅線體驗之旅。
到高雄的時候是下午1:30,捷運站內的人潮不算少,光排隊就繞了一圈,但並沒有等太久就可以進入月台了。排隊的時候,我的前面站了一個戴紅帽子、打扮時髦的女生正在講電話,無意間聽到她說她也是自己一個人來搭捷運,心想真是湊巧。可惜還來不及去「認識」她,在進入月台時就跟她分道揚鑣了,因為我想先往北邊的橋頭去。車子很快就來了,等列車一停妥,打開車門,天啊!真是只能用「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這句洋涇濱式的英文來形容車裏的人滿為患。硬擠進去的結果,就是我被塞在門邊,一動也不能動,呼吸困難。所以,我就這樣一路站到了R23的橋頭火車站,但也由於是站在車門邊,所以我才得以飽覽列車行駛在高架橋上的美麗風光。
列車終於啟動了,經過了R12後驛、R13凹子底、R14巨蛋、……等站,幾乎都沒有人下車,更不用說那些在月台上排隊等著上車的人了,看著他們無奈的神情,心想也只能等一下班車了。而比較「勇」的人,就是應擠進來,結果就是:終於車內連迴旋的空間都沒有了。

高捷的廣播系統是採國、閩、客、英四語播音,只是R14的「巨蛋」兩個字到底要如何用閩南語發音呢?有人乾脆就說「大粒卵」,還有人說「金大粒ㄟ卵」或「足大粒ㄟ卵」,真是令人爾莞一笑。結果高捷對「巨蛋」兩字的閩南語廣播採用的是國語發音,讀成「后一站(閩)~巨蛋(國)」這種國閩雙語夾雜的用法,煞是有趣。不過客家語廣播倒是唸得出「巨蛋」兩個字。
R16左營站是三鐵共構的車站,結合台鐵與高鐵,對於要轉搭車的旅客而言相當方便。除R16左營是三鐵共構外,R11高雄火車站也與台鐵結合,未來更要結合城市輕軌電車。但可惜的是,台鐵高雄站與捷運站之間並未有連通的走道,要轉搭火車的旅客必須出捷運站前往火車站,有點不太方便。此外,R4的小港機場站,更是創下國內首次將捷運系統聯結國際機場的先例。

往北過了R16左營站後,列車穿過半屏山一躍而出,引起乘客們「哇」的驚嘆聲,原本黑暗的地道煞時變成陽光普照的高架橋。列車行駛在高架橋上,北高雄的明媚風景一覽無遺。R17世運站外是正在興建中的世界體育場,準備2009年舉辦世運之用。而R17以後的高架車站與地下車站不同的是,少了月台上落地式的玻璃帷幕,所以乘客與列車間少了一道阻隔,僅在月台的地面以白底藍字標示「候車線(Waiting Line)」,提醒乘客候車時勿太接進軌道。從R19楠梓加工區到R21都會公園站的途中,從高高在上的列車往下方的馬路一看,原本道路雜亂無章的楠梓,竟讓我有種身處台北市民大道的感覺,道路變得又大又直,井然有序,使我不禁又再一次為高雄的長足進步暗自讚嘆。
過了R22青埔站後,說實在的,感覺比較荒涼,原因是到這裏已經脫離都會的高雄市,而進入高雄縣境內了。列車的終點是R23橋頭火車站,也是一個兩鐵共構的站。但奇怪的是,高捷紅線應該有24個車站,所以終點應該是R24的南岡山站才是,為何今天只行駛到R23呢?經過我向高捷的工作人員詢問後得到的答案是,原來R24南岡山站正在發包中,也就是還沒建構好,所以目前營運的終點最北只能到R23的橋頭火車站。此外,R10的美麗島站,也就是未來橘線的O5,因為地處紅橘兩線的交會點,也因為橘線尚在施工中,並未開放通車,所以車子是過站不停的。待今年6月橘線通車後,R10(O5)的美麗島站就可以開放通車了。

出了R23站逛了一圈,結果發現台鐵橋頭站與高捷連結的部份尚未完工,不僅連一些基本的硬體設施,如自動售票機,尚未完成安裝,就連站外也未整理乾淨,一片黃土,不禁讓人引發高捷趕在大選前通車的政治聯想。
重新回到車站準備搭車往南行,沒想到這裏的人比在高雄火車站更多,排隊的時間也更長了。由於進行人數管制,所以車上並不會太擠,但隨著一站又一站的人潮湧進,整台列車又回到向剛剛來程時的擁擠。這次,我被夾在門旁的一個小縫裏,不過至少背可以靠牆,兩旁又被包在車門板中,雖然還是沒座位,但還算得天獨厚。這次,我打算搭「全程」,也就是從R23橋頭火車站一路往南28.9 km到最末端的R3小港站。所以,在眾多人潮的包夾下,我一路站著。一直到R8的三多商圈站,突然有很多人下車,人潮變得稀疏,總算可以喘一口氣,好好呼吸了。到了R4小港機場,又有更多的人下車,我總算坐到位子了,心中一片興奮,長久的等待是值得的。雖然只坐了一站就到終點R3小港站,但由於R3到R8這段我在農曆新年期間就已經體驗過了,所以我不打算下車,索性就留在原座位上,隨著往回走的列車到R9的中央公園站,我才下車參觀。這一趟「貫通」,總共耗時約40分鐘。換句話說,從最北的橋頭搭到最南的小港所需時間是40分鐘。
雖然之前跟宜茹來逛城市光廊時就看過中央公園站,但當時尚未開放參觀,所以我就利用這次機會好好地仔細端詳一番。中央公園站果然是氣派豪華,二排電扶梯間有流水由上順流向下,似乎在跟進站的人一心向下比賽賽跑,而跟出站的人背道而馳說再見。
由於R10(O5)美麗島站尚未開放通車,所以我便由中央公園出發,沿著中山路步行到美麗島站。進入美麗島站,映入眼簾的是高雄捷運的公共藝術 ~光之穹頂。光之穹頂是全世界最大的玻璃藝術,直徑達三十公尺,面積六百六十平方公尺,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耗費三年創作完成。除了R10的光之穹頂外,R4國際機場站也有全手工,一萬多片的玻璃做成的藝術品。所以高捷除了帶給高雄市民行的便利外,也增添了幾分藝術氣息。
離開了美麗島站,我沿著中山路搭「11號車」回高雄車站,準備搭火車回屏東,看到剛剛搭捷運的R11,排隊的人潮已經排到捷運站外面了,比我剛才搭乘時的人潮多了好幾倍。搭上17:05的復興號,選定位置兩腳一攤,只覺得兩腿發痠。
又近黃昏,華燈初上,在回程的車上,身子雖累,但今天的一切仍在我的腦海中盤旋。

台長: 孤單旅人
人氣(2,0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趴趴走》遊記 |
此分類下一篇:高雄捷運橘線通車
此分類上一篇:小港機場的後花園(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