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1 21:27:34| 人氣1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民間習俗信仰篇(二 ) : 香港民間習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斬雞頭
斬雞頭又叫“燒黃紙”,是曾一度在香港流行的一種民間發毒誓的形式。
儀式開始,訴訟雙方跪在神案前,而對神像,點燃香燭,頂禮膜拜。然後,雙方手執一張黃紙,上面寫著賭咒誓言,他們高聲吟誦誓言,“清心直說,並無虛言”、“若有戲言,不得好死,斷子絕孫”之類。接著,廟內執事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菜刀、砧板和雄雞一隻,一刀斬下雞頭,讓雞血灑在寫有毒誓的黃紙上,再將黃紙焚燒,方爲了結。
此俗起源於民間,後來法庭處理一些無頭案時,利用民衆愚昧的民俗心理,也採取這種形式,土洋結合,“斬雞頭,斷疑案”。而且也偶有成功。1918年曾有兩個大商人打錢債官司,雙方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法庭調解多次不能化解,於是只好讓他們到文武廟去“斬雞頭”。師爺、律師同時前去“監斬”。到了廟中,原告不肯先跪下發誓,被告也不肯跪下發誓,於是斬雞頭沒斬成,回到法庭,法官因原告不肯先下跪發誓,說明他心虛、理虧,反判原告有罪,被告無罪。此案當時轟動了整個香港。
此種裁決形式雖然已成爲了歷史,但將賭咒習俗搬上法庭也實爲罕見。

太公分豬肉
太公分豬肉,有“祖先賜食”的意思,通常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即所謂春秋二祭)之祭祖儀式後於祠堂舉行,至今仍盛行於新界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鄉村。
隆重的祭祖儀式由族長帶領完成後,村內德高望重之人會將豬肉分給年滿六十一歲的年長男丁和去年出生的男嬰,表示福蔭及庇護已由祖先帶到各家,所得的份量並會詳細地記錄下來。
“分豬肉”是村中的大事,即使已搬離圍村的男丁,也會盡可能回村參與,可見這些集體的祭祀和宗族活動一方面表達了族人對先輩的孝心,也一方面象徵著族人的團結和家族的維繫,能增強宗族之間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是非常重要的宗族活動。

搶包山
長洲搶包山復現民俗祥和
二○○五年五月十六日凌晨零時,全港市民都可以從電視直播中看到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的熱鬧鏡頭。
五月十五日,整個長洲己熱鬧非常,全日吸引了逾二萬名市民及遊客到場,令這個平日寧靜簡樸的漁村小島成了全城熱點;其中,白天的飄色巡遊美輪美奐、最具特色,晚上的「搶包山」更將整個活動的氣氛推至最高點。
「搶包山」活動的廣受歡迎,反映了傳統民間習俗應予保留及發揚,而平安健康、社泰民安始終是民眾生活的最大訴求。
長洲太平清醮源起於二百年前,故老相傳,當時島上發生了一場瘟疫,居民延高僧於北帝廟前打醮作法,驅除疫魔,此後果然風調雨順、居民病痛減少,居民遂年年舉行太平清醮,成了當地的一項傳統,官民攜手合辦,就是港英殖民管治一百五十年間以至淪陷時期亦從無間斷。
長洲太平清醮的一大特點,就是「全民參與」。島上無分男女老幼、貧富尊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全情投入到活動中去,而且以街道為單位,每條街道由街坊會各自設計及派出「飄色」隊伍,由小孩子打扮成各色古裝人物站到高竿上巡遊,進行評比,看誰的取材最生動、打扮最漂亮,奪標街道的居民都會很振奮。
今日看來,這類太平清醮廟會,絕非什麼封建迷信,相反還相當的「科學」:活動舉辦期間,全島修葺一新,有助改善環境衛生,亦提醒居民要預防疾病、注意健康;飄色巡遊多取材自「三國」、「西遊」、「八仙」一類傳統故事,弘揚英勇忠孝,實質是一種民間文學藝術和倫理教育;壓軸好戲「搶包山」,由各街區組隊參與,徒手攀爬,比賽哪隊可搶得最多的「平安包」,著重團隊拚搏精神,而整個活動的內涵,就是團結互助、愛護家園,共建繁榮。
當然,時移勢易,今日長洲島上,大部分居民子弟均已出外謀生、上學,太平清醮的傳統效用亦已減輕;但是,作為一項地方特色,每年長洲太平清醮,仍會吸引大量市民、遊客到來參觀,帶旺了島上的經濟和消費。
今年,長洲太平清醮活動中復辦已經絕跡了二十六年的「搶包山」。過去「包山」由竹棚架搭,一九七九年的「搶包山」由於參加者人數過眾,而且爭奪激烈,以至整座包山不支倒塌,釀成多人死傷,自此政府即禁止搶包山舉行。而太平清醮沒有了搶包山,仿如失去了支柱,令整個活動大為失色。因此,今年復辦搶包山,採取了安全措施,「包山」用鋼架結構,規定參加者須經過攀爬訓練,人數亦有限制,如此就既尊重傳統、回復熱鬧,亦減少了危險性,是一項很好的改進。而絕跡了二十六年的搶包山重現,果然吸引了廣大市民的興趣,令今年的太平清醮盛況更勝從前。

香港婚俗
香港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習慣以及地方的風俗,以信仰道教、佛教為主,由於長期受英國的統治,又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其文化一直處於變動狀態之中。結婚儀式,其豪華程度,以至於其衣食住行都體現了香港特色。
送嫁
婚禮的前夜,新娘的女朋友們就集中在新娘的家裏,組成姐妹團,通宵達旦地熱鬧,叫做送嫁。因為在古代的中國,結婚以後女子就不太走出家門,所以,這是與好友們的告別儀式。現在的香港都為雙職工家庭,所以結了婚,女性不再出家門的現象已不復存在,但這種風俗習慣依然保留了下來。
結婚的前一夜,還有其他的一些風俗習慣。其中之一叫“上頭”,就是梳頭發的儀式。每位母親都要給出嫁的女兒梳理頭髮。另外有些地方還要吃湯圓,表示新婚生活又甜又圓、幸福美滿。
開門吉利
婚禮當天,首先由新郎和他的兄弟幫一同前往迎娶新娘,姐妹團在新娘家的大門口擋住去路,要想過門的話,需要付買路錢,需雙方談判交涉。禮金最初從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九角開始談起,談妥之後由兄弟幫用現金付帳,禮金由姐妹團共用。這來源於古代中國上千年的買賣婚姻的習俗,現在則成為饒有興趣的遊戲。
斟茶與拜祖先
進入新娘家門,新郎要與新娘先要給新娘的父母親獻茶,稱為“斟茶”。負責倒茶的人是一個穿著黑色禮服的中年婦女,被稱作“大妗姐”。然後前往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先是拜祖先,給神臺上供奉著的祖先獻茶點,然後給大門的土地神拜禮,之後是給父母斟茶。

喜勺
儀式結束後,就開始進行稱為“喜勺”的結婚宴會。在此之前,一般是在傍晚五點左右開始,三五成群的開始打麻將、撲克牌或者唱卡拉OK、聊天。送紅包一般使用稱之為禮券的支票,由於香港治安不好,所以送支票是人們從生活中得出來的智慧。紅包一般根據親密程度及婚禮的地點來決定,通常為四百至五百港幣。一般到午後九點左右,新郎新娘落座上菜,宴會才能開始。無致詞、無演講,專門用餐。待用餐中途上魚翅湯時,主持人才開始致詞,各席就開始巡迴乾杯,也開始到了“鬧新人”的時間。婚禮一般持續到夜裏十一點鐘才結束。

太平洪朝
「太平洪朝」是粉嶺圍彭氏在每年正月十五和十六日舉行的大型宗族性祭祀活動。於該活動開始之前,彭氏族人會先進行“點燈”儀式,但每年舉行的日期並不固定。要視乎擇日的結果。雖然如此,舉行日期不得遲於該月的十五日。

開燈
神棚入囗的頂部懸掛了一盞大花燈,在所舉行日期早上開始燃點,直至十六日,「朝首送燈」,分油燈為止。「燈」即「丁」取其諧音;「點燈」即「添丁」之意,村民都希望人丁昌旺。丁是指男丁,戶主會抱著去年新生男丁集合在神棚於開燈時朝拜三聖,以感謝神恩。他們當然也希望以後都得到神的眷顧而使子孫一直昌盛繁衍。

貼平安符
朝首在清晨逐戶貼上平安符,以保家宅平安。朝首是由已婚男性擔任的,在結婚之年登記輪序,粉嶺每次太平洪朝例有八名朝首。若朝首已移往外地或身體健康有問題而不能出席,可以由其兒子或親人代替。

虔拜
喃嘸領朝首向神朝拜。
搶雞毛
在正圍前空地進行,雞毛是從一隻生雞(未經閹割的雄雞)身上拔下的,約拔取七、八撮,從圍門的圓孔擲下,村民就在下面搶奪,奪得雞毛為之吉利。據父老說以前搶雞毛是很熱鬧的,既有已婚的戶主,也有青少年,現在卻只得十數個中年以上的村民搶奪,場面較冷清。父老還說只有彭氏族人取得雞毛才是吉利,若是外姓人奪得就會變成災凶。

扒船
「新年仔」(又稱「拜年仔」)會到圍內各家各戶拜年。他是一個頭結紅巾,上身穿黑衣和下身穿綠褶裙的少年男孩,而「新年仔」的選定是沒有一定資格的。他向各戶拜年時照例說聲「恭喜發財」就入村民家內取走預先放在祖先神龕上的紅封包,他走後那家村民就會燃放爆竹。新年仔是代表神向人祝賀的,所以家家戶戶都歡迎他來。尾隨「新年仔」是朝首抬著的紙船。現今的紙船是大洋輪模樣,據父老所言以前的船是用禾桿草紮成的尖底小艇。當紙船經過家門時,村民就把象徵瘟疫的麻豆和雞毛等不潔之物放入船內。
另外還放入香燭冥鏹,表示將災疫帶走,人畜就能平安無事。扒船的路線必定由正圍開始,南圍北圍誰先誰後就要由喃嘸問杯決定。接著是化紙船,在掃管埔村村界進行,喃嘸先將寫有靈符的木條埋入泥土下,用意是鎮壓邪穢,不使為禍人畜。埋下木條後便燃點香燭,最後將滿載「不潔」的紙船焚燒,這就完成了驅除圍村內邪穢不潔的儀式。
發送關文
啟壇:喃嘸帶領朝首到神壇和神棚朝拜,開壇做朝。
拜井神:喃嘸與朝首由神棚出發到圍內三囗古井朝拜,每到一囗井前都祝禱一番才燃點香燭和焚燒冥鏹。族譜記載圍內有兩囗古井,分別有龜蛇出現,龜和蛇是北帝的象徵,所以相信古井有北帝的福祐,因此要朝拜以答謝神恩。據父老說井水只供族人用,外姓人是不能分享的。嫁入彭氏的媳婦在新婚翌日必須到古井取水用,這樣才算是彭氏的一份子。時至今日古井已廢棄不用,而這個習俗也取消了,但拜井神的儀式仍沿用至今。
誦關文:由喃嘸誦讀關文。關文是村民向神祈求福祐的禱告文章,祈福者就是村內的男性戶主,因此關文內列出了族內所有戶主的姓名;一些女性的姓名也會放在關文上,這表明她們是該房中唯一的生存者。另外還有朝首的姓名,他們是代表全村參與洪朝的。讀完關文就進行「開光掛紅」。喃嘸會用指頭捏破一隻生雞的雞冠,再以雞冠蘸酒(雞血和酒)塗在關文和信封上。雞是德禽,一般相信雞血具有驅邪和通靈作用,「掛紅」的「紅」就是指雞血,而「開光」的目的是使經過塗雞血的事物增添靈氣,以帶來好運。關文經過開光有了靈氣,又不受邪穢侵擾自然可上達神靈。
發送關文:喃嘸將已開光的關文人在信封內,放在騎在馬上的功曹(意即信差)手上,吩咐功曹將之傳送到神前,神就能知悉他們的心意而賜福給他們,實現他們的願望。喃嘸拿著五雷號令、笏及劍祝禱,之後才化功曹,還鳴放了十多串長達十呎的鞭炮。

祭煞
午夜時在神棚進行。喃嘸穿著新年仔的服裝,以經過祝禱的綠、紅、白、黑和黃色五支小旗分別安放在神棚的東、南、西、北和中央的位置。喃嘸不時吹響牛角和舉刀施法。這項儀式的目的是鎮壓五方的災邪,以保人畜平安。
送神歸位
用白布築起法橋連接神棚和神壇,將神壇上的香爐與貢品通過法橋運送返回神棚安放。

貼榜
榜是用一幅天地(上下的邊緣地方)為綠色的紅紙造成,「紅」和「綠」代表福祿。榜上所寫的內容與關文相同,由村民協助貼在圍牆上,讓全體村民知悉向神祈求的內容及其戶主名稱有否遺漏。
唱麻歌
麻歌的歌詞是有關種麻的過程、用麻造衣服和勸導人行善積德,是一種勸人勤力工作和行善除惡的歌。喃嘸穿著便服帶唱,朝首和唱。據父老說,以前唱麻歌是要通宵達旦的,現在已大大不同,唱歌的時間大大縮短,大約一小時就會唱完,緣首們便可回家睡覺。
誦奏文、發送奏文
奏文是村民向神祈福的奏章,由喃嘸誦讀及焚化。

問杯
喃嘸換成新年仔服裝,將杯交給朝首擲,以卜來年鄉村凶吉。朝首會用笏接杯才向後拋。分別以銅杯、木杯和豬腳來占卜全村的人口、是非和六畜興旺,若取得勝杯(杯是一對的,一正一反為勝杯)就心安理得。

劈五方
喃嘸以牛角祝禱,並拿著長柄斧向代表某一個方位的地方劃上一「井」字,然後在那地方放置元寶和香燭,東南西北中央每一個方位都是如此做法,最後將五個方位的元寶一起焚燒,目的也是驅除五方的災邪。
劈沙羅
沙羅是朝豬的胃袋,充氣後便脹大成一橢圓狀球體,經過喃嘸的祝禱後就用斧頭劈破。沙羅也是代表邪穢的,劈沙羅就象徵除去邪穢,不使侵害人畜,保障村民的生命和財產。由此可見村民對「驅邪攘災」的重視程度。
朝首送燈
為了答謝朝首的幫助,喃嘸會把神棚花燈內的油燈分送給他們,朝首會將油燈放在預先準備的半盛了米的米斗內,從神棚一直拿返自己的居所,安放在神龕上。另外,兩個花燈合共八面的圖畫也會撕下來分給各緣首,然後將它貼在神龕附近,代表來年帶來好運。
化榜文
除下圍牆上的榜文並把它捲起,然後將榜文與大花燈、紙紮物品和香樹一齊堆放在正圍前的空地焚燒。
送神歸位
村民用鑾輿接載神棚內的三聖行身(廟的主神像一般都有行身和坐身,行身是在廟外朝拜活動時應用的)返回三聖宮。三聖像運返三聖宮後就在門外大放爆竹,而洪朝的整個活動亦結束。

台長: 有緣居士
人氣(1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