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6 23:09:53| 人氣6,0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正視教育部長民意信箱的功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相信教育部設置部長民意信箱的目的,並不是故意窺伺老師,是要聽取民意,如果想聽取民意,那部長信箱設置以來,真有的發揮功用嗎?像中部智優班氾濫成災,早在一年前即有人預警,教育部充耳不聞,到最後地方辦了中央又喊不算,這算什麼長官?這有什麼擔當可言?如果教育部長確實接納大眾建言,早就可以避免這場鬧劇,至少應該在智優班聯招前出手阻止。尤其看到部長在鏡頭面前動不動惱羞成怒,一副想教訓人的樣子,我們很難相信部長信箱能發揮多少建言功能。

唐代武則天登位時,為了籠絡大權,製造親民假象,因此在各地大開告密之門,不管販夫走卒,只要自稱擁有情報,地方政府必須供應其住宿飲食到洛陽,由武則天親自面見,聽取其自稱的建言。聽取建言,名也,蒐羅罪狀,實也。即使告密者所言空洞不實者亦不加罪,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此舉無異於明朝東廠,籠絡奸佞,揭人隱私,羅織入網,今天部長民意信箱令人詬病即在此處,不管天涯海角,只要有一台電腦上線,便能立即上線投書,或真實或虛構,或誠心或誣陷,教育部豈有能力一一分辨,將真實亟待處理案件往上呈給部長批閱,對於不實指控一笑置之,如果不是給部長親自批閱,這就不叫「部長民意信箱」了!如果真是由部長批閱,我們認為部長已經為教改忙到焦頭爛額了,又有多少精神留在批閱部長民意信箱的信函?凡事都勞駕部長解決,又何需各級主管機關?

平時,學生如果跑來告狀說某某人作弊,老師都還得私底下明查暗訪一番,才決定是否要處罰,現在教育部如果接到匿名、假名檢舉信,可會進行查證?抑或是公務人員心態,凡事依規定處理(發公文,然後等著看報告),這種不管檢舉人動機,濫用教育行政資源的行為應該被撻伐,《論語》中:「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教育部若不能帶頭示範,那麼底下的人又怎麼能夠心服口服呢?

《總裁獅子心》嚴長壽曾說:「擔任主管都知道:如果不是透過正常管道來表達意見,員工(基層)的話是聽不完的。因為很多事情,同常往往在自己的崗位上看到單向的問題,而缺乏整體的認識,甚至有些情況,是員工遇到困難越級找人商量,通常是為了逃避責任或別有居心。」

例如北部曾經發生幾位國中生向媒體投訴導師不當,甚至辱罵他們不堪字眼,經過媒體查證,竟然發現這群國中生先前惹是生非,擔心拿不到畢業證書,因此「先發制人」捏造事實指控老師,但是他們行為已經引起全班公憤,甚至差點被追打,若媒體沒有仔細查證,捉出兇手,豈不是造成憾事一件?

由此可知,如果有人不尋正常管道,由學校、教育局一層一層往上反應狀況,反而直接訴諸「天聽」,很可能就像是嚴長壽所說的:「逃避責任或別有居心。」假使教育部長信箱的守門人沒有覺查出檢舉人的動機,凡事通通以發公文要求基層調查,傷害的不僅是教育部的形象,也會灼傷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心,感嘆世道是非不分,教育部門糜爛至此,令人喟嘆。

我們衷心希望部長管好教育即可,不需要為了親民而設立「部長民意信箱」,凡事分層負責,教育事物自然會步上正軌。如果堅持保留「部長民意信箱」,請在信箱加註警語「網路言論仍受法律規範,若有造謠、攻訐、誣陷者,本部會同電子警察依法嚴辦。」如此,才能有效防堵姦邪,端正教育部形象。

台長: 犬儒汪汪
人氣(6,0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教育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談校長跳天鵝湖
此分類上一篇:談廣設智優班的後果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