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1-24 23:24:14
2021-01-28 10:00:09

譬喻品-151.「度眾生到無畏處」

心得分享: 世間眾生百百種, 剛強難度需耐心, 悲智雙運佛本懷, 隨順教化應根機, 令彼之心得安穩, 利益安樂無畏處。 這世間什麼人都有,有善有惡丶有熱情有冷血⋯等等,佛教徒傳法度人可以起分別心去...

2021-01-28 09:58:49

序品-20.「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

心得分享: 正信成就好因緣, 真如實法得自在, 開示悟入靠根機, 穩定信心興大教, 信受奉行湧智慧, 歡喜走入菩薩道。 信心為力量之母,有信心才有力量,才可以產生歡喜心承擔責任,佛教徒若想要成就世...

2021-01-28 09:55:51

序品-14.「妙法妙藥治眾病」

心得分享: 濁惡時代災難多, 四大不調民心亂, 人人顧好一念心, 覺性提起守法規, 法如妙藥治眾生, 用心受用保平安。 五濁惡世災難頻傳,四大不調導致民心混亂,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都造成人心惶惶,甚...

2021-01-28 09:53:40

序品-143.「滅盡惑業修道離苦」

心得分享: 修行不離四聖諦, 三界只在一念心, 修道離苦斷惑業, 心得自在去無明, 法啓覺性無煩惱, 了脫生死無所求。 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什麼是四聖諦(苦集滅道),因為這是佛的智慧,從其中可以了解...

2021-01-28 09:46:07

序品-39.「盡諸有結 因果盡亡」

心得分享: 八苦九結惹煩惱, 煩惱入心成我執, 修行可得清淨心, 盡諸有結斷惑業, 心得自在證涅槃, 正智解脫斷因果。 人生真苦!除了八苦,竟然還有九結,九結包括有愛結丶恚結丶慢結丶無明結丶疑結丶...

2021-01-28 09:44:32

序品-19.「重視因緣會合」

心得分享: 因緣會合六成就, 遵佛遺教結經典, 破疑立信異外道, 靜思法脈勤修行, 心若靜寂又清澄, 終究回歸佛本性。 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由因緣會合而來,上人說緣要成就,「無緣者必不受化」;緣若...

2021-01-28 09:42:59

序品-31.「轉煩惱成菩提」

心得分享: 人人皆有佛本性, 可惜煩惱遮明鏡, 為除無明勤修行, 煩惱之薪盡燃燒, 菩提慧火當現前, 頓悟煩惱即菩提。 「轉煩惱成菩提」是轉念的境界,如何轉苦為樂丶轉憂為喜,這跟一念心有很大的關係...

2021-01-28 09:40:56

序品--21.「妙法隨順時代機緣」

心得分享: 人生在世隨機緣, 數數生滅難控制, 佛應機根度眾生, 施權顯實智慧高, 妙法活用在人間, 人人皆行菩薩道。 隨順機緣是無罣礙的境界,世間一切事,無不需要因緣和合的作用,當內外的各種因緣...

2021-01-28 09:39:04

序品--117.「達悟無極之理」

心得分享: 心寬念純易悟道, 聞法相傳度眾生, 心貪起欲造惡業, 學佛方可惡轉善, 念念灌注達無極, 悲智雙運助重生。 無極就是無邊際,無極的道理超越了世間妙有的道理,亦即佛心靈的境界了。上人説:...

2021-01-28 09:36:34

序品--13.「般若智慧真空妙有」

心得分享: 惡濁池中出蓮花, 艱難路上好修行, 獨善其身難成佛, 兼利他人心量寬, 般若智慧轉心思, 真空妙有去我執。 般若是指最高的智慧,它不同於世俗的智慧(即聰明),般若智慧是由內往外發展的,...

2021-01-28 09:34:31

序品--10.「五時設教應根機」

心得分享: 人有佛性不自知 佛設五時善誘之 五時之法有權實 又分方便實相法 真實之法雖平等 然遇眾生根器鈍 五時施教適發揮 最終悟出佛本懷 佛陀一開始說法是說「華嚴」,但華嚴經才說三七日而已,並且...

2021-01-26 21:30:59

滿滿感動!新會所聽故事募心緣由

今天是我第二次受邀來新會所喝茶,第一次來因為有事,只聽正賢師兄聊一些做慈濟改變很大的往事便匆忙離開,這次再來收穫很多,聽到修繕團隊三大護法金剛家銘丶蔡直及正賢師兄的生活法分享,讓我更了解成立新道場的因...

2021-01-25 07:25:40

眼識之問答題

(最下方補充「八識規矩頌」的眼識介紹) 問1:當你發呆時,眼睛明明是睜開,為什麼對外塵無覺知? 答1:眼識有以下三依,其中第一依「俱有依」,明白指出眼識必須和眼根同時作用,眼識才能見外塵,發呆時只有眼根在...

2021-01-24 23:54:39

瑜伽師地論(2-1)五識相應和意地-眼識

PS:偈頌(2)之一 因爲(2)內容太多,必須分多次,以下為十七地和眼識 (2)五識相應和意地:(14~28頁) 前言: 五識相應是十七地中的第一地,因為五根五塵是修持的基礎,根塵相對的作用,屬於唯識的論述。...

2021-01-24 23:48:40

瑜伽師地論(1)內容總說

(第11頁)內容主要偈頌如下: 一共再分十七地,(1) 五識相應和意地,(2) 分屬一二兩境地,(3) 尋伺有無三四五,(4) 三摩呬多是和非,(5) 分屬六七兩境地,(6) 心的有無八和九,(7) 聞思修三有...

第一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一頁›      最末頁
第 8 / 9 頁 , 共 129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