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29 01:03:18| 人氣3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火星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James Taylor-October Road
火星人---小哥
James Taylor,年逾50,樂齡超過30年,發過14張專輯,並唱過無數街頭巷尾傳頌的鄉謠經典曲,如:country road、caroline I see you,的確令人感佩;甚至在今年發表的第15張專輯中,企圖作些改變也不得不讓人豎起大拇指,但這些長年以來的堅持和嘗試新樂風的勇氣,並不能為新專輯October Road的優劣作出實質且強而有力的保證!
在前兩首曲子September Grass和October Road中,James Taylor的招牌嗓音--一種鼻音、喉音和胸腔共鳴的混合體-跟隨著輕快的鄉謠旋律自然地吟唱,喚起當年對country road的回憶,卻因帶點JAZZ味的鼓擊切音,多了幾分成熟不拘泥的風味,原音吉他的和弦編曲也十分稱職,至此尚稱「OK」的重新出發。可是接下來的曲子,如:whenever you’re ready、on the 4th of July、Belfast to Boston,除了輕鬆的口哨、提振精神的行軍節奏和蘇格蘭風笛間歇穿插其中有點趣味外,基本上,旋律性明顯不足,吉他和弦也無變化並退縮到幾乎聽不見的地步,渾圓的bass鮮明緩進地播彈,於是剛始摸不清James Taylor想幹些什麼。至於專輯裡中後段的歌曲,更是淡而無味,毫無張力可言,千篇一律地以旋律性缺乏的鄉謠搭配豐厚遲緩無變化的bass和鼓聲,吉他則零星地點綴在James Taylor的換氣聲中,既沒有jazz的即興灑脫,更失卻了鄉謠原有的親和力和流暢感。
但若為了穩站反方的立場,以致作出「這是張沒有價值的作品」的評論,這未免過於矯情。從mean old man 、caroline i see you和have yourself a merry little Christmas 三曲中,James Taylor的新音樂似乎逐漸成形,而這種新型態也頗能符合他的音樂地位和背景,那是一種略帶blue的黑白電影時期的jazz情歌,雖然仍嗅得出他獨特的鄉謠味,但反而多了些平易近人的色彩,提琴、鋼琴和bass的合奏下,為聽眾帶來的是充滿浪漫懷舊的回憶而非陽光普照的田園景緻。
寫到這裡,我突然有一股衝動--翻找CD櫃,拿出Neil young的after the gold rush 和tom waits 的closing time,今晚,我要貪婪地repeat,和他們一起入睡!
Prince-The Rainbow Children
火星人----小哥
天才就是天才,只不過天才也是人,偶爾也會迷失,也常不知所措。---這應該是對Prince口頭上宣稱的告別專輯The Rainbow Children的最佳寫照吧!姑不論您喜不喜歡Prince和他的音樂,都不得不承認他過人的才氣。從70’s末期的放克Funk,到80’s融合黑人靈魂樂( Soul)、節奏藍調(R & B)、Disco舞曲、福音歌謠、舞台劇曲式、甚至是新迷幻或融合性爵士(Jazz Fusion),總能信手捻來,從中揉合出(非拼湊)獨具「Prince味」的曲風,並造成熱潮。但The Rainbow Children發行於Prince迷失於現實與信仰的當下,其令人遺憾的結果是可預見。

Prince音樂辨識度極高的主因來自於以旋律、節奏、唱腔為骨幹的猥褻搧情,以字裡行間為血肉的情色歌頌和以肢體動作為外衣的感官挑逗。所以當Prince身穿牧師的道袍、手執聖經,聲稱自己是耶和華的見證人,企圖向我傳道時,不好意思,不管他多虔誠,我能看到的只是一個「騙財騙色的神棍」,儘管他說得再動聽!!

整體而言,The Rainbow Children靈修的主題是點到了,因為可以很順利地進入「冥想」的境地;每首曲子間是以一種電子混音後的低沉口自作為串聯,很有概念式專輯的味道,只是並不成功,原想帶出「耶和華」的警世,卻成了「撒旦」的脅迫;也或許Prince心中的宗教就是「正邪合一」,那也無坊,只能說無法茍同;但聆聽過程中,又突如其來加入三首「Prince式的色情招牌曲」---she loves me 4 me、1+1+1=3和Last December-神棍圖像再次浮現,於是我只能感嘆地說---The Rainbow Children是告別作也好…………..。
Santana---shaman
火星人--小哥
你說你是Santana的超級死忠樂迷,想知道2002年新專輯shaman值不值得買?喔…..你不是有他們1999年的supernatural嗎?那我想你不必再浪費錢了!基本上,shaman可以說是supernatural partⅡ。這也怪不得他們,你想想,打從1977年的二十幾年來,由於醉心於Fusion Jazz的專研,Santana已經失去了多少樂迷的支持和樂評的信賴;好不容易1999年的supernatural 讓他們鹹魚翻身,唱片公司怎可能不狠狠撈它一筆,Santana自己當然也樂見其成。
喔!!我搞錯了,原來你不是Santana的樂迷,只是媒體近來炒得兇,所以想瞭解一下shaman好不好聽是吧!?如果你喜歡MTV中熱情的拉丁味,那你可以只聽第六首就夠了,好吧!再送你第13首好了!什麼!你超愛流行到爛了好幾條街的R & B!?那也行,整張專輯六成都有R & B的味道,但刺耳的blue電吉他高聳尖銳毫不間斷,不知你是否受得了?你也滿欣賞blue電吉他演奏,所以無所謂;可是豐富多彩的拉丁樂器,墨西哥式的街頭走唱及R & B華麗招搖的唱腔,你不怕會反噬blue的純粹嗎?不擔心blue再也不blue了嗎?這些元素的組合你覺得很炫,ok!如果你不顧元素本身是否相融,只求炫,那我無話可說,只不過這實在也不怎麼炫!!
有這麼差嗎?我只能這麼說:對於一張專輯的優劣而言,品味的高低恐怕比技巧的深淺來得更重要些。高深的技法擺在膚淺的樂風中,無疑地只是會是一種可惜!Santana累積了30幾年的功力,技巧是無庸置疑了,尤其是吉他。但也正因為吉他神技被奉為「英雄級」,特意加重其份量反而破壞了所有作品的平衡。你可以輕易地聽出吉他的優秀卻感受不到曲子本身應有的風格和完整性;因為深情內斂或激昂狂飆的大量電吉他把原本熱情性感、明亮輕快的拉丁樂曲切割地支離破碎。純Blue的「Victory is Won」雖是唯一精品,卻又因為「純Blue」而少了可以辨識Santana的元素。看來Santana可以努力的空間還遼闊得很!
Tori Amos---Scarlet’s Walk

火星人---小哥
Tori Amos擅以冷峻、理性的編曲,典雅、脫俗的旋律和感性,不安的演唱方式,來詮釋新時代女性情緒失控下的矛盾情結和歇斯底里,向來極受聽眾及樂評的青睞。還記得王菲、許茹芸的早期代表作「冷戰」和「討好」吧!經由緩急有致的鋼琴伴奏和瀕臨崩潰邊緣的哽咽吞吐,在感性與理性地調和下,描繪出新女性外剛內柔的迷人風采,這些盡是Tori Amos。
新專輯「Scarlet’s Walk」發表於911事件之後,Tori Amos以紅衣女郎Scarlet之名冷靜地看待事件始末,回溯美洲的歷史變遷,重新反省個人在這失序世界中的定位和平衡點,對社會關懷之情誠可表。但這些真誠地表述並不意味著脫去冷峻外衣與失去感性、理性和諧狀態的Tori Amos依舊動人耐聽。整張專輯除却I Can’t See New York、Gold Dust少數幾首作品外,大多無法掌握住她原本音樂中最可貴的氣韻,甚至在演唱的部份也只能聽出Tori Amos的「用力」和「力挽狂瀾」--技巧有餘而韻味不足--這種煽情的方式肯定很快地會被國內製作人挪用效法,成為KTV版,Wednesday、Carbon、Crazy、Pancake、Your Cloud等,都是這類作品。更多的作品完全喪失了原本剛柔對立卻協調的質感,除了Tori Amos依稀可辨的唱腔外,和其它女性搖滾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如:Amber Waves、Strange、Sweet Sangria 、Mrs.Jeaus、Taxi Ride、Another Girls Paradise……….等,比比皆是。
或許911事件讓Tori Amos的焦點轉移了,也使她沈潛了許多,身為一個創作型的音樂人,把這種改變和體會反映在作品上,當然是很誠懇的作法,這絕對也是Tori Amos跳脫原有外冷內熱風格的主因;只不過成名的藝人總有包袱,在包袱、年齡與新樂風的創作探索過程中,很顯然紅衣女郎Scarlet並未替Tori Amos找出屬於她們的光明大道。
半成年主張
火星人---小哥
一張不知所云的合輯!
合輯最大的忌諱在於沒有方向感,把不同的各別單曲收錄在同一張專輯中,沒有任何共通的觀念或原則,淪為「單曲集」,這種合輯保證在發行後一個月內,成為二手CD市場的「庫存怪獸」,庫存多到老闆看到就想吐!其它禁忌如:卡司不夠強、樂風單一或雜亂、水平參差不齊、、、等,不一而足,但「半成年主張」全部囊括,了不起!

首先,知名度、樂齡落差甚大,有的是出過不少專輯的創作歌手,如:陳綺貞、趙之璧;有的是曾出過唱片的流行藝人,如:孔令奇、許哲珮,有的是只發表過單曲的地下樂團,如:強辯、失控、、、等;甚至有大紅大紫的歌手另類結合,如:孫燕姿、阿信和怪獸合組的kid & dream;更有些是從來聽聞的新鮮人。樂風雖介於主流-地下間的一大區塊,卻只玩出hip-hop、brip-hop和punk三種曲風,使得幾乎唯一可取的民謠佳作-陳綺貞的「雨天的尾巴」,顯得孤獨而格格不入,歌詞上也無任何交集。於是「沒有方向感」和「樂風單一」的缺點我看是具備了。
其中,孔令奇所謂的「硬蕊式嘻哈」,最好參考一下黃力行的作品,並非加了hard-core的吉他,就可以讓無創意的hip-hop成為好像有點什麼的「hard-core hip-hop」;趙之璧在「沒規矩」中的演唱沒進步、風格老舊、編曲零亂無層次;「新幹線」的punk,意思是到了,卻俐落不足、編曲老套;而「東海小王子」和「生命要繼續」更稱不上是創作,充其量只是加點「樂團味」的芭樂情歌,令人無法下嚥;強辯的「找尋你、呼喚你」則失之可惜:原本每個團員的音樂修為並不差,刻意而牽強地拼湊每個團員的十八般武藝,把會的brip-hop技法全部推在一塊,亂搞一通,反見其編曲的不成熟,鼓的質感也蕩然無存,主唱更是荒腔走板;大支的「水喔!水喔!」則可以從藝名和歌名中探知其妥協性格,無論詞曲皆「用力地」討好時下青少年次文化族群,聰明卻缺乏誠意和個性;於是即使有陳綺貞、kid & dream和許哲珮等人的佳作,也無濟於事對於整張專輯來說。

花生隊長 - OH;MY GOD!/ 火星人

放眼古今,您知道誰最需要「易筋經」嗎?答案是笑傲江湖的令狐沖公子,及國語樂壇中的花生隊長。令狐沖之所以必須得到易筋經的幫助,乃是為了導正體內多道強大、精純卻互斥的無上內功 - 華山派內功心法、桃谷六仙、不戒和尚、任我行及其吸星大法 - 使其去蕪存菁,內化為己用,否則不但形同毫無內力的莊家粗漢,更會反噬己身;相同的,樂風「包羅萬象」的花生隊長亦急需易筋經來給他們導正導正,才不致浪費了原本可以成就好音樂的良好元素;淪為盲目拼湊他人作品的三流樂團!
乍聽花生隊長的OH,MY GOD!時,著實給他們類似糯米團「巴黎草莓」的氣味嚇了一跳,散發著一種民俗而自然的慵懶和新世代次文化的創作熱力,如: Boppanova、Umbrella、 Fall;甚至加入品味不俗的電子取樣混音,豐富歌曲的色彩如:Disconova 和 Smoke 白色紙捲煙;但一首一首聽下去,真是愈來愈「不像樣」。有「雷同」五月天式的 Taiwan-Brip-Hop,如Rendezvous、下行和弦;也有酷似夾子電動大樂隊式的電子花車走唱團,如:墨鏡;更有像以參加「海洋音樂祭」為目的學生新樂團的標準搖滾情歌,如:You Love Me;水準參差不齊,彷若一張隨意錄製的「大堆頭」合輯,沒有主題,更沒有一致的骨幹風格。
但如果說花生隊長是個一無是處的爛團,那也太不厚道且胡謅!只不過以「COPY歌」出身的背景,原就容易造成 OH,MY GOD!的結果,所幸花生隊長 COPY 的對象品味雖不全然相容卻不差,如 Bossa Nova 的氣息、The Doors的迷幻唱法、爵士長笛、豎笛、Sax 即興演奏(這無疑是花生隊長的獨孤九劍)和本土化的企圖心。因此對花生隊長而言,尋找到自己的易筋經才是現下最重大的課題,再輔以他們的獨孤九劍,我看笑傲樂壇不久矣!
張震嶽--等我有一天
火星人--小哥

仔細聆聽張震嶽的新專輯「等我有一天」並比較和以前作品間的差異,其實是很有趣的事,更是一件對提升品味有益的功課;因為從聆聽與比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認到一件殘酷的事實---不唸點書是不行的--即使音樂創作的才能再高,對周遭的觀察有多敏銳,如果歌詞過份幼稚不堪,還是不及格的;因為對一首歌曲而言,詞是整體的血肉和深度的來源。而張震嶽,一個已過30歲的非青少年,卻老寫出國小程度的歌詞,可怕!
事實上,新專輯在編曲及演奏的默契上,是進步了更完整也多了幾分成熟的氣味,但正因如此反更凸顯了歌詞的貧乏。感覺上,張震嶽似乎有些感觸在經歷過這幾年的起起伏伏後呼之欲出,可是「出」的工具卻使不上力,只因「詞窮」,於是雖用力「呼之」卻僅能「欲出」而出不來。「詞窮」的窘況甚至撐不過兩首歌,從第三首歌剛始幾乎喚不到任何所謂的「感觸」立刻還原到六、七年前口無遮攔的搖滾小毛頭,專寫些討好血氣方剛青少年的內容,沒營養的叫囂,俯首可見充斥整張專輯,例如:可能跟別的豬頭床上脫光光、、、街上的鳥子,快點下手吧!、、、女朋友都跑走,回家幹枕頭、、、裝死像笨蛋,除非你是真的笨蛋,等我有一天找個漂亮馬子生孩子、、、我是個不負責任的爛人,在我身上只有一根小香腸,只有香腸了解我的心、、、開車很爽,這個圈子裡,雞巴人很多,馬屁人很多,外星人其實更多、、、。真所謂「沒教養當直爽」,如果他仍是20歲上下那「直爽」或許還稱得上,可歲月真不饒人啊!
再則在「雙手插口袋」中,他道盡了多麼不屑與不屌唱片界的現況--反正現在唱片怎麼賣還不是就那幾張,不管,唱片公司一定要發,賣不賣沒關係,反正我就是這樣--既然如此,那何必放棄銷售奇差的電子新方向而改走以前大賣特賣的老路線呢?我彷彿又聽見當年對青少年有極大不良影響的話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陳明章 — 蘇澳來的尾班車 / 火星人

日常生活中總有某些特定的人、事、物會讓您萌生想哭的心情!對於嗜樂如命的我而言,陳明章的作品就曾經使我有三次想哭的經驗………。
1987年的夏天,一個和初戀女友分手的躁熱午后,原想將自己沉浸在虛構的電影情節中,藉以分擔我失戀的苦痛;我想 — 訴說相戀於鄉間、分手於城市的男女戀情 — 「 戀戀風塵」,應該是個不壞的選擇!豈料陳明章真實而無奈的吉他,完全瓦解了我的武裝與倔強,坐在漆黑戲院角落的我,早已淚流滿面。
幾年後某個午后雷陣雨,倚在窗邊的我,耳際響起的是陳明章首張專輯的「下午的一齣戲」- 在如雨滴般的鋼琴聲與悲鳴的小提琴聲中 ,陳明章草根卻極富情感的嗓音,娓娓道出對傳統文化衰亡的感嘆!此情此景使我不禁隨之鼻酸。
歲月如梭、世代交替,在現今流行導向的唱片市場中,擇善固執的好作品早已不復見,於是購買陳明章最新專輯對我來說是件責無旁貸的要事。果然新專輯仍有一股令人想哭的衝動和強烈的感染力,只不過理由全然不同 - 這回竟是讓我「失望」到想哭!姑不論荒腔走板得主唱,整個樂團演奏的質感簡直糟糕透頂,時而來一段莫名其妙的電吉他 Solo和質地俗不可耐的鼓聲,也不管是否和詞曲本身相契合,全然破壞了民謠應有的清新,又不具搖滾的熱情,活像是首次出來騙錢的走唱團。算了!我已氣到無法精確的表達了,或許我朋友形容地比較貼切吧!整張專輯就好比是「過氣的老妓女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路邊拉客一般」- 真想哭!!

陶晶瑩-青春 / 火星人

五、六年前吧?大概!每次看到電視上小朋友模仿大人唱歌的節目,總讓我渾身不自在。高超的歌唱技巧雖然令我目瞪口呆,歌曲亦是一時之選,但偽裝的感情和做作的神情也令我大起雞皮疙瘩;於是日後總懷著馬戲團小丑的心情去回憶當年舞台上的小歌星們。聽陶晶瑩的歌也有相同的效果,尤以「太委曲」為代表,每次都讓我聯想起那些「很會唱歌」的小大人,然後打起一身的冷顫!
其實會造成這種可笑的局面,並非陶子的錯,就國內女歌手而言,陶子的噪音是辨識度極高且別具特色的代表之一;更不是詞的問題,填詞的音樂人一直很謹慎;曲大部分也 OK!那問題就只能發生在製作及編曲上了。一個好男人和一個好女人的結合,並不保證一定是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可能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合適。堅強的製作群若不先搞清歌手音質的特色,那再努力都是枉然。所以原本是情歌小品的佳作 - 「太委屈」、由陶子詮釋後就成了另一個小大人,唉…冷!
這張新作 - 「青春」的製作群更加堅實、專業,或許也察覺到處理陶子特殊的音色才是成敗的關鍵,也很有默契地都往這方向作修正。整體而言應該是陶子歷年來最優秀的作品,但似乎仍未完全摸清陶子音色的「禁地」在何處?有些類型的歌曲由她來唱,根本就是個笑話,如:最悲歌、不再想念、青春、你來(I)。但最大的進步是終於找出由陶子唱才能「無可取代」的類型,如:呢喃的「愛情電影片」、清淡飄渺的「兩個寂寞」和感性的「Call My Name」,全然突顯出她如水晶般稚嫩甜美的特質,於是我開始期待起陶子的下張專輯,或許屆時台灣也會出現一個優質另類女聲 - Stina Nordenstam
陳綺貞----吉他手Groupies
火星人---小哥
要當陳綺貞的火星人是為難的,尤其是意欲從她最完整的第三張創作專輯Groupies中挑出毛病來,毛病是會有的,只是若要兼具建設性,那還真得下點功夫才行!

一直以來陳綺貞以她獨特無重量的噪音和校園氣韻駕馭著自由浪漫的民謠風格,從『讓我想一想』、『還是會寂寞』到『Groupies』為國內樂壇注入一股清新淡雅的創作活力,只是我不禁質疑這股「活力」可以持續多久?

從Groupies中我們的確可以聽出陳綺貞和製作群們的用心,無論是林暐哲的製作水平、鍾成虎的吉他神技和李雨寰的編曲和鍵盤、甚至是陳柏州的鼓聲,都顯示出製作群極力豐富陳綺貞音樂色彩的企圖,於是成就出陳綺貞「原有類型」音樂中最佳作品。要我再說一次嗎?我說的是「原有類型」!除了原有類型的音樂外,在Groupies中我聽不出其他的可能性和驚奇,只是很自然耳順地一首接著一首聽下去,卻沒有任何類似聽到「帥音樂」時的激動和對下張專輯的期待。感覺上Groupies只是陳綺貞從事音樂以來的總心得報告,而報告結構雖四平八穩,內容卻難見新意。我並非聽而不聞,專輯的突破並不是沒有,例如:「我親愛的偏執狂」和「躺在你的衣櫃」中的吉他噪音表現方式,李雨寰在「小步舞曲」和「小塵埃」中的背景處理,陳柏州對整體鼓聲質感的掌握等,甚至帶有些許西班牙街頭景緻的「小塵埃」和用口風琴營造出那卡西節奏氣氛的「不應該」都還算是的上「有趣」的手法!只是比例過低且皆屬製作群們的功勞,陳綺貞的詞曲本身並無明顯突破。

陳綺貞不好意思啦!不是我太挑剔,只不過我對品味及實力不錯的藝人,原就多了幾分要求和期許,尤其是您。所以下一張若沒有其他元素融合進來,我懷疑還有多少人有購買的慾望!!


台長: 小哥
人氣(3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專輯音樂推薦 |
此分類下一篇:火星人續一
此分類上一篇:新浪漫樂派(Neo-Romanticism)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