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28 05:50:09| 人氣18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霹靂文化經濟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一陣子霹靂布袋戲登陸,參加北京文化創意博覽會,是台灣最火紅的參展廠商,吸引數百名大陸霹靂迷圍觀,甚只有霹靂迷為了參加博覽會,從上海、長春遠道而來,可見霹靂布袋戲之迷人之處。

其實,不只北京,霹靂早已風靡歐美人士。如果說,日本有動漫可愛美學,做為文化產品輸出全球,那麼,最有資格代表台灣的文化品牌,不是誠品書店,也不是法蘭瓷或琉璃工坊,而是生於斯、長於斯,百分百台灣人監製、生產、發展、創造的霹靂布袋戲。

近年來,從政治人物到媒體、文化藝術界,無不大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然而幾乎看不見對於霹靂布袋戲的討論與介紹。無論就產業、產值,還是品牌來說,霹靂布袋戲才是台灣粉絲最多,影響力最廣,最具台灣在地美學獨特性,且最具產業前景的文化創意產業。

可惜的是,霹靂在台灣民間社會的走紅程度,似乎不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論述之文化菁英與政府單位所看重。像霹靂布袋戲,從傳統偶戲文化蛻變,不斷加入創新元素,提煉凝聚而成的本土傑出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卻不見任何文化論述建構者的青睞,不被討論,根本直接被忽視。霹靂布袋戲可在國片最低迷的時代,有能力砸下破億預算開拍電影,固定推出原創性作品長達數十年不曾中斷,每年營收破億,周邊延伸性商品最多且最為熱賣,擁有粉絲最多,成為台灣知名度最廣的本土文化創意產業品牌。

霹靂布袋戲的成功經驗,照理說應該被政府、媒體與文創產業人士所看重,且積極學習、了解其營運Know-How尋找策略結盟(例如開發霹靂電玩、霹靂漫畫、霹靂原創小說……)的對象才是,為何霹靂遲遲無法進入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論述之中?

我們是否不自覺的貶抑了霹靂布袋戲?視為不過是布偶的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無法和京劇、歌仔戲等精緻藝術媲美?因而不願承認「霹靂」其實是台灣文化產業的國寶?

霹靂布袋戲,在台灣發展文化產業論述中的缺席,反映了文化人對於美學品味的階級偏見,盲點、後殖民意識。我們在認定文創品牌時,不自覺地以歐美為尚,就好像我們寧可砸大前引進米其林旅遊與美食指南,用另外一套文化產業論述之標準來檢視自家本土文化產品,凡不合文化宗祖國之標準的全都視而不見,拋在腦後。

若我們無法認清文化產業的發展,根源在自己的土地、生活、文化、傳統,有自己的品味美學的關注和標準,且能自豪於自己的文化美學品味的話,又如何全面性的發展最具在地特色的文化產業?當霹靂布袋戲因為布偶文化的再創新而揚威全球,且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的同時,文化菁英卻無法給予深入而系統化的評論,實在令人遺憾。難道推廣/建構台灣文創產業論述的文化菁英,只是懂得販賣歐美日文化美學的文化掮客?對於如何處理自家土生土長之文化美學元素,毫無招架能力?

霹靂布袋戲和《海角七號》的成功,在在說明了台灣的消費者渴望有最能反映在地生活,與品味美學的文化產品可以消費,若我們無法肯定「在地美學品味」發展的文化產品/服務,便無法找到最能代表台灣的美學獨特性;若我們只在乎模仿、追隨、跟風歐美文化的品味,根本不可能以文化立國,更別想發展強壯厚實的文化創意產業。【王乾任 中國時報2009.01.27摘要】

參考資料:

國家之恥 寧可不要?

台長: 果凍讀書會
人氣(18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作家精選 |
此分類下一篇:杜德偉的媽媽
此分類上一篇:貓熊咬人

大明
證據顯示
霹靂在出賣傳統文化 踐踏傳統文化
有什麼資格代表誰的文化
http://blog.yam.com/odamin/article/18879464
2009-02-02 22:41: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