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11 12:56:49|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張國榮之死說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隨著一代巨星張國榮遺體火葬﹐這件令人傷感的事﹐亦漸淡化。但從張國榮早逝﹐再一次反映一些演藝中人高處不勝寒的孤寂苦惱﹐很值得圈中人反思。

張國榮要自尋短見﹐據聞早於去年底甚至更早前﹐未能遂願只可說是天意。但要走的終需要走﹐留給身邊人的只是無盡的悲痛。

人生悲劇的產生有內裡與外在的環境因素。成長期醞釀的抑鬱加遭逢打擊的沮喪﹐確令悲觀感性的人看世界更灰暗﹐也怪不得身邊摯親友好沒給予關懷與愛心﹐要走出死胡同﹐終歸靠自己。

張國榮死因眾說紛紜﹐撇開坊間猜估的中邪遇鬼無根據論點不提。其實抑鬱症並非演藝行業的專利﹐只是這一行的得失榮辱來得太直接﹐競爭無日無之﹐箇中遊戲規則要時間摸索與適應。

如何避免令自己受損﹖面對壓力佯狂裝傻輕鬆視之值得參考﹐如周星馳﹑曾志偉與陳百祥等﹐功力已臻化境﹐幾近百毒不侵。

隱士派如梁朝偉與王菲等儘管難避狗仔隊的線眼﹐但我行我素﹐與傳媒保持恰當的距離與適量的合作﹐一樣相安無事。

至於無遮掩一族如阿倫﹑劉德華﹑薛家燕等﹐更索性與眾人打成一片﹐以關心社會為本﹐成為自己人﹐私隱有啥可揭﹖確屬高招。

多年前已聞說有好幾位資深的心理醫生﹐已成為行內人的「御醫」﹐他們勝在口密﹐他們聽取病者盡訴心中情後竭力醫理﹐甚至好幾對地下情侶檔也共奉同一醫生﹐透過理性分析﹐提供及時宣洩的渠道﹐不失為醫心病良方。

記得張國榮拍《胭脂扣》一片化老妝時有感而嘆﹕「如果我老來係咁樣﹐死好過﹖」假若真有「不許人間見白頭」的心理恐懼﹐從而產生輕生的念頭﹐最大的心魔居然是自己﹐這又無話可說﹖得再嘆句死得好唔值﹑好冤枉。

周沂

台長: 狂戀Leslie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