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09 14:52:29| 人氣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加坡:赤道小红点(10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莱佛士的亚洲政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以贸易来战胜拥有庞大人口和潜在富源的中国。进一步与日本的贸易,也包括在他的计划中。莱弗士对东南亚的全面了解,从他1818年以前的书信和日记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回忆录》的最后附录所发表的《关于1819年东方诸岛的行政》长篇意见书中,有极为详细的记述。

18世纪末英国的占领槟榔屿,当然是为了控制往东南亚重要门户的马六甲海峡,但莱佛士在这意见书中,认为其价值已减低。这是因为在邻近有了荷属马六甲市的存在,从交通地理学来考虑和海峡的这部分过於宽阔,还有历史上成为主要的航路,是靠近苏门答腊的东岸,由此显示了他对苏门答腊的亚齐(Acheh)加以注目,亦且以为宽度极狭小的南部,有其更大的价值,因此要获得新加坡的理由,已经在这里表露出来了。

莱佛士于接受训令后便准备寻找马六甲海峡的新据地。然而,在他自己的心目中,原本的理想地点是:

a.邦咯岛;
b.宾当岛;以及
c.婆罗洲的西岸。

但是,东印度公司给他的训令中的目标却是在廖内群岛或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可是,当莱佛士接受使命寻找新据点时,实际的情形却起了变化,因为:邦咯岛已经被荷兰人所占领,廖内群岛也为荷兰人所控制;而亚齐方面,荷兰人也作了准备。

于是,莱佛士只好改变目标。

莱佛士于1818年12月7日率同两艘巡洋舰离开加尔各答前往槟榔屿。他在12月12日致给一名学者马士敦(William Marsden)的信中说:“我担心荷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寸土。我的主要兴趣已转向柔佛,如果我的下一封信是从Singapura 古城寄发,你应该不会感到惊奇。”

当时在加尔各答一个对政治具有影响力的商人窝尔莫(John Palmer)早在12月4日致给法夸尔(William Farquhar)的信中已提及“新加坡”的名称说:“我希望看到英国旗帜在榴槤岛与Syncapore(新加坡)附近顺利飘扬……”

其实,莱佛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莱佛士从英国出发之前,暗地里已决定了对新加坡的占领。因为莱佛士在壮年时,阅读《马来纪年》以后,已经知道“狮子城”(新加坡古名)的史实。对新加坡曾建立王朝和灭亡经过都有一定的认识。他在1809年寄给加尔各答亚洲学会一篇有关马来群岛的论文中出现了“新加坡”的名称。

“马来半岛东方诸国,一般而言,好像承认马来政府的统治权,而这政府最初是设在狮子城,后来移至柔佛。”

——这个留存的记录就是莱佛士最早对新加坡的认识。根据《马来纪年》指出,新加坡是较马六甲为早,作为马来西亚大转口贸易地而占据独特的地位。吉打及马来西亚北部诸国的兴起与古代印度贸易有关。同样地,古代新加坡的兴盛是与中国的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


----------------------------------
本文现在《光华日报》新风版连载

台長: 杜晖
人氣(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赤道小红点 |
此分類下一篇:新加坡:赤道小红点(109)
此分類上一篇:新加坡:赤道小红点(1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