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26 18:18:09| 人氣7,28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鬥魚的宿命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家裏有一隻藍色的鬥魚,是小朋友在夜市向媽媽耍賴成功買回來的,原本住在一個直徑十來公分的圓型魚缸中。由於我們從來沒有養水族缸的經驗,因此剛開始這隻鬥魚只能繞著空盪的魚缸不停地旋轉,像是被關在獨居房的精神病患一般,呆滯地游著,只在小朋友每天興奮地輪流丟下一顆飼料時,才緩緩浮上水面一口吞下飼料,配合演出這每日一場的餵食秀。
後來老婆在觀摩過別人的水族缸後,在牠的魚缸中加入幾顆彈珠,種上一株黃金葛,之後又大發慈悲幫它換了一個2公升左右的方形魚缸,裡頭放入河砂,水草,這才讓它的生活空間逐漸獲得人道改善。現在,偶而打死一隻蚊子時,只要沒有血肉模糊,我們都會專程送到魚缸裡,為不曾享受覓食樂趣的鬥魚加菜,順便觀賞一場自我想像的獵食秀。
像這樣子的觀賞鬥魚,在夜市、水族館、以及許多人家的客廳裡都有一缸,大部分是顏色鮮豔、經過人工培育、外型華麗的泰國鬥魚,終其一生,可能都在一個小小的水族箱裡長大,命運的差異,只在魚缸的大小吧!
蘿蔔坑水池開始蓄水後,開始想著要在裡頭養魚,10平方公尺不到的水面供養不起太大的魚,評估之後,體型較小的鬥魚成了心中首選。只是水池中空蕩蕩,尚未種植水生植物,也不曉得裏頭有沒有足夠的食物可以讓魚活下去,許多的「準備不足」讓養魚的計畫一直沒有實現。
或許是機緣到了,有一天湊巧在同事的座位上接聽到好友胡姐的電話,知道她要帶鬥魚來給幾位同事,當下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也要!」這一要,就來了十幾條。這些魚是在新社黃先生的生態池裡出生長大的蓋斑鬥魚,台灣原生種,與泰國鬥魚型態迴異。體長大約6公分上下,身體灰綠色,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橫帶間為淺紅色,雄魚體色極為鮮豔,尾鰭較長。原本棲息於水流緩慢的小河溝、池塘或稻田中,不過由於棲地的破壞以及農藥的毒害,野外族群日益稀少,已經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了。
由梅峰找了舊茶壺權充水缸將牠們帶到蘿蔔坑,雖然經過山路顛簸,不過魚兒們並未暈車,一放入水池裡,就立即往水下潛。由於池底受到擾動,水色較濁,一下子就不見魚兒們的蹤跡。
第二次再去,水色較清,可是卻不見魚兒悠遊,努力搜尋的結果,只隱約在池邊雜草較多的一隅見到3條魚影一晃而過。那其他的魚呢?水面不見浮屍,會不會被常來蘿蔔坑梭巡的牛背鷺給叼走了?
之後每次來到蘿蔔坑,總會先到水池邊屏息觀察,希望能確定魚兒們安在,每次都可以看到有魚在草叢中穿梭,可是數量總有限,或許由於太陽太大,使得牠們不願意游到空曠處被煮熟,或者害怕虎視眈眈的牛背鷺,而必須神秘地躲藏起來。
魚兒下水後大約3週的某一天,晴空萬里,水質清澈,可能是魚兒們已經習慣了新家的環境,遠遠地由上俯望,竟然可以見到好多條魚同時悠游於水中,甚至當我走近池邊,拿出相機對著水面,都沒有將原本敏感的牠們嚇走。看這群魚兒健康活潑的樣子,顯然這個初形成的水池已經有了足夠的食物供牠們填飽肚子,說不定附近的蚊子看到這個最佳的產卵地點,全都將蛋下到這兒了也說不定。這樣也好,剛好讓蓋斑鬥魚將孑孓吃光,讓園子裡的蚊子少一點。

魚缸裡的泰國鬥魚依舊在牠的魚缸裏,牠從小不曾見過魚缸外的世界,如果將牠放養到水池裡,會不會不知道如何覓食?或者被那些魚多勢眾的遠房親戚給逼得走投無路?或許魚缸對牠而言還是較安全的家,適合安養天年。只能說,身為一條鬥魚,也有不同的宿命吧!
附圖一:魚缸裏的泰國鬥魚,慵懶,遲緩。
附圖二:水池裡的土塊下就是現成的避難所。
附圖三:蓋斑鬥魚擁有美麗的條紋。

台長: 達可
人氣(7,285)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蘿蔔坑紀 |
此分類下一篇:Lulu他們家
此分類上一篇:菜頭公司

riby
之前也買了一條藍色鬥魚
第二天帶到辦公室養
唉~隔天就死了
女兒說我不適合養小魚啦
2008-05-27 09:59:43
版主回應
真要養就養蓋斑吧,
潤命得很,
而且也很漂亮啊。
2008-05-28 17:34: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