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7 15:33:33|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如何防止健檢結果誤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何防止健檢結果誤判?
劉競明/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報載某年輕律師於考取大學法律研究所時,曾至某醫院健康檢查,結果通知為胸部X光無異狀。但隔年卻因身體不適,發現肺部X光已經有明顯陰影,經查為肺腺癌。調閱年前之某院X光片,再度判讀時始發現當初肺部已呈現清晰可見之異常現象。由於醫院疏失,讓年輕律師錯失寶貴的早期診所及治療先機。

健康檢查的迷思,的確存在許多民眾心目當中。為什麼剛做健檢的某同事,卻於事後罹患癌症?是否健檢本身有所缺失?健康檢查目前常呈具文。除了學校入學、職場到職、考試報名等,需要健康檢查表之外,幾乎很多家庭、民眾等,都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

目前健保福利對於年滿四十歲的國民,可以每三年接受免費健保給付的健康檢查,但許多民眾並未重視及享用此項福利。各大醫院的住院健檢,收費並不便宜,各種「套裝服務」也未必涵蓋全部的健檢項目,因此健檢迷思之一即是檢驗項目多少的限制。

另外各家醫院之檢驗,實驗診斯之品質不同,因此民眾在選擇健康檢查醫院時,務必要同時了解健檢迷思之二─檢驗品質。 最重要的健檢迷思在於結果判讀。如果醫院只是隨意寄一張健康檢查的檢驗報告單,表示健檢品質仍是有問題的。

通常民眾健康檢查的結果,是以病患問題及需求為導向。在健康檢查之前審慎評估:必須檢查的項目,再對照病患病史、家族史、疾病史及病歷特殊記載事項,決定特殊檢查項目。

檢查結束之後,務必與病患針對檢查結果詳細說明,譬如X光在說明時,就應取出片子,對照圖片實例或數位影像檔案,並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就如同婦產科病人,在接受超音波檢查之後,通常病患會在門診聽完醫師的說明與解釋,才能對病情了解及掌握。

上述健檢案例的誤判,造成年輕律師生命及前途瞬間幻滅,殊為遺憾。所有健檢醫師在病患的健康檢查報告完成時,一定要即時解讀並與受檢民眾或病患,面對面溝通及解釋病情,讓其充分明白自己的健康狀況,才能防止健檢迷思或誤判的情形再度發生。

台長: 容容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