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25 20:27:44| 人氣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死一瞬間 別輸給死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心臟病家族史或有心臟不適症狀,建議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進一步確認是否罹患心血管疾病。 王祖慰攝 國健局鼓勵民眾多跳護心操,加強心肺功能。王宏光攝 流行音樂巨星麥可‧傑克森、功夫名星大衛‧卡拉定最近皆因猝死殞落;前幾年,未上任的內政部準部長廖風德、國內知名企業家溫世仁、紅遍兩岸的歌手鄧麗君……,也都因猝死離世,究竟怎麼正確做,才能躲過死神意外的造訪?且聽聽醫師的告誡。 醫學上,導致「猝死」的原因眾多,但國內外數據都顯示:心血管是引發猝死的最大殺手! 一九七○年代,WHO對於「猝死」的定義:認為對看起來健康的人、病情平穩或正在好轉的患者,在六小時內意想不到地發生非外傷性死亡,便是猝死;但到了八○年代,國外醫師認為:在症狀起始後一小時內死亡者,方為猝死。 每年一萬多人猝死 根據我國流行病學的統計顯示,猝死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八十。換句話說,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六千多人面臨「生死一瞬間」的關卡。 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黃建華表示,目前統計猝死的原因中,心因性猝死與呼吸系統(如氣喘)、腦血管疾病、感染症等其他病症引起的猝死,約佔各半。國外的數據則顯示,在兩小時內死亡的病人中,有高達百分之八十八,肇因於心血管系統。 三大類人易生意外 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暨兒童急救加護醫學科主任陳銘仁說,兒童心因性猝死,常包括未開過刀或不知道自己有先天性心臟病、開過心臟手術兩種。前者包含主動狹窄、冠狀動脈異常等;後者則包括大血管轉位、左側心臟出入口阻塞等患者。 一般而言,三高族、膽固醇過高、代謝症候群等健康狀況不理想;以及個性易衝動、情緒急躁;有抽菸習慣、生活作息不正常等三大類人,引發猝死的機率最高(見表)。 青壯族群多過勞死 猝死最讓人震撼之處在於,身強體壯的青壯年,也難以倖免。究其原因,這些人平日身體無顯著異常,又沒有定期健檢習慣,因此比老病號更難以防範猝死。 振興醫院家醫科暨健檢科主治醫師丘亮說,青壯年猝死通常源於「過勞死」,也就是過度工作、過度勞累,引發人體心、肺等器官衰竭,或腦溢血、冠心病等病症造成猝死。事實上,如果青壯年平時就注意到過勞的問題,猝死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家族遺傳機率頗高 由於造成猝死的心血管疾病,像是先天性心律不整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大多有家族性遺傳,間接讓「猝死」的議題,看起來像是「會遺傳」(前幾年,歌手馬兆駿與其父均於壯年猝死)。 國內曾有醫師針對一對經常因劇烈運動而昏倒的父子,進行基因檢測,發現父子均帶有遺傳心因性猝死基因變異,且屬於顯性遺傳;換句話說,如果爸媽帶有基因異常,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將高達二分之一。 高危險群保持警覺 黃建華建議,家族成員中曾有人不明原因昏倒或猝死,甚至自己曾發生未知因素昏倒,就要進行心電圖、運動心電圖等檢查,並由心臟科醫師評估,是否要藉由藥物或是去顫器(ICD)等方式,預防猝死。 此外,猝死高危險群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若出現氣喘、頭暈、心悸、心律不整、胸悶等狀況出現時,就應立即停止所有活動,如果狀況持續,就要立即就醫。

 



76396003.gif




 

台長: 法喜充滿
人氣(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