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18 18:57:49| 人氣1,8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ユメ十夜」(夢十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改編自日本明治時代(1968.1.25~1912.7.30)大文豪
夏目漱石(Natsume Souseki)文學作品(日本近代文學之父)
「ユメ十夜」(夢十夜)由日本當今正in的導演群執筒。
到底這些名導會如何將100年前漱石寫下的作品與服裝、道具、
布景等作一結合呢?!

我喜歡夏目漱石的短篇小說「門」, 把人的情感刻畫的好細緻。
(不過在DJ心目中的排名仍是 1.三島由紀夫 2.森鷗外)
據知,日本的電視台其實在10幾年前就陸續把這些大師的文學作品
改編成單元劇在電視台播出,演員都是一時之選,也獲得很大的好評。
而這次「ユメ十夜」會引起這麼大的廣大討論,實在是夏目漱石的
「ユメ十夜」跟他的其他作品相較實在是截然不同呀!

還真佩服這些導演們的想像力與創作,呵!
雖道具上的製作 (特別是小鬼、動物的造型)
超出我想像的「拙」,但有些樂趣。

第六夜「奇蹟」中,松尾導演以現今的街舞及音樂打造出可以鬼斧神工的
運慶這個角色,讓人驚笑到不行,我想這個鬼斧神工的power是每個人從
小就夢想要擁有的,呵。
運慶一角可是由萬中選一的街舞舞者-TOZAWA來演出!

第七夜,透過3D-CG的動畫來表達人的「孤寂」也唯美到不行,當下還真
有點讓人享受到一股幽幽的生命美感。

我認為導演們在掌握夢中那種忽清析、忽模糊的影像不能說很好,
但的確有「夢的情境」。有人會覺得這部電影有點是「鬧劇」、
沒有什麼內容可言,不過我覺得這部電影中最重要的是在於每個
導演如何展現出他們的「想像力」。

改編自文學作品的戲劇、電影不算少,
「改編」就某種程度而言上就是一種創作
(觀眾期待的是-會超越原作嗎?),
既是創作就不可能100%抓住作者所要表達的精髓。
所以創作者除了本身的涵養、能力外,重要的就是在於想像力。
所有的創作若沒有發揮一點想像力,
真的就失了一種作品本該有的美味了。

如果你是一位文學文字創作者,是否有想過你的作品有可能在N年後
被改編成戲劇或舞蹈演出呢?
如果還未曾想過,那麼這部電影可以是個參考。
DJ鼓勵文字創作者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有些收穫也不一定喔。

走出電影院的同時,我想到一個問題,好的文學作品總有機會被改編成
戲劇、歌舞劇之類來演出,那有沒有什麼文學作品可以完全單以舞蹈
(就只有舞蹈+音樂)型式來呈現呢?
如果有人知道的話,記得跟我分享ㄋㄟ ~ 。

當天在電影院也讓我連想到曾與一位來自日本的街舞老師Takuro的對話,

T:為什麼在台灣,大多數的人看完電影後就會很快離開呢?
為什麼不等畫面或音樂結束後才散場呢?

DJ:習慣吧 ( 瞬間我還真的不知如何回答)!在日本大家都等整個結束才走嗎?

T :對 (他還是一臉困惑)!在日本我們會覺得 樣不大禮貌 因為電影算是結合
很多的人所展現出的作品,如果劇情一結束就走,這樣對那些藝術工作者
是不大禮貌的 ~ ~。

DJ:嗯,我也這麼覺得。畢竟一部電影不只導演、演員,還有音樂人、服裝、
設計師、道具師等等很多人。且劇情完之後,都會播放這些幕後人員的名
字及其他一些介紹 ~ ~。

T: 對呀 (很天真、理所當然的口穩)!而且有時搞不好還會有一點說明或是
鏡頭,沒看到也很可惜。

這個「電影院的禮節」我很早就留意到了,
因為自己也都習慣到整個結束再離開。
有時我也想不通為什麼大家都那麼急著走呢 (趕公車?趕捷運?上廁所?)

當我們曾有從事幕後工作或創作經驗時,就會知道一件作品一定得結合
各方人力才有可能完成。所以在我們為幕前的導演、演員喝采時,
不要忘了也要給那些幕後英雄一些鼓舞與尊敬!

「電影」散場 ->可不是「劇情」散場,呵。

所以呼籲大家,今後我們也要多注意這電影院禮節ㄛ。
當天我很高興,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是等到電影結束後再起身離位的!


< 下記是摘自摘自相關網站 >

Ps.在一些夜之後,我寫下當下看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囉。

100年前的明治時期,41歲的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寫下了綺想繽紛、
詭異唯美的【夢十夜】。
這是夏目漱石最獨樹一格的作品,自問世以來就爭議不斷,其內容雖離奇詭異,卻因此更受青睞。夏目漱石當時說道:「深具野心的我,要讓100年後的人們來解開這個謎。」100年後的今天,日本邀請了當今影壇11位頂尖大導演,以他們迥異的風格和不同的角度,完成了這部曠世奇作,一探這位大文豪瑰麗迷離的夢境。參與拍攝的導演,包括【超人力霸王】大導演實相寺昭雄、【細雪】大導演市川崑、【咒怨】導演清水崇、【戀之門】鬼才導演松尾鈴木,和曾來過台灣的山下敦弘等;而十片中唯一的動畫,則由日本ACG界頗負盛名的插畫大師天野喜孝來執導,使這十個故事更加包羅萬象:不但有年少舊事、有古今交錯、有惡夢與現實交織,更有以3D動畫來傳達的超時空幻想。
夏目漱石在一百年前寫下「夢十夜」時,當時明治時期不論城鄉,人與動物的關係都密不可分。而電影《夢十夜》中更出現有魚、貓、蛇、馬、雞、狗、豬,甚至蚯蚓等總計將近有十種動物,幻化成各種形色入夢,其中尤以豬和雞最令人嘖嘖稱奇。


「第一夜」- 愛情
監督:実相寺昭雄
脚本:久世光彦
出演:小泉今日子、松尾スズキ

作家百閒和女人相守在一起,時光正緩緩流逝。那女人忽然脫下衣裳說:「你若愛我,會願意為我守候一百年嗎?我一定會再回來」她留下這句話,然後就悠悠死去。作家依約定在女人墳前,等候了許多晝夜和無數的日昇日落…,女人沒有回來,卻猛然驚覺百年竟已到來…。這是一個穿越百年的愛情故事,寄望愛情和承諾的恆久。

( DJ:愛情有時還真的是個沉重的負擔。若是甜蜜的負擔再重又何妨!
然而常「事與願違」,不是嗎? )

*
*
「第二夜」-悟道
監督:市川崑
脚本:柳谷治
出演:うじきつよし、中村梅乃助

男子走進光線昏暗的房裡,忽見一名和尚端坐在此。男子表明身分是武士,師父說:「既是武士,就不可能不悟道。」不禁和尚挑釁,武士拼命想悟點什麼,但未成功。武士於是決定,鐘響時若仍無所悟,就砍下和尚的頭,否則即自殺…。殺氣騰騰的他,一步步逼近嘲笑他的和尚…。這是一則關於武士與悟道的夢,深具禪意。

*
*
「第三夜」-孩子
監督・脚本:清水崇
出演:堀部圭亮、香椎由宇

炎炎夏日,孩子們的嘻鬧聲,吵得夏目漱石無法寫作。他想起自己孩提時,曾夢見地藏菩薩的頭墜落在地,此後便接連不斷做和地藏菩薩相關的夢。最近,這樣的夢又開始侵擾他。此時他竟發現:他背負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雙眼雖盲,卻清楚地指引他一直往前走…。這是一個和輪迴因果有關的夢,懸疑。

清水崇(Takashi Shimizu)導演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他就是拍恐怖片《咒怨》起家,之後很迅地成為日本恐怖片的大師級人物,作品還有《咒怨2》、《稀人》、《輪迴》和西片《不死咒怨》、《鬼謎藏》等。他曾說過,每人心中有潭靜水,卻常脆弱得僅一陣輕風都能撩起漣漪,把人變得比平時更敏感,因敏感而心生多疑,因多疑而變得膽怯。

(DJ:相當同意清水崇說的-「每人心中有潭靜水,卻常脆弱得僅一陣輕風都能
撩起漣漪」,如果能夠真正的彼此信任,再大浪都無懼,那小小的漣漪又
算什麼呢 ! )
*
*
「第四夜」-童年
監督:清水厚
脚本:猪爪慎一
出演:山本耕史

來到一個小鎮演講的夏目漱石,本來應該在「市民會館」下車,卻誤闖到「面影橋四丁目」來。這條街上的孩子們正歡唱著歌,突然一個老頭叫喊:「快看啊!變出蛇來啦」。好奇的夏目漱石尾隨孩子們後面,發現這街道竟似曾相識,使他瞬間跌入了童年回憶裡…。這是緬懷過去的一場夢境,充滿濃濃的年少情愁。
由飾山本耕史演年輕時的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扮起大文豪風度翩翩,加上一襲剪裁得宜的復古西裝,被日本媒體讚許為《夢十夜》全片中最俊帥的夏目漱石,超越了前輩堀部圭亮和藤岡弘。

(DJ:童年的玩伴們永遠都是那麼的美,趣事總是一籮筐,可惜的是,終究還是
會失聯! )
*
*
「第五夜」-恐懼
監督・脚本:豊島圭介
出演:市川実日子、大倉孝二

市川實日子演出一名擔心丈夫庄太郎(大倉孝二 飾)安危的妻子真砂子。她在睡夢中忽然聽見一個神秘聲音說:「當天亮雞啼時,有事會發生…」,正在擔心徹夜未歸丈夫庄太郎的安危時,竟見有小鬼自地上竄出,驚恐萬分的她,於是和小鬼打了起來。為了趕在天亮之前拯救丈夫,她騎馬疾馳而去,沒想到小鬼卻緊追在後。她靈機一動,遂以碎布扮成雞冠雞毛,扯開破嗓學雞蹄叫。努力「扮雞」的她終於提前將黎明喚醒,順利驅趕了小鬼…。「庄太郎」在夏目漱石的筆下,是個不折不扣的貪色之徒。市川實日子雖然拼命救夫,可惜丈夫庄太郎卻是個薄倖漢。她最後雖順利救得了親夫,卻也立刻面對丈夫徹夜未歸、致使兩人貌合神離的「心魔」。這是一則過去與現在、夢境與現實神秘交錯的故事,挖掘了人心最深層的恐懼。

(DJ:婚姻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婚後還要擔心的話,為什麼要結婚呢?
不懂 ~不懂呀! 為什麼要醜化婚姻的面目呢? 真的是人間遊戲嗎?)
*
*
「第六夜」-奇蹟
監督・脚本:松尾スズキ
出演:阿部サダヲ、TOZAWA、石原良純

聽說運慶要現場雕刻仁王的頭像,大家都聚在這裡等著觀賞。忽然間,只見運慶開始跳舞,並不斷對著天空揮舞著手中的鑿子和棒槌。仁王頭像果然雕刻成功,卻精美彷彿是仁王頭像的形早就掩埋在木頭中,圍觀眾人紛紛讚嘆不已…。值得一提的是,飾演運慶的是日本名舞者TOZAWA,他奇特炫麗的舞步,使本片充滿極強娛樂性,令人耳目一新。

(DJ:如果夏目漱石知道此夜是結合HIP HOP街舞風格,跟音樂的話~
肯定會開懷大笑吧! 應該不會吐血才是 ^0^
光想到穿著西服、留著帥氣小鬍子、瀰漫英國紳士氣息的夏目漱石在一旁
看運慶運功的模樣就覺得有趣呀! )
*
*
「第七夜」-孤寂
監督:天野喜孝、河原真明
出演:Sascha、秀島史香

由日本ACG界首席插畫大師天野喜孝和「GAME天王」河原真明聯手執導的電影,美不勝收的3D-CG動畫場景,在綺麗幻想中滿佈人心的孤寂。

一個旅人坐在一艘巨大的船上,卻不知該往何處去,強烈的孤獨感讓他頓時心萌死念…。這時,他看見船另一端,一位少女正在飲泣。少女身影忽然消失了!旅人遍尋不著,只好走進船艙。卻在熱鬧酒吧中,看見少女正彈奏著鋼琴,而她身旁的男子則在演唱歌曲…。旅人百感交集,再次步上甲板,縱身一躍就跳入海裡…。

(DJ: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對人生感到絕望、也會質疑自己存在的意義。
曾一度自己也有想過「自殺」這一件事,唉! 不過軟弱絕不是一件可恥的
事!會軟弱是理所當然的! 真的 !
即便是在最唯美的狀態下又如何? 人類是最堅忍但也是最脆弱的! )
*
*
「第八夜」-靈感
監督・脚本:山下敦弘
脚本:長尾謙一郎
出演:藤岡弘

由日本漫畫家長尾謙一郎改編,極具幽默感和趣味性。
一群孩子們在稻田裡玩耍,其中有一個叫美津的孩子,捉到了一隻長約10公尺、長相奇特的管狀生物,於是把牠帶回家中養,還給牠取了一個名字「力奇」…。此時面對一堆稿紙、正腸枯思竭的夏目漱石,竟聽見窗外孩子誤喊他為另一作家「森鷗外」!正感無奈,突如天外飛來一筆,頓覺文思泉湧…。

(DJ: 想到之前有報導說,有一個人將蟑螂當成寵物在養 ~
oh my goodness !! 難不成是因為牠可愛的小名「小強」的關係才收
牠為寵物嗎? ~ 到底是誰取了這個小名給牠呀!)
*
*
「第九夜」-離情
監督・脚本:西川美和
出演:緒川たまき、ピエール瀧

父親出征戰場,留下了年幼小孩和母親相依為命。某夜裡,母親攜子赴廟祭拜,祈求丈夫能平安歸來。母親將小孩置在一旁等候,赤足在廟裡來回踱上數百步,並合掌祈禱了數十回。小孩感到很無聊,推開了大殿的門,竟看見戰場上父親的身影…。小孩急忙轉身想叫母親,便抓起繩索撞起鐘來,更攀上繩索使盡全力猛撞,鐺!鐺!鐺!…此片道盡一對母子對離家父親的思念之情。
*
*
「第十夜」-食色
監督・脚本:山口雄大
脚本:加藤淳也
脚色:漫☆画太郎
出演:松山ケンイチ、本上まなみ、石坂浩二

導演以幽默而戲謔的手法,探討人性中的食慾和色慾。
自認是鎮上長得最帥的庄太郎,卻是一個只愛美女、無情無義的男人。有天,他在失蹤多日後突然狼狽逃回家。原來就在幾天前,好色的他尾隨一名美女,來到了一個賣豬肉蓋飯的餐廳。那蓋飯美味至極,讓他一碗接一碗地吃到精光。就在此時,美女卻現出了原形…。以【死亡筆記本】成名的「L」松山健一表現精彩,全片讓人意猶未盡。

(DJ : 看過此片後, 應該有一陣子大家不敢吃蓋飯了吧!
嗯~, 大多數的帥哥們似乎都沒什內涵樣! 不過不能一概而論啦 !
有趣的片子,可以給男生一些警悌!)


日本官方網站:http://www.yume-juya.jp/




< 後記:夏目漱石 >

1867年出身於現在東京都新宿區喜久井町)。為夏目小兵衛直克(54歲)與 其妻子千枝(41歲)所生下的五男(共五男三女)。取名為夏目金之助。
自幼學習漢文,及長轉攻英國文學,其深厚的文學素養奠定了他在近代日本文壇的地位。

由於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漸沒落,雙親並不希望這位么兒的降生,所以出生後一度被寄養在別人家,兩歲時便被過繼為嚴原家的養子,此後因養父母情感不睦以及養父的工作影響而經常遷居。十歲時才總算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然而這樣的幸福日子極其短暫,父兄一向與他不睦,並對他濃厚的文學志向不以為然;其母在他十五歲時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歲時就已離家開始其外宿生涯。這些遭遇相信對於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後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從幾部帶著濃厚自傳色彩的小說如《少爺》、《三四郎》、《之後》、《道草》等等都可見其端倪。故事裡的主人翁多半有著良好的家世,卻不受父兄所重視,也因此他們往往是孤獨地,很早就意識到要自力更生,但內心裡則無不渴求親情的溫暖。有人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徵﹂。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於悲天憫人的情懷而意識到真實世界的不完滿,嘔心瀝血發而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問世,但這份感動人心的力量往往來自於苦痛。

1905年發表長篇小說《我是貓》,大受好評,更因此被譽為最有價值之新時代作家,夏目漱石深受鼓舞而立志成為全職作家,自此先後完成《心》、《少爺》、《草枕》、《三四郎》、《之後》、《門》、《行人》、《明暗》等小說均廣受讀者歡迎,《少爺》一書更因風格詼諧且平易近人,而成為最多日本人讀過的小說。他對寫作專注而熱情,並大力提拔文學俊彥,影響所及,文風大盛,可謂日本近代文學的鼻祖。1916年因胃潰瘍惡化辭世,享年50歲。

夏目漱石具有江戶人樂觀灑脫的氣質,再加上漢學及英國文學的薰陶,使他的作品流露著從容優雅的氣息和幽默感,有別於典型大和民族的沈鬱。他對當時日本受到西方自然主義影響下的抑鬱悲觀文風頗感不滿,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在文學中體現美感。這種從容悠然的寫作風格使他被稱為「餘裕派」作家。

晚年文風轉變,以解析人心為主,流露著作者的嚴格自省。無論如何,他的小說因結構井然和豐富的想像力,而能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受歡迎的程度至今不墜,享有日本國民作家的美譽。

台長: DJ
人氣(1,8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音樂‧MV |
此分類下一篇:愛過 v 不公平
此分類上一篇:She Is The On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