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2-09 14:02:22| 人氣7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為什麼我們養出玻璃心孩子?

為什麼越來越多孩子有能力應付學業,卻無法應付日常生活?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遭遇挫折時,傾向憂鬱與焦慮?美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當父母擔心受傷而減少孩子在外面玩的時間,是剝奪讓孩子冒險的機會manchester樓盤

 

遊戲是培養孩子挑戰風險的方式之一

遊戲研究翹楚彼得.格雷(Peter Gray)將「自由遊戲」界定為「由參與者自由選擇並帶領的活動,參與者是為活動本身而參與,並非有意識地追求達成有別於活動本身的目標」。因此,鋼琴課不是自由遊戲,繞著鋼琴亂跑是;足球練習不是自由遊戲,臨時湊隊踢球是。格雷和其他研究者發現:遊戲之間並不平等。激烈的體能自由遊戲──在戶外進行,與其他孩子一起──是很重要的遊戲類型,我們發展中的心智「預期」的正是這種遊戲。孩子們最喜歡的一般也是這種類型(這也正好說明想像式遊戲或扮演遊戲的重要性,這種遊戲不只在較不喧鬧的室內自由遊戲裡看得到,在打打鬧鬧的戶外自由遊戲中也經常看得到)英國買樓移民

 

格雷提到,孩子們傾向為戶外自由遊戲加入危險和冒險,例如爬樹、爬牆、用滑板溜下階梯和扶手等等。

 

他們似乎會自己服用適度恐懼。他們像是刻意製造一些適度危險的情境,好讓自己學習怎麼處理這些情境的體能挑戰和情緒挑戰。這些活動之所以有趣,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它們適度嚇人。摻進的恐懼太少,活動就顯得無聊;摻進的恐懼太多,活動就成了恐怖,不再是遊戲。只有孩子自己對劑量拿捏得準固定資產

台長: districtty
人氣(7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