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14 06:48:24| 人氣5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考古] 那個藍調之音的時代(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的人生意義建立在追逐一個叫BlueNote廠牌的唱片。遊走在台北那些唱片行之間,只為了找尋遇到剛巧鋪貨的可能性。及使是在誠品看那本大大的BlueNote封面集,我也可以一邊數著我有的部分,一邊望著我沒有的部分,留著口水帶著幻想地度過一個下午。蒐集BlueNote的唱片之於我的意義,就好像聆聽收音機對Woody Allen的意義一樣,都是屬於那個已消逝的年代的記憶了。

雖然我還記得我的第一張爵士樂CD,但是,至於我的第一張BlueNote,我是怎麼樣想也想不起來了。如果我那時候知道我會這麼著迷於這個廠牌的話,我就應該要記錄這個對我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性時刻。可惜,我並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但是,或許,只是或許,有一天我會知道,我只差那一張就可以把這個牌子的唱片收集完了。

1920年Sam Wooding's Orchestra在柏林的一場演出,讓一個叫Alfred Lion的年輕人第一次接觸到了所謂的爵士樂,爾後,1939年的一月六號,他創立了名為BlueNote的廠牌,替Albert Ammons和Meade Lux Lewis錄製了第一張唱片,開啟了爵士樂史上相當重要的一頁。BlueNote這個廠牌對後代樂迷的重要性,或許是連萊翁當時自己也想像不到的。

就像一家傳奇的餐廳需要一個善良的老闆,天才的廚師,和一個八面玲瓏的侍者一樣,一個了不起的唱片廠牌,除了有狂愛爵士樂的老闆Alfred Lion之外,還有執著於原音重現的錄音工程師Rudy Van Gelder,以及設計簡潔優雅封面的Reid Miles。當然,Lion的多年好友和負責行銷的共同擁有人Francis Wolff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員,因其個人攝影的興趣,在錄音過程中玩票性質所拍攝的樂手照片,除了變成BlueNote唱片封面的註冊商標之外,也因為其成功的捕捉樂手們錄音時的氣氛,成為我們側面瞭解樂手的重要史料。

我想,萊翁對音樂,錄音及封面美工的好品味,大概是造就BlueNote為一個偉大傳世廠牌的主要原因吧。除此之外,三位長期幫其唱片寫封套說明的樂評Leonard Feather,Nat Hentoff和Ira Gilter也是居功厥偉,他們將難以言喻的美麗音樂,轉化為平易近人的文字描述。其中Leonard Feather大概是最重要的一位了,中肯精準的描述,貼切幽默的比喻,偶爾提到一些樂手的小軼事,每每讀來,總是一種音樂本身之外的享受。將Hank Mobley比喻為『中量級拳王』就是出自他替『Workout』的介紹,另外關於Jutta Hipp那美麗而短暫的到訪,若是沒有Feather詳實仔細的紀錄描述,會顯的更無足輕重吧。

有趣的是,一個不是音樂科班出身的製作人,甚至不是一個『正統』的美國人,卻比任何一個人都早的發現了Thelonious Monk,Herbie Nichols,Andrew Hill,Bobby Hutcherson,Sonny Clark,Grant Green,JR Monterose, Tina boorks,Larry Young,Sam Rivers,Jimmy Smith以及Grachan Moncur III等人。另外Hank Mobley,Jackie McLean,Kenny Dorham和Lee Morgan更是以BlueNote的唱片,替他們自己在六零年代的重要轉變,做了最詳實的記錄。

台長: 敗家雙季刊主編兼倒茶
人氣(5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