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7-12 17:15:03| 人氣54| 回應0 | 上一篇

敢於衝撞 勇於挑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年著名經濟學家沙洛 (Lester Thurow) 在台灣的演說中曾經揭示全球化經濟時代的來臨對台灣所產生的衝擊,強調知識經濟的重要性,根據沙洛的說法,對整個世界來說未來是極其光明的,新的科技有助於環境與經濟的提升,共生共榮的持續發展,但是對人可就不那麼樂觀了。

由於知識已經逐漸成為了資本主義所持有的最重要資本,強調專業知識、僱傭忠誠崩壞的趨勢儼然成形,現在的不穩定可能就成了以後的常態,能夠讓人們繼續生存的就是知識,以知識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徹底的破壞現有的經濟模式,如果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優勢,很難在下一個世代累積自己的財富,年紀大的勞工出賣的是早期的經驗及專業技術,年輕勞工則販賣新習得的專業技術,對企業主來說,這些舊知識及舊經驗絕對比以往更不值錢,因為年輕員工工作比較認真、專業技術比較高,也更具彈性及潛力,而這些都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動力來源。

人力密集的產業逐漸走入歷史,高科技的時代悄悄來臨,所謂的「鐵飯碗」不復存在,以台灣為例,許多的國營企業如台糖、台鐵、台汽...等等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這些被淘汰的國營體制共同的致命傷就是龐大的人力資本,企業動力被消耗殆盡,與台積電、聯電等高科技公司的菁英政策相比,兩者更是大相逕庭,新的經濟政策使得基本面不再以人力為主,今年所提出的六年國建計畫中,更是提出「兩兆雙星」的產業發展目標,希望能強化台灣的創新研發能力,建設台灣成為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中心,這樣的政策走向,已經明白的宣告過去仰賴人力資源的舊經濟體制走入歷史。

面對知識經濟的新紀元,整個世界80%的財富將被20%的人所壟斷,過去的產業所憑藉的優勢成了今日的負擔,社會階級也逐漸變得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專業素養的養成與教育的普及程度,決定了下個世紀國力的強弱,到時候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能因此找到通往財富金字塔頂捷徑,抑或永遠成為這一波革命的犧牲者,在這充滿變數的環境下,敢於衝撞,勇於挑戰的人,將有更多的領悟。

參考資料:
沙洛(Lester C. Thurow)著:齊思賢譯。知識經濟時代(Building Wealth)。臺北市 : 時報文化,民國89年。
溫肇東。「從兩兆雙星到四倍數」。中時電子報。民國91年5月6日。

台長: 又禎
人氣(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