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03 20:08:08| 人氣2,2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句佛號大總持 但念彌陀大事畢 (2014.10.2劉素雲老師學習班心得體會之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句佛號大總持 但念彌陀大事畢

(2014.10.2劉素雲老師《科註》學習班心得體會之九)

 



    寫這篇《科注》學習班心得體會,我心情很沉重。九月二十八日,我聽了師父上人對《科註》學習班第八十四集的開示,我非常震驚,我心酸楚,淚流滿面,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師父他老人家說出了這麼傷感的話。我聽師父講經十四年了,見了八次師父,從來沒聽師父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不是非常讓老人傷心的事情,老人不會說出這番話來的。我雖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在這裏只想說,面對一位普受世人尊敬的八十八歲高齡的慈悲長者,去傷他的心,良心何忍?居心何在?

    我今天和同修們分享交流的心得體會的題目是:「一句佛號大總持,但念彌陀大事畢。」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題目?可能有同修說,劉老師,我們問你什麼問題,你都告訴我們老實念佛,你能不能告訴我們點別的?在這裏我坦誠地告訴大家,我就會念阿彌陀佛,別的我什麼都不會。這是大實話,大真話。我的餘生還有多長時間,我不知道,阿彌陀佛知道,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接我,我就什麼時候回家。不管餘生還有多長時間,我就一件事要做了,除了這件事之外,別無他事。什麼事呢?就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在這個過程中,盡自己所能,隨緣而不攀緣地把淨土念佛法門,把《無量壽經》會集本,把阿彌陀佛佛號的無比殊勝,不可思議,介紹給一切有緣眾生,願一切有緣眾生今生圓成佛道。

    我為什麼堅定不移地選擇走這條路?可以說,歷經風風雨雨,百折不撓,泰山壓頂不彎腰。因為我是淨土念佛法門,《無量壽經》會集本,阿彌陀佛佛號的受益者,我不是道聼塗説,人云亦云,盲目崇拜。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正是這個正確選擇,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命運。我受益了,我改變了命運,我真誠地希望我的同修也都受益,也都能改變命運,過幸福美滿、自在快樂的生活。

    看過我的以前光碟的同修們都知道我的那一段經歷,一九九九年,我面臨兩個絕境,一是生命的絕境,得了不治之症,醫生說我隨時面臨死亡;二是生活的絕境,對我來說,幾乎就是滅頂之災。精神上的折磨,肉體上病痛,可以說是雙管齊下,讓我無路可走,生不如死。恰恰就在我痛不欲生的時候,我得到了一本《無量壽經》會集本,得到了老法師講《無量壽經》的一套光碟(這是師父一九九四年在臺灣第三次宣講無量壽經的光碟,全套光碟是七十碟,每碟一小時)。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人指點我念阿彌陀佛。現在回過頭來看,可能就在二000年前後,我的學佛機緣成熟了,佛菩薩慈悲,用惡度的方法(患了不治之症)把我度進了佛門。從那時候起,我的人生命運徹底地得到了改變,十四年來,我的經歷,我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我受益了,我改變了命運,我找到了回家之路。師父上人告訴我,不但要獨善其身,還要兼善天下,我不能辜負師父上人對我的期望。尤其是我看到我身邊的人,有很多人還生活在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還在苦苦掙紮,我於心不忍。我苦過了,我知道苦的滋味,我痛過了,我知道痛的滋味,我病過了,我知道病的滋味。我想盡我一點微薄之力,讓我的同修門少一點苦,少一點痛,少一點病。這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交流這個題目的初衷。

    下面先來說說一句佛號大總持。我們先就字面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一句佛號指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都可以,都對,都沒錯。現在還有人在爭論,有人說念六字的對,有人說念四字的對,我說念六字對,念四字也對,一切法由心想生,心誠則靈,只要你心真誠,怎麼念都好。你喜歡怎麼念就怎麼念,不要強行要求別人也必須按你的念法去念。

    再說說這個大,這個大字從字面上來說有三個意思,一是指跟小相反,指占的空間較多,面積較廣,容量較多;二是指數量多;三是指程度深、範圍廣;再說這個總持,這個總有兩個意思,一是聚合,聚集在一起;二是概括,全部的、主要的、為首的;再說這個持,持有三個意思,一是拿著、握住;二是遵守不變;三是治理、主管。我們把字面的意思解釋清楚了,那麼什麼是大總持也就明瞭了。

    師父上人今年是第四回講大經科註,又辦了《科註》學習班,九個月過去了,聽沒聽懂,九個月師父上人在講什麼?中心重點是什麼?就是這句話,一句佛號大總持。我不是在這裏說瞎話,我是有憑有據的。下面舉師父上人的話為證:

    什麼都不要聽,什麼都不要看,什麼都不要說,這些都是干擾,只有一句阿彌陀佛能夠讓你開悟、證果。

    我在這個世界隨時可以走啊,我的一切都是眾生的,不是我個人的。為佛法,為眾生,不為自己,一切由佛菩薩安排。順境、逆境都是佛菩薩安排的,八十五歲覺醒了,一切都放下了,就一句佛號念到底了。把《無量壽經》會集本傳遍全世界,一部經,一部注解,一句佛號夠了。其他的都不要了,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一切諸佛總名號(通號),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無量法門就是眾生有無量的病痛、煩惱習氣。每一個法門都可以專對某一種習氣,對症了,藥到病除,立刻就恢復了健康。要是用錯了藥,用錯了藥也會毒死。

    任何一個法門都能救度一切眾生,救度與他相應的,好像醫藥一樣,它治什麼病,你害的病得到這個藥,藥到病除,吃錯了藥就麻煩了,唯一不錯的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叫萬靈丹,什麼病都治,所以你放心去用它,你不必顧慮,我應不應機,不必考慮這個,其他的都是有藉根基的,對了根基很靈,可是你介紹給別人,未必對他的機。

    善財修什麼?徹始徹終就是一句佛號。

    修什麼法門?念佛法門。我心裏念阿彌陀佛,事情幹完了,阿彌陀佛就現前了。分秒必爭,我有一秒時間,我念一句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念,這一秒就空過了。身體、明天都不要想,為什麼?佛安排的,我想了不靈,佛安排的靈。

    列舉了師父上人說的這些話,我們概括一下,一句佛號大總持,究竟總持了什麼?高度簡潔地概括一下,就是:一句佛號總持了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三藏十二部)和一切法;總持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名號(念一佛即念一切佛)。稍微複雜地概括一下:阿彌陀佛是如來的全部家業;是佛說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核心之要;是佛說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實相法印;是佛說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最終歸宿。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師父他老人家苦口婆心說了五十六年,還沒有聽懂,真是:凡夫成佛真個易,去除妄想實為難。難怪師父上人發出這樣的感慨:深感我們這一代人的福太薄了,太可憐了!

    師父告訴我們,「一天到晚口裏只有阿彌陀佛的阿公阿婆是佛菩薩示現的。」你相信嗎?你認識嗎?你瞧得起他們嗎?有的人自視清高,誇誇其談,甚至想淩駕于師父上人之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老師永遠是老師,學生永遠是學生。可能有人會不服氣,說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叫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假,的確有這句話,但是你是那個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青嗎?沒有那個藍,哪裏來的青!

    老法師慈悲,不忍心看到眾生福報這麼薄,機緣遇到了又錯失良機;不忍心眾生這麼苦還不覺醒,路走錯了還不肯回頭;不忍心看眾生往地獄裏鑽。老人家一個勁兒地作自我批評,我們有些人聽了還不覺得怎麼回事兒,甚至還在沾沾自喜,以勝利者自居,覺得誰都不在話下,自已本事大著了,師父是誰?師父是大智慧之人,你有什麼資格在師父面前指手畫腳?師父在救你呢,你知道嗎?師父的大恩大德你無以回報。好好老實念佛吧,先夾起尾巴做人吧,連人都做不好,何談作佛?

    下面,再說說題目的下半部分,但念彌陀大事畢。這句話的意思不難理解,我們也先從字面上來解釋一下。

    但念的但,它的意思是只,僅,只要這三個意思;大事,是指了生死,出輪回,出十法界這件事;畢的意思是完,完結,完成的意思。連起來但念彌陀大事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只要你念阿彌陀佛,了生死這件大事你就辦成了,辦完了。還需不需要別的了?不需要了,一個但念就說得明明白白的了。上海下賢老和尚就是給我們作的但念彌陀大事畢的最佳榜樣。海賢老和尚已經做了,師父上人正在做,我們還需要懷疑嗎?還要自己再去探索、開闢新路子嗎?現成的成功之路你不走,這難道不是福薄是什麼?

    師父上人諄諄告誡我們,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往生極樂世界擺在第一位,成就念佛法門的關鍵,在於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情況下,只念阿彌陀佛這一法,除阿彌陀佛,其他什麼都不念,但念阿彌陀佛一法足矣。若離阿彌陀,萬般皆無用,徒勞無有益。曾經有同修問我,劉老師,你學佛主修是什麼?助修是什麼?在這裏,我坦誠地告訴大家,我的主修是阿彌陀佛,我的助修還是阿彌陀佛。現在是這樣修的,將來還是這樣修。這個永遠不會改變的,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決定得生淨土。這個信念,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有絲毫動搖的。

    分享報告就說到這裏,借這個機會,再稍帶著說幾句題外話。

    到現在為止,算上今天這篇分享報告,我一共寫了九篇,依我的本意,我一篇都不想寫,為什麼?你已經很出名了,儘管你自己時刻提醒自己低調做人,低調做事,可是嫉妒障礙還是很多,我想這些和別人都沒有關係,是我自己做的不好,這些障礙都是我自己感召來的。我應該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念佛,老老實實求生淨土,老老實實親近阿彌陀佛,老老實實為眾生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實事求是地說,六、七月份,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似乎有人在搞什麼名堂,但這只是一種感覺,因為我和外界沒什麼聯繫,外面的事兒我幾乎一無所知。現在看來,我當初寫的那幾篇學習心得報告,大概都不是空穴來風吧。比如說,五月份寫的那篇《你亂我不亂,心定阿彌陀》,七月份寫的那篇《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八月份寫的《沒事找事,閒話正說》,是不是佛菩薩在點化我加持我,有些話要通過我來說,如果是這樣,我應該說的我一定說,我曾經說過,為法捐軀亦坦然,我隨時作好了為法捐軀的準備。

                                                慚愧弟子 劉素雲頂禮 O一四年九月三十日

                                         


淨空老法師開示

    我們聽了劉老師的學習報告,也看到這篇文字了,這是她第九篇。她的東西篇篇都受到人尊重,篇篇都是大經喜歡聽的、喜歡看的。我們為什麼沒有?別人為什麼沒有?她的東西就像她所說的,是她真心裡面流出來的,我們一般人真心沒現前,從早到晚,從初一到臘月三十,我們用的什麼心?我們用的是妄心。妄心裡頭沒有真心嗎?有,真心沒起作用,妄心起作用了;真心沒發芽,妄心長成小樹了,再往上長就成大樹了,那就無可奈何了。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否則的話,這一次得人身,聞佛法,都白來了。

    前面我們聽過自了法師的報告,他說得好,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生死心不切,以為這個世間還挺好的,挺好玩的,捨不得離開,真正關鍵在這裡。所以,海賢老和尚跟我們不一樣,他經歷過兩次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跟第二次,知道人生苦。我這個年齡第一次沒有遇到,第二次遇到了,八年抗戰,顛沛流離。我家裡有四個人,父母、我、還有個弟弟​​,四個人住四個地方,不能團聚,你就想到多痛苦我離開家十四歲,我弟弟離開家九歲,常常想起來會流眼淚,那麼小,沒人照顧,知道人生苦,想出離。沒有遇到佛法,那個出離難。

    怎麼出離法?遇到佛法之後人就得救了,我感謝老師!要不是方東美先生把宗教這個東西介紹給我,幾乎是不可能的。認識佛法之後,雖然知道有淨土,但是受一般社會影響,認為淨土是老太婆教,不是知識分子學的,所以迷在大乘經教當中。迷的時間不算短,雖然有懺雲法師、有李老師時時刻刻提醒我,告訴我淨宗這個法門好,我都沒有接受。我跟同學們說過,我真正接受是講《楞嚴》、講《法華》、講《華嚴》,從這些大經裡面看到,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菩薩,這些人幾乎都是念佛往生淨土而成就的,這才引起我的重視。不容易,得來難,難能就可貴了。

    年歲過了八十了,那個時候講《華嚴》,講得也津津有味,了生死有沒有把握?沒有!華嚴境界我們知道,我們做不到。大家都很著急,著急什麼?業障很重,這個著急是對的。所以總是想懺悔業障。什麼方法有效?念佛念這麼多年沒效,那我再老實告訴你,念佛要沒效,那就什麼法門都沒效了為什麼?慈雲灌頂法師說得好,我相信他的話,他在《觀經直指》裡面講的,過去我曾經講過《觀無量壽佛經》,我用他的《直指》做參考。他說得好,我們世間人造作罪孽求懺悔,一切經論、一切懺法都失效了,都懺不了你的罪業,他說最後還有一門可以把你的罪業懺除,這一門是什麼?老實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說了這麼一句話。

    換句話說,所有一切懺法都失效了,最後這一法,那這一法都懺不掉了,你就沒救了你真的要知道,為什麼這個方法我們用起來不靈?原因不難懂,我們對它沒有真信你看看人家說有別的方法,心馬上就動了。這就說明什麼?你對於念佛法門沒信心這個法門只要三個條件,太簡單了,第一個,信;第二個,願;第三個,念佛你的信出問題了。我說過,百分之九十九的信,還有一分懷疑,那一分懷疑就是你的罪業不能懺了的原因

    這一次我請的果清法師來跟大家講戒律。他很難得,我們早年在一起學習,沒想到我們八個同學只有他出家,出家之後專攻戒律,戒律攻了三十多年,難得!現在能把戒律講清楚的,大概只有他一個。「戒律很重要」,早年章嘉大師這一句話給我講了幾十遍,因為我們疏忽了,不重視戒律,只重視經論。經論裡面有智慧、戒律,認為這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生活習慣,難道我們學佛要當印度人、還要當三千年前的印度人?哪有這種道理?

    佛法我們最佩服的地方,它跟其他宗教不一樣,它能夠適應環境,它主張本土化、現代化。所以我們就明了,中國古時候的夏、商、周三代的禮,禮就是我們生活的規矩,跟佛法戒律一樣的,有興有革。這三代差不多有兩千年,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將近兩千年的歷史當中生活當然有變革,所以,夏是繼承古時候的,三皇五帝的;殷,殷商,根據以夏的禮為依據刪改,就是修訂,像現在我們修訂憲法一樣,適合於這個時代;周也是以商的禮作為基礎,再加以整理修訂,適合於周朝。

    戒律沒聽說改我們就懷疑了,其實戒律有沒有?有,到中國來全變了,你看衣服,印度人只是一個披衣,袈裟;中國人要穿,裡面穿中國衣服,外面袈裟圍在外面,這表示不忘本的一個意思。但是裡面飲食起居統統改了,為什麼?中國是溫帶,印度是熱帶,熱帶三衣一缽夠了,沒問題,溫帶不行,春、秋、冬天一件衣不能保暖中國有春、夏、秋、冬四季衣裳,佛制度裡頭沒有,這些法師到中國來了,恆順眾生,完全習慣於中國生活,所以中國人歡喜,接受它了。如果它要是戒律這麼嚴格,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中國人早不要它了。你在印度可以,在我們這個地區不行,你再在北方的時候,冬天多寒冷,棉衣不夠保暖,要皮衣,那皮衣這就不能穿了,這殺生。

    所以你看看佛經裡面的開緣,戒律是不是有開、遮、持、犯?學了沒有有開緣,七十歲以上可以穿皮衣,為什麼?他年歲太大了,體力衰了,他不能夠禦寒,所以你看,講理。佛法是通情達理,不是死呆板,死呆板的行不通。飲食起居裡面,我們最常見的五辛,蔥、蒜、韭菜、頭(小蒜)、興渠(洋蔥),這五種東西佛禁止我們用;酒也禁止我們用,統統有開緣。我們在飲食裡面,用酒做佐料,可以用;調味,做調味可以用。五辛,藥用可以用,腥是肉食,葷是植物,蔥、蒜這都是植物,這些東西生吃容易引發肝火,肝火旺容易發脾氣,是這麼個原因不准吃。熟吃,這個東西產生荷爾蒙,容易引起性衝動,是這個關係,七十歲之後,開緣,體力衰了,需要這些東西幫助調養身體。

    所以戒律要不懂得開、遮、持、犯,你怎麼持?那就死在戒條下,那就錯了。這些開緣特別多,宴會,特殊宴會當中,有利益於大眾的,就是接引大眾的,可以,這些例子,自古以來,祖師大德都表演給我們看。

    我初學佛的時候,那時候常常到寺廟,寺廟老和尚對我們年輕人很愛護,祖父輩的。我們二十幾歲,老和尚那時候七十多了,將近八十,吃飯的時候邀請我們陪他,我們就陪老人,但是總看到老人桌上有杯酒,我們看到了不敢講,總是懷疑。以後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我把這個事情告訴老師:為什麼老和尚每一餐都有一杯酒?老師說,老人幫助血液循環,這杯酒是當藥用的,不會喝醉的。我才明了,他那叫開戒,他不叫破戒。這些道理你都懂,然後你就曉得佛法是活活潑潑,哪有那麼死呆板的?死呆板,中國這些古聖先賢早就把它排擠出去了,它還能傳到現在嗎?所以戒律要把這些道理,以及日常生活當中如何來受持,讓我們的生活更美滿更豐富,這就對了。

    我聽果清老和尚講這一段,著重在戒體。戒體是什麼?真心,在大乘叫菩提心,真心裡面沒有惡念,哪裡會有惡行?真心是戒體。念佛人,我再跟各位講清楚,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戒體,你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哪來的罪業?你沒有阿彌陀佛,麻煩就大了。你說那個戒體那是妄想,像我們這樣的根基,萬緣放下我們根本做不到,真正統統放下了,心裡是什麼?空,還著了空,空有二邊都不著,結果什麼?空有二邊都著了,你只要有空有這個念頭不就著了嗎?所以不可能,那不是凡人。

 我們今天走的這個路子,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好好抓住功德就圓滿了。海賢老和尚持戒精嚴,什麼戒?阿彌陀佛總攝一切戒法,他真的圓滿了;真的為了生死、為出三界,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都放下了。劉素雲同學的報告,主要正是這個意思,再次勸勉我們,一句佛號、一部經、一部註解夠了;保證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成就無上菩提,決定不虛;這是她的意思。

 我們念佛人決定不能為什麼大風大浪,就把自己的功夫全都廢除了,這太可惜了。問題是什麼?聽經沒聽懂,劉素雲居士聽經時間不算長,她真聽懂了,為什麼聽懂了?生死心切,她聽懂了,她明白了,守住這一門。阿彌陀佛來說我還有好的法門,比這個更好,我們也要謝謝阿彌陀佛,那個法門你傳給別人,我不要了,我就守住這個就行了。這個心態是佛在《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章裡頭說的,阿彌陀佛來勸我,我也不會動搖,要有這樣堅定的信心,這才能往生。

(本篇恭錄自2014.10.2《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87)







大慈大悲度眾生   救苦救難菩薩行   佛聲遠震三千里   法界遍種九品蓮













台長: RICHI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