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18 16:00:19| 人氣1,4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摘]梅艷芳的明星文本分析(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廿四年前的今天,一個一生注定充滿傳奇的女子,站在利舞臺上以一曲《風的季節》征服全場及電視機旁的觀衆,從此展開光輝燦爛的星途,她是梅艷芳。

廿四年后的今天,一顆永恒閃耀流芳百世的巨星,高挂無際夜空綻放著《芳華絕代》繼續收服更多世人做她的迷,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就想起,她是梅艷芳。
=============================================================


百變妖女的表演政治~梅艷芳的明星文本分析
年份:2004年
撰文:梁偉怡(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訪問講師)、饒欣凌(流行文化研究者)
轉載自http://www.anitamuinet.com《訪問篇之留下不只思念》
特別感謝www.anitamuinet.com網主川島芳子


無論是性別扮裝的概念,或是對「Camp」風格的討論,都隱含了一種對本質化性別塑造的反抗可能。Doane指出性別扮裝所達到的「陌生化」效果,將女性形象以表演的方法呈現在觀眾面前,可刺激觀眾思考所謂的女性本質是否真正的存在。同樣地,如Andrw Ross所言,女性主義者亦經常討論「Camp」風格如何以性別演出的方法凸顯出性別角色的非自然性,以挑戰本質論的性別論述。

我們可否就此總結梅艷芳的明星形象對抗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性別塑造呢?顯然這樣的總結過分簡單。Douglas Kellner在研究媒體文化時指出,任何媒體產品都會隱含著支持或對抗主導意識形態的可能性,但要了解某一媒體產品到底是作為主導意識形態機器運作,或是與之進行對抗,則需將之置於其所處的語境來解讀其中的意識和訊息,以估量它的效果。

由此可見,若只著眼於梅艷芳個別的文本作研究分析,或許可以找到不少顛覆主流性別意識形態的潛力。然而,明星研究學者Richard Dyer卻指出若停留在這種只著眼於個別文本、斷裂地進行的分析,並未能完全地解讀現今媒體市場中的明星。論者多忽略了構成大眾對明星的認知,其實絕不是斷裂存在於個別作品中,而是作為一個整體,顯見於所有與此明星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媒體市場裡,諸如演唱會、宣傳照、商品廣告、音樂錄像、雜誌訪問、家庭背景、歌迷的社會階層、作品的製作人、所屬的唱片公司、八卦新聞、衣著品味、嗜好等。事實上,明星本身已是一個由其他各種不同文本所共同建構的一個「明星文本」。我們必須把明星視作符徵(sign),研究此媒體市場的符徵如何作為商品順應主流意識形態的操作機制,以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慾。由Dyer此一明星文本的概念作切入點,就不難發現許多甚具批判性的大眾娛樂產品,在整體脈絡下最終還是被收編到主流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以致無法發揮其顛覆性。

Dyer曾指出明星因為在其作品中擔網不同的角色,所以要從中了解她/他們的內心世界似有一定的矛盾性。然而,大眾卻認為可透過有關明星們的文章和訪問找到通往她/他們內心的渠道。作為首屈一指的華人女星,透過雜誌報章的訪問或自傳式電視特輯,消費者彷彿看到「鏡頭背後」現實生活中的梅艷芳。這些文本既書寫了在觀眾心目中梅艷芳的「內心世界」,亦成為了她明星文本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因此,大眾即使並未與梅艷芳真正地相知相交,卻彷似可了解她的性恪為人。其中她對愛情的渴求與憧憬,可說是最被廣泛報導的一環,而她更在多個訪問中坦言相夫教子是她的最大心願。從她出道至近期,有關梅艷芳如何渴望做一名傳統女性的報導或訪問比比皆是。例如,在音樂雜誌《100分》第48期(1988年5月21日)的一篇專題報導中就寫道:「梅艷芳的最大願望,並非事業更上高峰,而是早日嫁得出!」;另一雜誌《玉郎電視》第557期(1988年5月22日)中亦報導她如何為自己的終身大事做好準備,因為「為女子者,又有什麼比擁有一個真心喜歡自己的丈夫和溫暖美滿的家庭更感幸福充實呢?」;在她憑著《胭脂扣》奪得多項影后殊榮後的一篇訪問中又提到,雖然當上了歌后、影后,但她卻為尚未做過「愛情皇后」而甚感遺憾;而在近期《明報周刊》第1692期(2001年4月14日)一篇長篇幅的訪問中也有如此一段轉述:「我不會說我沒有事業心,但這只是梅艷芳的一半。另一半的我,其實也想擁有一個家,也很傳統。剛入行,我訂下了二十八歲結婚、三十歲生孩子的計劃,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是在葬禮上她好友所致的悼詞中,亦提及她這個心願。她雖是一名天王巨星,但私底下其實只是一名「柔弱小女人」。

如此一來,以明星文本的整體概念來重新閱讀梅艷芳時,就不難發覺這個貫穿在其明星文本中的註腳,有助於我們了解上述種種看似具批判性和顛覆主流性別角色的作品的更深層含意- 是不管現今女性如何獨立自主、如何在事業上呼風喚雨,甚至有如梅艷芳一樣成為華人中首屈一指的巨星,其實都未能滿足女性的缺失。唯有安守女性的本分,回到相夫教子的傳統崗位上,才可彌補本身的不完全感。大眾在消費梅艷芳此一商品時,雖然看到的是一種具顛覆意味的性別表演,但這種表演只能為觀眾帶來官能上的刺激,讓觀眾在消費梅艷芳時,一嚐越界的滋味。在發洩了積壓下來的壓迫和束縳後,這種表演的顛覆性還是會被整體的明星文本所收編,最後只能回歸主流意識形態的性別定位中,安分守己地成為使主流意識形態可以繼續通行無阻的一組滑輪。

就如在她最後的舞台演出中,梅艷芳特意在終場時安排自己穿上婚紗,向觀眾表示雖然她在感情的路上未能得到最完滿的結局,但她希望在場的觀眾為她作見證,因為她已選擇嫁給了音樂。然後就慢慢走上階梯,成為整個演唱會的閉幕式。此安排強烈地感染了在場的觀眾,無不感到十分唏噓。雖然梅艷芳是流行文化工業中的女皇,但到底還是希望出嫁。而在她死後,好友為了一圓她的遺願,設計了一襲中西合壁的婚紗作為壽衣,好讓梅艷芳能在另一世界中得到她最渴求的「幸福」。

上述的分析讓我們了解到,梅艷芳作為一文化商品,如何以看似反抗傳統性別論述性別論述的方式為觀眾帶來感官上的刺激,卻以其他的手段巧妙地將此反抗的可能性納入主導意識形態論述中。其實梅艷芳的明星文本與主流意識形態之間,除了在性別建構上,還有其他層面的共生關係。以下我們將繼續沿著明星文本此一分析路徑,看看在性別角色外,梅艷芳如何被納入其他層面的主導意識論述,而成為一成功流行文化商品。

「香港女兒」的身分建構

Dyer在對好萊塢明星的研究中提出:天使的臉孔、魔鬼的身段或過人的才能無法確保一個人可以成為萬世巨星。相反的,正是因為明星本身天賦條件太過優渥,致使消費者難以找到認同的落腳點,而成了其銀色事業的絆腳石。今天大眾所需要購買的並不是以英雄或如神明姿態出現的明星,而是讓大眾可以從她/他身上印證到,只要憑著毅力和奮鬥,有朝一日也定能踏上青雲的「神話」。明星在現代社會有著指導大眾、讓他們了解怎樣的方向才算是「典型」的生活模式,換句話說,即是如何過一種中產階級的生活模式。

主流媒體往往將梅艷芳塑造成現代人生活的楷模:她從四歲開始已在當年的荔園登台獻唱,以幫補家計。而她在訪問中亦常提到因為出身清寒,每件事都只能全力以赴,一分一亳的將成功掙回來。雖然她唸書不多,但憑著一股「堅毅」的精神,不斷改進舞台表演技巧,最終贏得了當年的新秀歌唱大賽,成為職業歌手。然而她的事業並非從此一帆風順,起初形象未為消費者接受,也承受很多的流言蜚語攻擊。但她仍不灰心,努力求變,終於流行音樂市場中奠定了她不可多得的地位。除了在音樂工作上不斷求變外,她也不忘努力磨練演技,最初只能擔綱一些沒有深度的角色,之後得到金像獎、 金馬獎的肯定,奪得影后的殊榮,成為實至名歸的「全能藝人」。而梅艷芳受大眾嘉許的,並不止於大眾娛樂工業層面上的建樹,在從事各項社會公益事務上也不遺餘力。例如在2003年SARS期間為受疫情影響的家庭籌款,發動演藝界籌辦1:99音樂會、擔任演藝人協會會長的職務,為從事演藝工業的人爭取福利;而在《東週刊》刊登女星裸照的事件中,更帶頭率領同業譴責報館唯利是圖的無恥行為。

上述各事件均構成了梅艷芳明星文本的主要部分,她的一生被主流媒體譜寫成一個窮家女奮發成功的典型故事,好似向大眾證明了成功並不是僥倖而來,只要扎實工作、肯付出加倍的努力,任何人也能如梅艷芳般出人頭地,成為保險業、秘書團、廣告界中的梅艷芳。這正向觀眾傳播了一種「努力向上,人人皆可成功」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換句話說,就是從她這成功的個案中,進一步牢固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對大眾的操控。

梅艷芳的明星文本是資本主義市場邏輯下的典範,更因著她是土生土長香港人和對本地公益社會事務的熱心,而被賦予一種地域/國族獨特性,正好呼應了香港政府於九七前後在各媒體強力推銷的「香港精神」-「勤奮、好學、能屈能伸、靈活變通」等一堆仿似的優點。然而,這些卻也是鞏固資本主義得以操控大眾的條件。或許從梅艷芳去世的消息傳出後,香港特首董建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財政司司長和立法會議員都紛紛公開讚揚她為香港做出不可多得的貢獻這點上,顯示了梅艷芳確實是代表著香港的典範。有一篇在她去世翌日刊登於《星島日報》的社論,就將她被賦予的「香港的女兒」身分表露無遺:

梅艷芳燦爛的星途,和本地很多成功故事一樣,見證了香港社會的公平開放。童年時已在荔園遊樂場賣藝的她,靠參加電視台舉辦的歌唱大賽奪冠,從此一鳴驚人。她沒有甚麼雄厚的家底,也沒有甚麼特別的人際網絡,憑著優厚的天賦和過人的努力,她不但走紅香港,還成為全球華人偶像;她一面把香港的演藝事業傳揚至不同國家的華人社區,造就了一個有實力就可以「上位」的都市神話。(《星島日報》社論,2003年12月31日)

由此可見,梅艷芳被塑造成國族身分的認同對象,在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國族主義與資本主義形態如何合作,並以她的明星形象作為書寫和傳播此話語的場域。

就連最近弄得滿城風雨,梅艷芳與現代美容公司所簽訂的最後一份廣告代言人的合約糾紛亦不停的在提示大眾,正因為梅艷芳積極面對人生、不為疾病示弱的精神,讓美容院即使在知道梅身患癌病後,仍一反傳統,認為梅的堅強實在將今日香港女性應有的精神和態度表露無遺,而繼續聘任她為公司形象的代言人。廣告更以「現代女性的典範」這個雙語來凸顯梅艷芳的形象和指導作用。這恰恰反映了梅的一生如何組合成一緊密貼含的明星文本網絡,亦因此說明了梅艷芳何以成為自1980年代起在香港又甚或跨文化地被翻譯成為最成功的文化商品。梅艷芳雖無一張漂亮的面孔,卻也造就了其扮裝成各種性別形象上的方便,以及讓觀眾更容易與她產生認同。她不僅在性別角色上帶來了既無傷大雅又充滿感官刺激的扮裝,在社會角色和國族身分的建構上,亦造就了大眾透過消費她的商品而與之認同的基礎。作為流行文化商品中的一個突出例子,梅艷芳的明星文本極為豐富,實有待論者作多方面的分析。(下)#
=============================================================

台長感想:

這是一篇理性的文章,甚至感覺有點嚴肅。也許一直以來對於梅姐,大家比較喜歡以感性方式,表達對她的熱愛和疼惜;包括我。第一次讀到學者對於梅姐客觀深入的評析,心情當然是極之欣慰的,像她這麽一個專業的藝人,不應只局限于感性文字,可惜江郎才盡,要不然也呈上幾篇偉大的文獻,紀念偉大的舞臺女皇;P

周末去了VICKY的家,兩個“花痴”整夜賞梅談梅,看了一個又一個她的表演,百遍都不厭倦,皆因她是百變的。臨睡前的最後一個節目,我們觀賞無綫《梅艷芳飛躍舞臺十載情》星光熠熠的一場盛會,都因爲她萬千寵愛;就像紅磡的最後一夜,利舞臺也在友情見證下謝幕;梅與林子祥、徐小鳳的合唱是最動人的惺惺相惜,小鳳姐的經典“波波裙”穿在梅身上,輕易變成另一個經典(雖然她總是虧自己沒有好身段,然而我們也了解她總是很謙虛);最驚心的要數成龍出現,靈活的身手表演自是少不了,最後更邀梅來一段舞,怎知她未跳,已先笑說最怕成龍把她甩暈(因爲我是第一次看,就在還搞不懂是怎麽一回事的時候,只見成龍將梅當雙節棍般舞,絲毫不憐香惜玉,看得我目瞪口呆);最格格不入的則是梅和一班徒弟的形象,我對VICKY說:“妳有沒有發覺,徒弟們的造型尤其是髮型都很老土,整個舞臺好像唯獨梅最前衛”經我這麽一說,VICKY也猛點頭認同,她說成龍他們也是;最搞笑是阿倫“爆大鑊”那段,最後反被梅戲弄,由此可見他們真的很疼她。

最後,就在梅說她一路走來及對利舞臺的感想時,想必内心一定是百感交集;而我,在電視前也不禁唏噓,利舞臺消失了,梅也不在了……#

台長: 江郎
人氣(1,4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偶像後援(藝人、後援會) | 個人分類: 另眼賞梅 |
此分類下一篇:[摘]巨星系列之梅艷芳第一部曲
此分類上一篇:[摘]梅艷芳的明星文本分析(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