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21 23:24:06| 人氣1,0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媳婦太爲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古以來,媳婦兒這個角色總是很難飾演得好,若不是自成一格的“功夫”,肯定是份吃力不討好的苦差兒。

封建時代,女性早已被打入框框:貞潔賢淑、三從四德、傳宗接代……諸者若缺一,肯定的,那爲人媳婦的不會有什麽好待遇。舊式家庭裏,這些觀念一直是牢不可破的;女性最初與最終的抉擇只有一個:婚姻。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沒有不願意的理由。雖然是遵命允諾,只好認了;但怎麽也受不了的,是丈夫的三妻四妾。通常,這多發生于無能“開枝散葉”的女人身上。什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真是不可理喻的論言!在此情況下,那些可憐的媳婦兒唯有忍氣吞聲,暗裏落淚,仍默默守著過一生。

由此可知,女性的自由是多麽薄弱。所謂貞節牌坊最燿祖光宗,其實是用盡多少媳婦兒的眼淚和辛酸堆砌而成的呵!如果是以此石頭砌成的牌坊來衡量女性對婚姻的態度,那真是對爲人媳婦者尤其不公平啊!她們任勞任怨地付出,若還是無法獲得丈夫和婆婆的認同,那種彷徨無助最痛心了!而婆媳之間,一直以來都是問題產生的根源;這種女人和女人之間的鬥爭,何時能了?也不清楚,自古以來究竟誰是始作俑者?誰先掀起了這序幕?

這樣的問題,從來都极少得到社會的正視。很多人皆認爲,婆媳之間本來就很難得一團和氣;結果,大家都一致覺得那是多麽理所當然。就因爲這種錯誤的觀念,造成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婆媳之間難相處的問題於是一代接一代傳下去,導致不少時候都無法弄清究竟該歸咎於誰?身為丈夫的,再怎麽做也左右爲難。在類似的情形下,往往受千夫所指的都是爲人媳婦者。不爲什麽,只因“一人難擋千夫”之故。

試想,通常產生這類問題的時候,作媳婦兒的常常都得孤軍作戰,而婆婆那兒卻往往站了許多的人。媳婦兒的理由哪能與眾相比?到頭來,還不是淚乾了亦無人憐麽?若換另一種局面說,家婆和媳婦也有相處融洽的時候;卻偏偏因此而惹起那些作小姑的“眼紅”、繼而挑撥離間。結果,到最後那一刻爲難的仍是媳婦兒啊!真是“啞子吃黃蓮,有苦道不出”!所以,這樣不平衡的局面始終重復著。

有些家婆年輕爲人媳婦時,因爲受到不少欺壓,所以對自己的媳婦兒就自然存著一種“可怕”的報復心態。無論媳婦兒是多麽孝順,仍是一副冷若冰霜的容顔。如果真有這種不幸的事件發生,那麽身為媳婦不就處境可悲了麽?

唉!真的是“教媳婦太爲難”呵!#
============================================================

1996年刊登于《光華日報之青色年代》

台長: 江郎
人氣(1,0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舉報 |
此分類下一篇:偶感隨筆
此分類上一篇:平凡中的不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