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07 21:19:19| 人氣6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HTML vs. Flash:地盤大戰在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Adobe CTO Kevin Lynch

網路開發者之間正在進行一項攸關網路未來的激烈辯論:是否該繼續使用Adobe Flash,或改用更新的技術?

這項爭論已持續多年,但上週蘋果公司發表的iPad(和iPhone一樣)不支援Flash,再次炒熱這個話題。在那之前,Adobe曾低姿態地表示,只要蘋果點頭,他們非常樂意為iPhone提供Flash。

但Adobe技術長Kevin Lynch似乎不想再講客套話,他在2日的一篇部落格寫道,蘋果不願在其「神奇的裝置」上納入Flash,代表iPad使用者只能看到殘缺的網頁。他甚至拿出Google Nexus One來比較。

Lynch表示:「我們即將完成適用某家公司之外,其他所有大型智慧手機廠牌的Flash Player 10.1。」他特別提到其中包括Nexus One,而該軟體也能在平板裝置、小筆電和網路電視執行。

他說:「Flash搭配瀏覽器,為這些裝置提供了一項競爭優勢,因為他們的顧客將可瀏覽整個網路…我們已準備好為這些裝置的瀏覽器加上Flash,只要蘋果願意,但目前為止,我們仍未收到蘋果的要求。」

根據Adobe的統計,Flash在個人電腦上確實達到幾乎無所不在的普及度,滲透率在98%以上。該技術的根源是動畫圖像,但其成功的關鍵,是在微軟、蘋果和Real等難用的技術之外,提供一種簡易的網站串流影音機制。但若干新技術,包括脫胎換骨的HTML標準,都鎖定Flash所提供的影音體驗。

Opera Software的網路標準支持者Bruce Lawson相信,HTML和其他技術勢將取代Flash,而這些新技術的功能,已經「非常接近」現用的Flash。

Lawson說:「對商業、通訊和整個社會而言,網路(包括影音、遊戲、動畫)是太重要的一個平台,不能被任何單一企業掌控。但那還需要一段時間;現在有數量龐大的內容使用Flash。」

但問題不只是網路上既存的Flash內容數量。HTML5和其相關技術正迅速成熟,且因為它們是與瀏覽器支援同步演進,即使仍不完整,已形成無法忽視的存在和力量。但許多開發者仍採觀望態度,寧願等到情勢更明朗再採取行動。

開放網路聯盟

經過多年的混亂,蘋果、Opera、Mozilla和Google等瀏覽器製造商,終於就HTML標準的新方向達成共識。其中最引人注意的HTML5標準,就是內建聲音和影音支援。

此外還有其他的新面向,如儲存資料在電腦內供應用程式取用,定期為瀏覽器更新資料的Web Sockets,讓網路程式一次執行多項工作的Web Workers,和改善2D圖像的Canvas。

同時,這些盟友也在「開放網路」的旗幟下,推動其他新標準,如3D圖像加速技術WebGL、透過CSS(層疊樣式表)與網路字型改善網頁排版、加強其他部分的支援,如SVG(可縮放向量圖形),和提升以JavaScript製作網路程式的效能。

就連過去10年袖手旁觀瀏覽器開發進展,並推出Silverlight與Flash競爭的微軟都開始投入。該公司承諾將接納更多網路標準,近幾個月更實際投入HTML和SVG開發。IE團隊資深企畫經理Patrick Dengler,1日針對微軟參與的SVG開發工作表示:「我們收到出乎意料的正面回應。」

Adobe的專有Flash軟體,除了在原則上與「開放網路」衝突,還有一項實質的缺點:當機。Mozilla急著為Firefox推出新的「Lorentz」版,以便隔絕外掛程式造成瀏覽器當機,主要原因就是Flash之故。

Flash的優勢

但現在就斷定Flash必亡還太早。「開放網路」聯盟的運作仍舊混亂、零散和不穩定,其各個要素的瀏覽器支援也不一致甚至不存在。Flash是目前最一致的瀏覽器附加軟體,而不同於瀏覽器版本的更新,使用者升級新版Flash的速度相對較快。

正式的標準化過程緩慢。擔任HTML5編輯,同時受聘於Google的Ian Hickson,去年10月才為網路超文本應用程式技術工作小組(WHATWG)的HTML5工作作結。但該小組是與更官僚的W3C(全球資訊網協會)合作完成這項標準。

HTML5影音標準誕生的困難,顯示出它取代Flash的難度。Flash影片能在影片從伺服器傳送到使用者電腦時,利用各種"codec"影音編/解碼器。使用者只需單純按下播放鍵。

但目前HTML5只接受兩種codec:蘋果Safari和Google Chrome支援的H.264,及Firefox、Chrome和Opera支援的Ogg Theora。最多人用的瀏覽器IE,目前不支援任何HTML5影音。

串流影音網站該怎麼作?如果某個網站支援HTML5影音(YouTube正在試驗),最好還是保留Flash支援,以服務許多現用瀏覽器尚未支援HTML5的使用者。

此外,開放網路聯盟或許即將趕上現有的Flash技術,但Flash並非停滯不前。Lynch去年即誓言,要讓Flash繼續扮演探索網路的最佳工具。

最後,開放網路的程式製作工具還不成熟。其中一個原因是HTML5和相關技術尚未完工。,Lawson說:「你必須要依賴瀏覽器互通,過往的經驗顯示那並不容易,不過隨著規格制訂完成,情況會改善。」

保持冷靜

HTML vs. Flash有可能發展成類似宗教戰爭的規模。自有程式語言以來,工具的優劣之爭就不曾停息,而這個議題還包含部分情感因素。

許多使用Firefox的開原碼粉絲,本就看不慣專有軟體,他們也習慣大聲說出自己的看法。另一群Flash攻擊者完全是出於對那種強迫式線上廣告的厭惡。現在又多了蘋果iPad支持者的意見,一股強大的反Flash勢力儼然成形。

Adobe的Photoshop產品管理主任John Nack說:「人們喜歡某種『殺手式』的情境設定:好人對抗壞人、開放對抗專有…」

的確,較明智的作法是保持客觀,接受這兩種技術各有優劣,短期內不會出現你死我活的結果。或許兩者的差距沒有表面上這麼大。別忘了Adobe也有HTML工具,其AIR軟體基礎不只是Flash播放器,還有WebKit HTML處理引擎。Adobe在Flash投入龐大資源,但該公司對HTML的興趣,也將隨著相關技術成熟而增加。

Lynch表示:「長期而言,HTML將在某些地方排擠Flash需求,尤其是近期HTML5的發展。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取代另一個的狀況,目前和可見的未來都不可能發生。」

Mozilla發佈第一版行動Firefox瀏覽器 不支援Flash

 

Mozilla悄悄地完成了行動版Firefox。上週五(29日),為NokiaMaemo製作的Firefox 1.0(開發代號Fennec)終於問世。

為Maemo 5平台特製的Firefox有幾項異於其他行動瀏覽器(如Opera Mobile和Opera Mini)的有趣特色。Mozilla要利用其成功的要素—獨特性(第三方、客製化瀏覽器延伸程式),奪取行動市場。畢竟,幫助Firefox在桌面瀏覽器領域成功搶灘的正是附加程式。

為凸顯附加程式對行動版Firefox的重要性,Mozilla上週五也同時為桌面版和行動版Firefox,推出其書籤和瀏覽歷史同步延伸軟體Weave Sync 1.0。

外界對Mozilla完成的行動版Firefox評價不一,原因不僅是Maemo是知名度相對較低的平台。Nokia的開原碼Linux作業系統Maemo,僅在兩項產品(N900和N810)上支援行動版Firefox。

更不利的是,就在兩天前,Mozilla發佈的第三個候選版,臨時決定抽掉內建的Adobe Flash附加軟體的完整支援,主要理由是他們不滿意整體的品質。這顯然是再次擊中Adobe的痛處,因為蘋果公司新發表的iPad,也沒有加入Flash支援。

但使用者若不能觀賞影片,或正常瀏覽極度依賴Flash的網站,Firefox行動版還會有人用嗎?為補救這一點,Mozilla已發佈一個附加軟體,名為YouTube enabler,使用者安裝後便可觀賞YouTube影片。Mozilla希望找出其他解決方法,讓那些不太想安裝Flash附加程式的人仍能觀賞部分Flash內容。

所幸,上述兩種Nokia相容裝置的使用者,仍只佔極少數的智慧手機人口,Mozilla有充裕的時間,在其他的行動平台調整並推動Firefox。

Windows Mobile將是下一個目標,接下來是Android。你可以到此處下載Firefox 1.0 for Maemo,或到Mozilla的部落格閱讀更詳盡的說明。

台長: 〥芹蟹麵〥
人氣(6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Prospect |
此分類下一篇:Microsoft Courier 「數位日誌」
此分類上一篇:蘋果iPad 綜合報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