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7 15:06:49| 人氣53| 回應0 | 上一篇

認識咖啡》咖啡豆命名 什麼依據都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認識咖啡》咖啡豆命名 什麼依據都有
【記者翁?裕/專題報導】

要進入咖啡殿堂,咖啡豆是第一塊入門磚。

「黑潮」咖啡的店長小高說,產咖啡豆的地帶,約在南北緯25度之間,以「咖啡帶」(coffeebelt)稱之,其中又因樹種、海拔、土壤等,衍生出各種風味迥異的咖啡豆來。

咖啡豆的命名十分混亂,有以產地國名、地名,鄰近山川,甚至有以出口港口作為名稱的。所以要從字面或產地判斷出該咖啡豆的風味,並不容易。同一種咖啡豆名,可能兩個不同國家都有產,也可能從不同的樹種長出來,如摩卡咖啡豆就可能來自衣索比亞或葉門,分別種在蘇門達臘和印尼,阿拉比卡和布里斯塔兩種生長在不同海拔的咖啡樹,卻又都稱為曼特寧咖啡。

所以聽咖啡行家講咖啡豆的知識,彷彿十分淵博卻又漫無頭緒,實在不是故弄玄虛,而是本身就複雜得難以用三言兩語就說清楚。

烘焙/深淺看豆種特性

烘焙程度,也會影響口感。焙得深則苦味重,焙得淺則酸味強、也帶豆生味。每種單品豆都可作深淺不同的烘焙,就看想凸顯豆種的哪個特性。

師大精靈BBS站咖啡版版主陳佳靖說,好的咖啡各種風味能在口中轉換遞嬗,酸味在此間也顯得特別重要;焙得過於濃苦,只會令人厭惡,或者反而引人察覺店家企圖掩蓋煮法拙劣的居心。有著細緻的良質酸味,才能在細品時層次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研磨/粗細要依煮法而定

講究的行家,會買生豆回家自己烘焙,一般人買的多是焙好甚至磨好的豆子。小高店長說,炒好的豆子如果妥善密封、放在蔭涼處儲存,要喝的時候再取出磨粉,一到二周間喝完,基本上味道不會變太多。

但磨好的咖啡粉就不一定了,因為和空氣接觸的表面積較大,有些甚至隔天就變味,能儘速食用完畢最好。豆子磨得粗或細,決定將萃取出豆子表面或裡層的物質,不同煮法、水和豆子接觸的時間不同,就會影響咖啡的口感。
Espresso/意指高壓蒸氣煮法

需要釐清的是,常見的Espresso是一種煮法,並非某種風味或豆名,專指用高壓蒸氣快速萃取的方式;因為所有物質會在瞬間完全流入杯中,為顧及口感的平衡,用的一定是綜合咖啡豆,才能「截長補短」。

一杯咖啡的口味,不僅由咖啡豆種和烘焙深淺、磨得粗細來決定,還有沖煮方式和手法拿捏,無窮的組合,讓咖啡玩家樂此不疲。

台長: 同伴
人氣(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