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6 11:45:11| 人氣1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領未來的新右派:右腦顛覆左腦(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改變中國的10個右腦

  中國的思維正站在右腦和左腦的交匯點,在新感知和舊規則、新創意和舊方法之前,已經開化的右腦正在創造屬于自己的時代。

  文/胡堯熙

  瘋狂英語 右傾的學習體驗

  其實沒什麼瘋狂的,李陽甚至有些討巧──看他的口號:讓3億中國人熟練地說英語。這個目標並不困難,因為2008越來越近,英語動物越來越多。

  李陽的方法論走出國門就和教育革命扯不上聯系,但在中國,瘋狂英語絕對是右腦運轉下的產物。中國人總是習慣地說,等我學好了,再開口講。李陽則讓人們明白,“開口”是唯一的捷徑,即便是急功近利的瘋狂體驗也勝過鵪鶉式的循序漸進。這當中不包含任何創造元素,只是還原了最科學的學習方法,但是,你在學校里並不一定能夠學到。

  不是人人都在聽過一場疾風驟雨式的演講之後就能夠書寫流利,口語猛進,但至少可以明白,關于英語,你可以睡醒一個懶覺後學,也可以失戀心情不好時學。一切都和正襟危坐無關,重要的是:張開你的嘴巴,把臉皮放進口袋。學習,不單是腦力勞動,也是體力鍛煉。

  李陽和瘋狂英語面臨的真正難題是,盡管能夠隨處掀起口語龍卷風,但風力過後,一切照舊。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套並不右腦的學習方法也顯得右傾嚴重了,我們終究用左腦用得太久。

  湖南衛視 快樂中國的屏幕索引

  電視節目的同質化和低質量正成為中國電視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我們沒有特色,但有特點,比如行動統一的跟風,“超女”之後全國已經衍生出3000多個選秀節目。

  這已經不是湖南衛視第一次開風氣之先,早期的《快樂大本營》和《玫瑰之約》兩張周末娛樂牌就曾經讓綜藝秀和相親節目泛濫成災。“快樂中國,湖南衛視”這一娛樂主題在年複一年的快樂創意中已經成為中國電視版圖上最成功的媒介品牌,創新的VI系統、互動的節目形式、充分的節目預告,頗費苦心的內容設計。“打造中國最具活力的電視娛樂品牌”,也成為國內所有電視媒體中對自身品牌進行清晰定位與形象區隔的第一家。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湖南衛視不僅進入日本和澳大利亞普通家庭,更是唯一進入美國主流電視網的中國省級電視台,而它在國內諸多地方台中的一枝獨秀更不幸地襯托出了同行們的右腦偏癱。

  香港地鐵 生活方式的中轉站

  不計其數的城市正在申報地鐵項目,最近的一個是西安,所有的規劃中,地鐵長度都超過了100公里。但最敏感的問題被回避了,地鐵如何生存?

  忘記古老的巴黎地鐵,香港地鐵才是樣板──它是世界上唯一盈利的地鐵線。從站台到軌道,每一個角落都在展示香港人追求創意效益的極致。沿線發布的電子廣告、電子媒體,包括已經超過480家的商店,讓香港地鐵成為功能齊備的生活中轉站。地鐵的概念被運用到空間上來,它掌握每天230萬的人流,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它發布信息和賺取利益的尺地寸金。除去提供豐富的商業形式,文化的形象也被銘刻在地下三尺,從尖沙 站的親子繪畫活動到金鐘站的吉他回響大賽,地鐵融入人流,成為城市生活的的一部分。

  動感地帶 “我世紀”的代言人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平均每30秒鐘,就會有一名動感地帶新用戶誕生。中國 移 動的動 感地帶用戶是現在WAP用戶的主體,以15─23 歲的年輕人居多,他們崇尚自我,追求個性化,塑造另類等,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移 動 夢網能夠成功的原因。中國移 動造就了一個完整的產業價值鏈,同時救活了幾大門戶網站。它用新奇宣洩快樂,用時尚炫耀年輕。它超越通訊領域,讓手機成為承載資訊、娛樂、商務等各種生活要素的個人終端,演繹著移 動世界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我世紀”的代言人,也成為這個時代的右腦尖兵。

  盛大 虛擬快感的現實價值

  1996年,中國第一間網吧“威蓋特”在上海開業,從這天起,互聯網就被預言為將改變中國人的生活和娛樂方式。預言的前半句很快成為現實,網絡成為新的溝通方式,成為無紙化辦公的通道,成為新的信息超市,但卻遠遠不夠娛樂。

  娛樂並非只和網民與玩家息息相關,翻查2001年以前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史,無非是一本從集體燒錢到集體跳樓的流水賬──沒有娛樂的後果是沒有盈利。同樣是這一年,陳天橋從韓國引進的舶來品《傳奇》在網吧內、在個人電腦上、在公務員的辦公室里全面開花。網絡游戲的橫空出世帶來的是網民數量的幾何級增長,點卡的利潤則將盛大公司的市值一再托高,焦頭爛額的大小門戶網站也由此發現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所在,紛紛相繼出手爭購游戲代理權。

  2006年,4000萬人還在游戲中生命不息戰斗不止,游戲網站的注冊量還在日益爆棚水漲船高。盛大公司則証明,虛擬的快感體驗並非一無是處,它讓網絡的娛樂功能得以開花,讓中國的IT巨頭們避免夭折。

  華碩 全方位的玩樂主義

  華碩研發部最精銳的部隊“機構與工業設計部”,成立了一個高喊“玩樂有理”的“天天玩樂俱樂部”(Weekday Leisure Club)。周一打靶、周二室外籃球、周三壁球與高爾夫、周四室內籃球、周五釣蝦,每天晚上節目都不一樣。對這群掌握華碩產品視覺形象的設計師而言,豐富的感官刺激和生活體驗不需要具備任何學習色彩和目的性,它本身就具有意義。

  這種意義被引申到了產品的研發之中,成為華碩的設計核心,華碩的設計意識在國內IT品牌中難得一見,相形之下,其他品牌電腦簡直如同鋼鐵澆鑄的垃圾。華碩最新研發的皮革系列筆記本電腦將皮革與金屬的介質融合,賦予了冰冷的電腦以溫暖和氣味,就被認為是手感經濟美學的經典之作。

  明基 設計的顯學主義

  明基產品以驚人的數量“攫取”國際設計大獎。在“2006 IF”上,明基一舉拿下了17項大獎,從獲獎數量來看,台灣已經遠遠超越日本與韓國,得獎數量僅次于主辦國德國,是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再次成功拓展了中國在全球工業設計界的影響力。而之前的“日本Good Design Award”(G-Mark)上,明基獲頒11項設計大獎。

  無論是iPod的成功、Google的瘋狂崇拜、三星的“化平凡為神奇”,還是BenQ的設計為先、創意取勝,都在于提升設計元素的比重。美國《商業周刊》曾如此評論工業設計:“在面對五花八門的選擇不知如何是好時,消費者往往把設計當成新的區分標志。”在這個“酷經濟”當道的時代,工業設計給明基帶來的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唯一價值。

  明基的設計部門不叫“工業設計中心”,而是叫做“數碼時尚設計中心”,兩元相容貫穿的不僅僅是設計觀,還有明基的企業哲學。看看明基的Logo,這個圓方體設計不僅從上層開始展開兩元融合的和諧理念,也推廣到了產品線上,成為櫃台上的花花世界。

  《新周刊》 新銳下的“蛋”

  “中國最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新周刊》在“新銳”的旗幟下,用卓越的選題策劃能力和一流的創意水平,捕捉到了社會的熱點和潮流趨勢,成為中國社會近十年社會發展的風向標。

  《新周刊》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所處的生活狀態,在這短短的10年中,她以時代前沿觀察家的新銳姿態,見証並記錄了中國社會在這個世紀之交前後的深刻變革,也以她獨特的方式,影響著我們時代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

  《南方都市報》 城市生活的審視者

  在中國人無法描述出商報、晚報、日報等諸多報刊名目的區別時,《南方都市報》重新書寫和定義了中國都市報的概念和形態。它在全國首闢時評版,引爆的不僅僅是廣州報紙的時評熱潮,也加速了國內報紙的時評之風。而評論和新聞報道的涇渭分明,也並非單是編排方式的創舉,而是現代報刊的編輯理念。

  暢所欲言的社評版表達著對責任的堅守和信仰,滾動式的系列周刊則觸及著城市人經濟生活的每一個重要層面,從選題到版式,《南方都市報》的衝擊力和吸引力造就了國內傳媒的新高度和影響力。

  分眾傳媒 新廣告傳媒主導者

  他們比傳統媒體更早進入分眾時代,在等待電梯的垃圾時間里吸引注意力,是江南春的敏銳創意,開創了一個真正屬于分眾媒體的新時代。

  分眾是中國戶外電視廣告網絡的創建者。其商業樓宇聯播網目前已經覆蓋全國75個城市,6萬多個液晶屏,日覆蓋6000萬中高收入人群。已占據該市場80%以上的份額,是該市場當之無愧的主導者。繼2005年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後,又創下國內媒體業並購的最高紀錄。

台長: 黎小龍
人氣(1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大腦科學 |
此分類下一篇:創領未來的新右派:右腦顛覆左腦(5)
此分類上一篇:創領未來的新右派:右腦顛覆左腦(3)
TOP
詳全文